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习得教学策略探微
摘 要:作为幼儿阶段的语言习得,有别于小学、中学的语言习得教学。文章探讨通过“营造立体语境,培养倾听习惯”“营造交际语境,培养学说能力”,激发学生的“先天”语言能力,为增加“后天”习得经验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营造语境;习得策略
语言习得是幼儿“先天”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后天”的客观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可见语言是渐进式习得的技能。先天的认知能力需要客观环境的引导才能被激发出来,而后天经验更需要不断地重复性记忆才能积累起来。从认知角度来看,语境对于幼儿语言习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幼儿语言习得教学策略时,应将语境的营造和渐进式学习作为重点。
一、营造立体语境,培养倾听习惯
倾听是语言习得的基础。特别是幼儿阶段,在语言学习的初期,倾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习惯。从认知角度来讲,语言作为反复训练而习得的技能,虽然先天因素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不可避免的是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试想,幼儿若长期身处一个嘈杂的语言环境中,那么其语言风格也随之变得粗犷。那么,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在幼儿园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幼儿营造立体的规范式的语言环境,则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首先,从生活情境入手。幼儿尚未正式步入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主旋律。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适度模拟生活情境,从幼儿所熟知的情境中培养其倾听的习惯,可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购物的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文明用语的习惯。比如“一件东西”“一条裤子”“请付款”等购物过程中会涉及的规范用语,尽量列出来,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其语感。
其次,从语感培养入手。从情境创设到语感培养,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有了前者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后者的效用才能得到发挥。况且,语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反复训练的过程。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的规范用语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幼儿正处于语言模仿时期,很多孩子喜欢模仿成人说话,尽管不甚理解其意,但仍然对语言模仿乐此不疲。在语言培养中,可抓住幼儿这一特点,直接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用语。
第三,从学会倾听入手。在倍受长辈宠✉爱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看到一种现象:不喜欢倾听别人的感受,一味地表达自我或沉溺于自我世界中。这些现象不利于幼儿的语言习得。正是如此,才需要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学会听话,才会学话。可运用教学游戏来增加课堂互动,由教师通过问话来发布指令,引导幼儿照着指令来做动作。幼儿只有在听清问话的前提下,才能做对动作,而做错的孩子则需要表演节目。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又提升了幼儿的语言判断能力。
二、营造交际语境,培养学说能力
说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与幼儿的谈话中,我们常常感觉到孩子在说“成人话”,这是由于幼儿阶段的“说”与中小阶段有所不同,主要是“学说”,即模仿成人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交际语境,以培养幼儿的“学☤说”能力。
首先,培养学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缺乏主动发言的动力,要么被动发言,要么干脆不发言。这些习惯都不利于语言的习得。怎样才能调动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呢?还须从兴趣入手,增加课堂互动环节,为幼儿创造发言机会,并通过问话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如上文中提到的教学游戏,通过生活情境模拟,引导幼儿使用生活中一些常见语,从而激发其主动“学说”。另外,针对某一童话故事、小小说等儿童读物,鼓励幼儿以演说的形式模仿其中的语言,激发其阅读兴趣。
其次,培养清晰表达能力。说话的目的是与人交流。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交流过程中尤为重要。教师经常感到有些孩子过分夸张,有些孩子含糊其意。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孩子们敢于发言,还要帮助幼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要提倡普通话,尤其对方言浓重的孩子,要时常提醒,在教学中营造普通话发言的氛围;另一方面,还可以灵活运用突发事件。比如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有些孩子甚至采取过激的处理方式,而教师可一面调解矛盾,一面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对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大有裨益。
第三,培养文明语言习惯。幼儿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语言习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作为感性思维阶段的幼儿,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对于不良语言°风气的影响较敏感。这一时期,需要教师勤于引导,家长积极配合บ,营造一个良性的、规范的、礼貌的语言环境,为幼儿树立一个健康的语言习得环境。比如,家长不在孩子面前大声喧哗、吵闹,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规范用语,减少方言的使用等等,从而培养孩子文明的语言习惯。
作为幼儿阶段的语言习得,有别于小学、中学的语言习得教学,旨在通过营造语境,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先天”语言能力,为增加“后天”习得经验奠定基础。而在实际语言习得教学中,教师通过听、说结合的立体语¿境,首先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再创设或模拟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说”,进而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使“学说”变成“我说”。通过渐进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2]邢智辉.情感视域下的幼儿语言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