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律与犯罪规律的联系

时间:2024-12-26 17:01:3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国犯罪率并未因此而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在经济规律与犯罪规律中,它是事物、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具有本原性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认识它,利用它来进行改造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并却以它的某些规律来限制人类世界对属于自然规律发展的破坏,同时他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依据。所以,规律在经济与犯罪中也就产生属于其特有的规律与特点。

关键词 经济规律 犯罪规律 社会期间

作者简介:王祥妹,西藏民族学院本科生;宋一鸣,西藏民族学院。

一、经济规律与犯罪规律概述

经济的发展都是在伴随着一个经济规律的产出,因为任何背景和历史文化都会必然得令其文化得到进步或者退步的缩影。那么,犯罪,是否也会随着一个个历史背景与文化而得出属于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呢?显然,这个答案是必然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我们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他自己的关联性和客观规律性,并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在“经济规律体系”中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规律的总体。生产力好,则社会经济发展的越快,例如,沃伊采霍夫斯基在《发达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一书中指出:“经济规律体系首先被看作是在一定的物质财富生产方的条件下产生和起作用的彼此以因果依存性相联系的规律的总体”。可见,生产力在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种历史文化,创造一种文明,一种背景,折射不同的社会现实。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的结合,则产生出一种规律,这种规律,与我们所存在的、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息息相关。不能由谁捏造,因为规律的产生是不可改变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并不只是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是在随着经济过渡时期的完成和社会主义的建成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在我们看来,经济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大家的文化素养越好,则犯罪率就一定越低这一观点也是片面的。因为我们在实践的生活中与统计调查中发现,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我们的犯罪率下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可能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人们的经济水平越是高、生活水平就能够得到改善,犯罪率就越低。在我国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中也不乏此类的观点。如,在“反比论”学者眼中:犯罪率与经济发展成反比,在此解释为经济越是落后,犯罪率越高;而经济越是发展,犯罪率越低。但是现实问题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我国的犯罪率得到下降,反而有着明显的上升趋势。好像正在如以下几种观念所表述的在发展的:第一种是“正比论”者。认为犯罪率与经济发展成正比,其结论和“反比论”学者的观点完全相反,其意为经济越落ღ后,犯罪率越低,经济发展的越好,犯罪率越高。第二种是“同步论”学者。持此观点的学者和持“正比论”学者的观点相似,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犯罪率与经济发展的趋势呈同步上升状态。第三种是持“代价论”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要实现现代化,就要为此而付出相应的代价;而犯罪率上升则是其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之一。虽然,观点诸多,但是现实的问题上是犯罪率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改善。我们应该认识到犯罪规律是犯罪本身及各类犯罪之间、犯罪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犯罪与反犯罪之间的本质关系。经济规律则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联系。

二、我国各时期的经济与犯罪的规律

统计资料表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经济与犯罪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在我国经济规律和犯罪规律的形成在各个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自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上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但在犯罪规律的发展与趋势下,我国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包括“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每个时期,我国的经济和犯罪都呈现着很大的差异。这充分的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与犯罪形态的出现与不同的社会历史现实以及国家的刑事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建国初,我国正处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犯罪总体情况呈急剧下降趋势。其犯罪规律为:犯罪与阶级斗争紧密相连,国家暴力机器严厉打击,惩罚与控制犯罪的严厉程度和犯罪率呈反比,虽在性质上大多犯罪事实是破坏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犯罪很多,但相较于改革开放之后,此时我国的犯罪率与之相比较低。

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犯罪总的来说,出现了大起大落、起伏不定的发展趋势,其犯罪形式呈现出多样化。其犯罪规律为:国家政策的失误导致犯罪率激增,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们的生活困难,社会治安极为不稳定。

文化大革命及徘徊时期,在此“十年动乱”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进入到了一个曲折的时期。此期间的犯罪发展规律为:政治动荡,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国家暴力机器削弱,控制力下降,犯罪率上升,经济决策失误,经济发展滞后,经济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

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在“四人帮”被粉碎滞后,刑事案件急剧上升,社会工商管理无法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经济领域犯罪严重。其发展规律为: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体制的改革、相关体制未能得到建立与完善和市场经济的负作用导致犯罪的增多,但在“严打”情况下使犯罪得到短暂下降的效果。

改革开放初期以后的新时期,职务犯罪出现持续性的高发和严重化的趋势,犯罪结构出现多样化。此阶段的犯罪规律呈现出:数量增加,类型结构不一,手段多样,犯罪主体变化重大。

综合起来,各个时期的犯罪规律都有其不一的特点,从这些规律中可以看到,经济的发展与犯罪基数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彼此不是唯一特定性的、决定性的因素。实际上,若把视角移至私有经济比重和经济发展类型上,就会发现经济对于犯罪的作用极其重大,彼此€之逻辑关联也很确切。其中最显著的是,私有经济的比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犯罪的水平和走势,经济规模的扩张发展也引起了犯罪的增加等,尽管在政治、人口、文化等因素影响下也有例外。 经济犯罪是指一切与经济有关的犯罪行为,包括贿赂、玩忽职守、贪污、徇私舞弊以及企业内发生的与经济相关的犯罪行为。但是ツ经۵济与犯罪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所涉及到的是关于经济将要反映出来的犯罪事实。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建筑反映经济基础”这一经典观念,它在许多经济、政治、法学等作品中都会见到。什么是上层建筑?它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着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在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经济与犯罪又有着什么联系呢?其实,在各家学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各个时期经济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犯罪现象的形成的结论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影响。

三、经济与犯罪规律的表现

(一)看社会背景

即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包括文化、教育等因素在内,都会对犯罪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经济因素并不是犯罪的唯一罂粟。不过,在市场经济资源配置ฑ中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犯罪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是对社会规范的严重背离,从人类社会形成起,犯罪就与社会共存。如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可是阶级斗争的存在,让社会并不稳定。

(二)看经济体制的完善

在经济体制愈渐完善的现今社会,犯罪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缓解,贫富差距的增大、人们传统信仰的破坏,社会模范等各方面皆存在巨大的隐患,致使犯罪不仅是经济体制的问题,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等问题的亟待解决的需要。

(三)在犯罪规律中看经济

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一个社会背景、需要文化的支撑,一场经济变革与市场配置相关,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犯罪规律中,犯罪的规律的存在是必然存在的,它的存在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损害者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也在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收入分配,社会矛盾问题

这也是反应经济与犯罪的一个主要方面。“现在整个国民收入分配里面,劳动所得的比重,居民所得的比重和居民收入里边,劳动者劳动收入占的比重。另外提出了同步,提出了收入调节理念……北京整个常驻人口是2000万,流动人口加起来是3000万规模,这些人里面,劳动者,在一线的劳动者,我们打个对折也有1000万,很可能比这个多一点,这里面只有10万人通过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收益了,它占比重多少,不到百分之一……。”这是贾康在其《中国经济发展、深灰变革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的演讲中说讲述的问题之一。在其表述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收入分配的问题不仅仅是某一地区的局部问题,还是全局性的问题。在涉及的领域中,它不仅是在经济中体现,还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相关都有体现。因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分配不均,从而引发矛盾,促使了犯罪概率的增加。

四、总结

经济与犯罪之间存在的规律,它们之间的增长或者下降趋势是存在必然联系的,但是它们之间并不具有决定性因素的存在。因为不管是经济还是犯罪规律的表现,都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发展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的,同时,在经济与犯罪之间,我们要看到,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犯罪趋势的必然因素,而犯罪也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体现,经济可以成为体现犯罪的一个方面。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