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愿景中的区域统筹战略:中部崛起的分析(1)论文

时间:2025-01-13 21:17:3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是协调的和谐的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始终是华夏大地劲吹的东风。

西部大开发使共和国相对落后的这块土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振兴东北使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科学发展同样也为古老神州的中部插上腾飞的翅膀。在经历了“塌陷”、“觉醒”到“崛起”,秀姬的中部必将挺直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

抒写改革开放三十年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壮丽篇章。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区域战略;中部崛起 新一轮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在党的十七大上得到更加完整和清晰的阐述: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这其中,中部地区在经历了“塌陷”的痛楚和“觉醒”的彷徨,正在“崛起”的征程上疾步前行。

一、发展进程中的中部塌陷 晋豫鄂皖湘赣中部六省,承东启西,接南进北,这里是中华神州的腹心之地。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何止是不进则退,即使稍慢也会落后。

1990年中部六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为23%,2003年则下降为19%。反映在人均GDP水平上,198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而到了2003年,下降到了75%,中、东部地区的GDP差额比扩大了6倍。

从居民收入看,200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居民收入中,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l 369元,比西部地区低183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前十位的省中,中部地区没有一个。历史上曾代表“中国”本义,曾是繁荣象征的中部地区,反而成了“经济盆地”。

1 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导致优势“屏蔽” 中部地区大多为内陆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恶劣,对外交往较少,经济发展的“先天”条件较差。同时,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一方面制约了中部地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不完善,对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企业投资等缺乏吸引力,影响了中东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中部地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丧失了原有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体制优势、地域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等。 2 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导致“路径依赖” 思想观念往往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虽然它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但它从深层次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最根本的。

中部地区农耕文化深厚导致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突出表现为:一是求平球稳,怕冒风险、小富即安的心态重,风险投资意识薄弱;二是“等、靠、要”思想严重,怨天尤人,创新意识差;三是观望等待,行动迟缓,对国家政策反应慢,常常是步东部地区后尘而错过了利用和发挥国家政策效益的最好时机。这种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使中部地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等思想惯性比较浓重,加之产业和体制的惯性,发展过程出现严重的“路径依赖”,中部地区构建新的发展优势内在动力严重不足。

3 国家对中部缺乏政策倾斜导致“政策洼地” 中部区域发展政策是在“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实施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东部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振兴战略,而中部地区一直处于政策边缘化的境遇之中。

二、制度创新的实践 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使中部六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 产业布局的升级战略 产业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部分。产业的不断发展与更替才有产业体系的不断演化,才有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并且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务之急是发展区域产业。

第一,区域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但即便是高速发展,也不能掩盖中部地区在产业构成上的缺陷。以2011年为例,中部的产业构成偏重于附加值增幅率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部地区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第三产业虽不生产物资产品,但它自身的活动却是促进物质生产发展,方便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因此,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均以第三产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为特征。

可见,扩大第三产业是第

一、第二产业寻求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中部地区要弥补过去产业构成的缺陷,首先应着眼各省的实际,以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扩大总量、提高层次为重点优化发展第三产业。

在继续搞好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培育旅游、房产、科教文卫、综合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逐步形成以传统行业为基础,新兴行业为支撑,布局合理,城乡统筹发展的第三产业新格局。 在发展第三产业过程中,应当提升文化生产力的量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虽然,文化资源只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整合文化优势资源以形成文化生产力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之一。

中部地区在开发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应以市场化为手段,以产业化为目标♥。要从区域文化资源的特色出发,打造知名文化产业品牌;依靠产业政策扶植,建立健全良性的行业协会竞争环境;获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全息动态发展态势,跻身国际文化产业竞争舞台。

其次,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国家重要农业基地”的平台优势,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着眼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中部地区的农业不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如2003年,中部农业占GDP的比重为19.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5.4%,农业各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3%,均高于同期的全国水平。虽然中部地区农业有其固有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如: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农民负担过重。

据统计,2003年中部六省总人口为3.63亿,其中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占中部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7.59%,是全国农村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而农村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125公顷,是农业劳动力人均占地最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地区。

要协调区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就应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部现有的产业优势,把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与优势产业的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科技的转化程度,走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

第二,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的升级是在产业聚集的条件下完成的,而产业聚集则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产业集群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有利于知识外溢和技术扩散,使当地企业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这是很多国家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也是中国现在产业发展的趋势。

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成功产业集群的范例,如美国硅谷的IT产业集群、日本汽车业集群、瑞士的钟表产业集群等等。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依靠产业集群效应也取得了经济上的极大优势,如浙江的义乌、永康、海宁、崇福的小商品、五金、皮革、皮草等行业集群效应明显。

产业集群的壮大,对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证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中部地区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客观需求下,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

