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4-12-26 16:09:1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012年1月1日胡锦涛在《求是》撰文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论断充分肯定了民族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但农村又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借助农村特有的历史传承、乡风民俗开展乡村和谐文化建设大有可为。

一、乡村文化建设要突出和谐价值观塑造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农村和其他地方一样崇尚政治觉悟和道德情操。市场经济以来,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活动上,忽视了精神生活,诸如赌博、迷信、不孝顺老人等不良德行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阻碍着全面小康的实现。治理这些不良现象要靠法制约束、道德教育,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重塑价值观。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信仰决定了他的行为取向,当他把成功寄托于超现实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勤奋与科学的时候,就会走向迷信。当他认为生命只是个人享受,而与他人无关的时候,父母、亲人、朋友皆可以背弃。价值观决定着人的行为取向,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的塑造。

农村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这些年来我们忽视了对农民价值观的教育,在鼓励农民致富的时候,较少考虑致富之后干什么?人生的终极意义在哪里?导致一些地方人际关系淡漠、公益事业缺失、社会治安混乱。为此,近些年各级政府开展了诸如文化下乡、手拉手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但这些活动大多来去匆匆,时间上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内容上以流行歌舞为主,不能充分反应农村生活的特℃点,也无法和农民实现深度的思想交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娱乐带来的更多是茶余饭后的休闲放松,不能解答农民思想深处的价值观困惑。他们虽然需要娱乐放松,但更需要娱乐散场后信仰的归宿和心灵的安置,那些严肃而深层次的精神理念是他们幸福生活的真正来源。社会转型期,古老的村庄正经历着历史与现代、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东方智慧与西方思维的交汇与冲击,这些冲击使旧有的维系村庄秩序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逐渐衰落,人们在多元又相对的价值坐标内无所适从,无序状态时有出现。重建和谐稳定的生活秩序,首先需要价值观的明晰。“十七大”提出和谐ศ社会理念,这是党和政府顺应社会发展、民心所向提出的新目标,这一理念根源于“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要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协调。历经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时间锤炼和智慧凝结,其真理性在今天仍然存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载体可以也应该多样化,但其中渗透的价值观应明确而同一,既体现和谐原则,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和谐才能有村庄真正的幸福生活。

二、利用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途径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农村传统氛围浓厚,绵延不断的历史传承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提供了基础,也为和谐文化的发扬带来了机遇。渗透教育和正面灌输是农村开展和谐文化教育的两种主要途径。

所谓渗透教育就是利用农村的建筑遗址、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自然风光等元素启发人们认知传统智慧,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方式将和谐思想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崇尚和谐的情感和行为变成人们自觉的选择。例如古人常把耕读人家尚礼崇德的追求雕刻在门楼上,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字样。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些观念在今天仍是处理人际关系,达到人际和谐的重要规范。被雕刻于自家祖屋虽经历沧桑但仍旧依稀可辨的家族理想,对后代有着血脉相连的情与智的影响,包括记录家族重要事件的石碑石刻、显示祖先日常生活的用品,经历“文革”后都被损毁或弃之一边,重新发现并解读这些器物尤其是其中透露的文化取向,对于生活其中的村民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教育素材。村中年龄较大的老人往往读过私塾,他们一直保留着对经典的记忆,是文化传承的活的教材。村庄周围的山水田野无声启发人们只有爱护自然才能永享自然的回报。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是天然的文化教育课堂,不要去干涉破坏农民自然朴素的文化心理,只需加以引导突出主题,农民会从生活实践中自觉形成对和谐的信仰。

第二种方法是正面教育。一些乡村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优秀教师带领、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教学方法多样化、党员干部支持、硬件设施到位等。随着传统文化升温,社会上宣扬传统文化的人日渐增多,但真正理解这一文化体系并落实在行动上的人很少,中国文化重视知行统一,能够称得上传统文化导师的人应该做到理事合一,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智慧和人格引导人们走出急功近利、物欲至上的歧途。在教学的内容上要突出生活教育,改革开放前在农村开展的教育以政治为主,市场经济以来思想教育几乎为空,温饱解决以后人们更关心幸福快乐的心理状态,所以在教育内容上要顺应社会需求,以生活中最常见的五伦关系为主线切入价值观。教育方法上要把课堂教育和田野教育相结合,还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让村民在喜闻乐见中感悟真理。村中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态度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只有上下齐心尤其是干部带头才能带动整个村庄的学习氛围。正规的学习还需要有固定的场所,利用文化站、废弃集体房屋等场所建设传统文化讲堂,在讲堂里浓缩历史、人文与自然的各种素材,布置出浓厚的育人环境,是教学取得成效的另一个方法。一些村庄的实践证明,农民虽然学历水平偏低,但他们基于生活经验的情商和天赋的智商并不低,他们追求真理向往善良的心灵使正面教育能够生根开花。

三、乡村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

第一,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灵魂,应该坚持。但不能否认的是,经典理论的诞生背景和逻辑表达方式与当前中国社会特点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有较大区别,阅读和理解原著的确存在较大困难,尤其对于广大农民而言。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主要体现在革命斗争和经济改革上,解决的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问题,很少涉及经济富裕后社会目标问题。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中包含着应对当前社会人与环境、身与心(物质与精神)等诸多难题的智慧。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仍需要通过进一步中国化来坚持,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思想需要在社会发展中得到重视。

第二,文化建设要尊重群众意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发展趋势同样来自人民的选择。在每一个历史转型的时代,都有多种文化争鸣,那些符合民意的思想观念最终会沉淀下来,成为主流价值。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也曾多次遭遇厄运,但都顽强生存了下来,这说明文化建设不以某个团体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基层,个别政府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知识欠缺,对传统文化仍保留极左时代的思维方式,粗暴加以干涉;也有部门以传统文化为赚钱工具,打着文化名义,行沽名钓誉之实,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文化传播并破坏了文化的内涵。真正有历史责任感的政府应该以开放包容心态允许古今中外的文化对话,要做好引导者而不是裁决者,同时要以尊重文化独立价值的心态开展文化建设。

第三,农村文化建设更要注重软件。繁荣农民文化生活,首先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但文化不仅是硬件的问题,其魅力最终要体现在民众的人文情感和道德品质上。“任何国际知名、高价高贵的硬件建筑也无法取代静水流深的人才培育和国民美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龙应台),一些乡村组织村民编写村志村史、收集传统旧物,开展传承传统和经验的交流学习,这些活动往往胜过华丽的博物馆、纪念馆起到的作用。

第四,要重视师资培养和舆论引导。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掌握这个体系并能面向未来扬弃发展需要有深厚的学养功夫,需要有关部门制定长远规划培养优秀师资,同时文化是一种集体意识,文化建设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尤其是政府部门和媒体的参与将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谐共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五,社会管理的根本在于文化管理。利益纷争是引发当前各种群体矛盾的最终根源。一些农村之所以出现大规模的群众上访闹事事件,党员干部恰恰是背后推手,他们由于在换届选举或其他事情上利益受损,便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寻找借口发动群众闹事,图谋报复。根治这类问题既需要从民主法治的制度层面、从服务群众的工作路线层面入手加以解决,更需要从价值观的高度加以引导,教育人们正确处理“义&rd웃quo;与“利”的关系,弘扬传统文化伦理本位思想。实践证❥明,在传统文化教育开展较好的企业、乡村,人际关系普遍纯洁善良,治安情况良好,社会不治而自理。行为是思想的外化,只有内心拥有温柔敦厚的人性追求,才能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因此,加强社会管理根本上还要加强对社会的文化管理,培养优良公民素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