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能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吗?
想知道大米、蕃茄的“身份”来源,通过手机扫码就能查!
在“互联网+”热潮的推动下,阿里巴巴向农业领域的渗透进一步加速――2015年4月,阿里巴巴启动一个叫“满天星”的农产品溯源计划项目,希望借此推进农产品追根溯源的进程。这一步,是要通过其强大的电商体系和大数据分析能力,让农产品的“出身”彻底透明化。
如今,“扫一扫”的技术应用早已不新鲜。但是,通过扫码就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让食品违规无处遁形吗?
理论上,技术的实现不是什么难事,但关键在于能不能探索一种“互联网+”农业的有效运营管理模式。扫码识别农产品真伪,这对阿里巴巴也许只是个小小的开局。
最大的门槛是信任
电商的爆炸式发展,不可避免地使农产品在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触网”,使得农业在互联网渠道的增速远超其他成熟行业。
但是,农产品电商的体量又远未达到诸如服装、数码电子、化妆品等数千亿元的销售规模。一方面,很多农产品“触网”,大多以一味搬到网上销售为主要方式,而对农产品原产地品牌观念的形成不甚重视,很多地方的农特产尽管很好,却没能给消费者带来鲜明的品牌印象。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农产品背后的种植过程和品质一无所知,而对于“身份不明”的食品,要让消费者从心理上完全接受,有一个最大的门槛――就是信任。
如何才能让消费者相信农业的互联网是可靠、且可信的呢?
2014年,马云到处发表“成功学”演说的同时,还频繁“下乡”,曾先后到浙江、新疆、辽宁等一些农业特色地区探路,这也是驱使淘宝系在发力农产品电商之后,加速向农业原产地市场扎根布局的重要原因。同年6月,阿里巴巴发布了“码上淘”战略,实际上,就是搭建一个利用二维码技术来识别▼农产品身份的开放平台。
而今年4月,阿里巴巴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互联网农业的深耕试验了。
这块“实验田”选在了辽宁盘锦市大洼县。该县以生长期长达8个月的碱地柿子(即蕃茄),自然生长的野生蒲笋☠,生猛的可攀爬植物的稻田蟹为主要农业特色。作为第一家农产品试点县,阿里巴巴对该地10种地标性农产品进行信息追溯,也就是给每个农产品都上个“身份证”,最终在淘宝平台上完成销售。
的确,农产品电商要想真正有起色,绝对离不开溯源机制。对于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淘宝扫二维码,就能立即看到农产品的“出身”以及各项检测指标,或许才能更容易建立起消费者信任度。
“互联网+”怎样带动农业升级?
原则上,扫码溯源模式使得每个农产品都能持有独一无二的码,以确保它的真实来源。
这一先进技术的背后,承载的是不同的溯源信息。以辽宁大洼县有名的稻田米为例,经过扫码后,诸如大米的产品特征、产地、种植人、生长周期、施肥量、采摘上市日期等所有信息一一呈现,显然利于消费者形成清晰的认知。
同时,防伪溯源也是对商家的规范和约束。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称,若有复制个别二维码进行造假售假的行为,阿里巴巴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二维码做出“安全鉴定”,从而切断线上线下的违规销售行为。
而另一方面,如果消费者真的购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农产品,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同样也可以追溯到源头,做出相应处理,防止质量问题的扩散。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关乎人们舌尖上的感受以及安全健康,这不仅是现代农业流通体制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部分,而且从商业角度看也不乏长远价值。而马云就曾在公开场合宣称,健康是10年后最值得投资的事业。
✿ 事实上,尽管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渠道,但它的透明化使传统行业可以借助于此降低成本,用高效率来整合低效率,从而逼迫传统行业进行产业升级。倘若互联网深入到农产品原地产,将县域经济和社交体验相结合,那么农业的未来也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2014年,阿里巴巴就出台了一个惊天的投资计划:未来3-5年砸100亿元做“一村一淘宝”,其中的理由已不容言说。农村发展战略,是阿里巴巴在海外上市后确定的三大战略之一。
然而,互联网巨头们由开始的跨界做农业,到如今进一步扎根农村市场,最终到底能否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塑造传统农业,促进产业进步和升级,面临的挑战仍然巨大。
农业O2O,连接的是什么?
相比以往的电商模式,即一个订单产生之后,商品通过物流配送,快速抵到达消费者手中,交易过程似乎就结束了。但对于农产品,有了二维码之后,使得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远没有终结。
在阿里的推进计划中,“码”的作用不仅仅是防伪溯源的互联网入口,未来更重要的是将会成为一个连接商家与ฅ消费者的重要工具。
正如最近升任为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说:“码不再只是简单的名片功能。任何一个码就是一个终端,它还将连接更多内容和服务,最终实现人和人,人和信息,人 ت和实物的互联,通过码将消费者与商家呈现出不一样的关系。”
可以想象,通过这个小小的入口,搭建一个帮助商家完成线上线下互通的管理平台,并且能够做到实时追根溯源,有利于改善目前农产品电商的艰难处境。但对于中国的食品安全,要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未来则需要阿里通过这个接口和更多资源部门实现有效对接和数据打通,才更有现实意义。
进一步看,连接不能只解决“卖”的问题,“互联网+”农业更重要的是向产业各个环节渗透,才能帮助传统农业打开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