但受限于聚集密度、规模和科技含量,大多未能真正发挥集群优势的效能。徘徊于“简单划片”的起步阶段。

这种初级的产业集群不仅不能吸引已经被东部高度发达的产业集群所固化了的地区资源,也阻碍了区域间整体梯度推进的进程,更是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链接价值旁落的直接诱因。显然,中部地区有必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产业集群发展之道。

结合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推进创意性产业集群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结合开发区建设,搭建企业创新交流的平台;立足于产业集群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发展配套服务系统。 2 空间结构的优化战略 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良性发展以合理适度的空间结构为基础。

从发展区域经济的层面来理解,城市由于是承托第

二、三产▼业的主要空间,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空间优化的基本内涵是城市优化。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城市化。

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正处于加快发展时期,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为36.5%,而全国平均水平为43.0%。

同时,中部区域内部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差悬殊。按地级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和县级市城镇人口口径,最高的为湖北24.9%。

最低的是安徽12.9%;按地级市市辖区总人口和县级市城镇人口口径,最高的为湖北39.8%,最低的是河南19.4%。这种悬殊的差距,反映了中部地区空间优化在城市化的层面还停留在低水平的不均衡状态。

据此,中部地区在战略选择上,必须加快城市化的进程,要转变城市化的发展模式,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3 基础环境的提升战略 良好的基础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然这个基础环境除了有硬件设施的因素、生产生活环境的因素外,也少不了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人的因素。当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呈良性发展态势时,必将助长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

其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需要“大交通”的支持。没有网络化的交通支撑,就不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就不能为中心城市发展、城市组团化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难以保障所有城市、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过去,中部地区交通、通讯和信息等基础设施薄弱,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近几年,虽然中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力度很大:中部地区综合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交通主通道已经初步形成。

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中部地区高等级公路通道数量少、能力不足,公路网络通达深度不够,农村交通落后,长江等主要水运通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内河航道通航等级偏低,港口功能不完善,不适应未来中部崛起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中部崛起效应透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以来中部地区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中部六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42 961.6亿元,占全国比重上升到20.5%,这是进入本世纪后,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的第一次“止跌回升”。

2007年,中部各省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事实证明,中部崛起是区域发展新格局中重要而精彩的一幕。

1 城市群带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经济增长极 城市群的集聚,正在推动中部六省加强协✞作。从河南的“中原城市群”到湖北的“武汉城市圈”,从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到江西的“环鄱阳湖城市群”,从安徽的“沿江城市群”到山西的“太原经济圈”,城市群凸显着规模效应及其辐射带动能力。

2006年,“武汉城市圈”实现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占全省60%以上。“长株潭城市群”的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湖南省的37.6%和38.2%,增长速度高出全省2个百分点。

“中部畅,全国通”。以城市群发展为抓手,中部各省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连续三年年增1000公里。拥有百年铁路史的武汉市正在构建中国铁路四大枢纽之

一、六大客运中心之一。四年后,坐火车从武汉到北京或上海有望缩短至4小时。

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群的发展,推动了中部地区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新的动力区域的实现。 2 强势开放:助推产业结构跨越式升级 发展中地区走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的发展道路,是要发挥后发优势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前提是开放。

中部的强势开放使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沿海及东部地区产业开始向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转移,而且呈现出步伐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层次越来越高的势头。 在素有中部“桥头堡”之称的武汉,海内外客商的投资连续三年以30%以的速度增长,7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武汉“中国光谷”和“中国车都”兴建了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或中国区总部。

在以“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中部崛起”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113个国家和地区及中国各地的5.7万多名客商前来寻找商机,其中包括328家世界500强企业和322家国内500强企业。项目内容几乎涵盖了高新技术、环保、旅游、金融、服务、机械工☮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中部所有重点产业领域。

3 农业产业化:创新牵动新“龙头” 农业产业化正在中部地区扎实推进。近年来,河南省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把农田变为“第一车间”,从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再到品牌化经营,河南食品正大规模进入国人的“厨房”:全国每10个饺子里有4个是河南“思念牌”的,每10个汤圆中有6个是河南“三全牌”的。

湖南省目前已初步形成优质稻米、柑橘等十大优势产业带,以“隆平高科”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茁壮成长。“十一五”时期,随着全省1200万亩超级稻和向全国推广6 000万亩超级稻产业工程的实施,湖南将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粮食增产作出更大贡献。

4 新型工业:发展成果初见端倪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中部各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突破口。2011年11月,国家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落户省会合肥。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合肥在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66家,占全省的44%;高新技术产值达到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2007年,安徽全省科技投入和全社会研发经费较2003年增加了3倍,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工业兴省战略在湖北深入推进。随着企业改制的基本完成,科教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逐步建立,湖北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

200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70亿元,同比增长25%,为“十五”以来最高水平,高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幅8个百分点。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