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肥市大学生课外轮滑活动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 要 本文以合肥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课外体育活动中轮滑运动的参与情况为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合肥市大学生课外轮滑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的原因,进而提出对合肥市高校大学生课外轮滑运动的一些有益的建议,对提高合肥市高校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促进轮滑运动在南方地区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合肥市大学生 轮滑活动 建议 促进
轮滑运动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健身性成为大学生普遍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高素质,低体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开展,所以,现在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开展显得十分重要,而轮滑运动以其独特的趣味性和健身性对于高校大学生培养健身意识和提高身体素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合肥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课外轮滑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参加活动的项目、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学生满意度等调查内容,意在指出大学生课外轮滑活动的普及程度和存在问题,并根据合肥❦轮滑活动的现实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大学生轮滑运动的普及率。同时,也为合肥市轮滑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了合肥市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农业大学等部分高校、大专院校在校学生2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生100人,女生100人。全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三种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合肥市大学生参加轮滑运动的目的
男生中认为参加课外轮滑活动的动机人数最多的是通过考试达标,为50人,有20人认为是可以增强身体健康,有15人认为参加轮滑活动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女生则在参加课外轮滑活动的学习动机上体现出了不同的一面。有29人认为增强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有25人认为可以丰富ฏ业余生活。男生把通过达标考试放在主要位置,女生则把身体健康放在了首要位置。
(二)合肥市大学生对学校场地设施满意程度
运动场地是体现一项体育运动能否繁荣发展壮大的一项硬性指标。良好的训练环境会使练习者充分感到在学习、练习过程中的快乐。而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合肥市部分高校的轮滑场地并没有展现其自身的优越性。有34%的男生和44.4%的女生对学校轮滑场地设施感到不太满意。而对于学校轮滑运动场地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却寥寥数几。因此对于运动训练场地的再开发与完善,也是合肥高校目前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三)合肥市大学生课外轮滑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方地区常年不下雪不结冰,冬天短夏天长,这为轮滑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很好的气候条件,再加上南方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城市基础建设比较好,这为轮滑运动的普及提供了很好➳的场地设施,所以在合肥市,轮滑运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合肥市大学生轮滑运动的开展情况做了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限制开展轮滑运动的主要阻力。
(四)合肥市大学生课外轮滑活动的组织ส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一堂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它会影响到这堂课的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积极性的参与等。通过调查发现,合肥市大学生参加的课外轮滑活动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自由活动、有组织活动、有组织和自由相结合以及俱乐部形式。合肥市课外轮滑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是比较科学的,能够将有组织的和自由性相结合,说明关注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实现。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目前,合肥市高校大学生对轮滑运动还是比较感兴趣,这意味着轮滑运动的开展在合肥市高校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制พ约学生真正引起兴趣去乐意学习轮滑活动的限制性因素却很多,这也深深的影响了合肥普通高校课外轮滑运动的积极开展。
2.合肥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轮滑运动主要是趣味性和娱乐性,而对于这一项具有多重功能的体育活动,学生对其还并没有达到深刻性的认识。
3.体育运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最坚实的基础就在于其运动训练场地的完善。
(二)建议
1.合肥市高校的相关领导应重视轮滑场地的建设和开发,负责人应完善体育经费建设,必要时可从社会外引入资金,与商业活动相结合,进而满足轮滑运动的需求。
2.合肥市高校应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开拓创新,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变通。
3.对体育老师做一些专业培训,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鼓励学生成立轮滑社团,培养学生学习轮滑的热情,同时加大运动中自我保护知识的普及,避免出现运动创伤等问题。
4.加强对高校轮滑专项的体育老师专业水平培训,做好理论与实践的高水平教学同时还需要多与学生全面的融入,形成师生一体,互相探讨。
参考文献:
[1] 于立强.轮滑运动[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钟秉枢.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 于立强.中国冬季运动项目北冰南移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