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时间:2025-01-13 21:41:2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国际贸易迎来了新一轮高峰。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有望达12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已然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电商专业人才,但是目前许多高校中的电商教育仅仅针对国内市场,忽略了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尤其缺乏对通晓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当下,高校迫切需要加大力度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智力支持和国际化人才支撑。

一、明确跨境电商人才的能力要求

跨境电商在网络平台上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客户进行商品交易,期间涉及不同的人文国情,必然导致跨境電商人才与传统的电商人才在素质、技能要求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事跨境电商的人才应该具备国际化、多方位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第一,跨境电商企业无论是自建交易平台,还是通过速卖通、Amazon、eBay等第三方平台从事跨境交易,都需要能够在平台上进行产品资料的编辑整理、图像制作、产品上架优化、提升搜索流量等一系列的电脑业务操作,因此跨境电商人才首先需要具备计算机、互联网、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第二,跨境电商交易双方所在国语言不同,网上平台运营、产品介绍、市场推广、订单处理等操作都需要良好的外语能力。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要突出商务英语的运用能力,重点训练学生在交易平台上用英语进行产品描述、客户交流、订单处理、撰写社交媒体文章等实际外语运用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对英语等主要语种的教育投入较大,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非通用语言投入不够。一带一路沿线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的官方语言多达40余种,非通用语言人才缺口大,远远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畅通的需要,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非通用外语的基本沟通能力,形成英语+X外语的语言能力,为跨境电商排除语言障碍,增加沟通主动权。

第三,跨境电商的本质是创品牌、促交易,因此跨境电商人才需要掌握电商类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商业流通、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跨境电商与国内电商不同,跨境电商人才还需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海关实务、外汇管理等一系列外贸实际操作技能。

第四,跨境电商交易双方所在国文化、教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大,必然要求市场营销策略与其市场现状相匹配,才能建立起为当地国消费者所接受的品牌形象,因此需要熟悉对象所在国习俗、文化、宗教信仰、政策、法律等知识,关注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把握当地政府经济政策走向等,对跨境电商人才在交易ค过程中能否顺利达成交易,解决交易纠纷,提升售后服务质量都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是连接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两大通道,辐射面广,涵盖中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等众多国家,空间辽阔,地理、民族、文化、宗教、政治差异大,国情民意复杂,因此必须加大对人文知识的教育投入,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以国家一带一路构想为发展依托,跨境电商工作需要具备以国际人文知识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能力、外语能力、市场营销知识等复合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跨境电商专业的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以人才能力要求为主线来设置课程模块。跨境电商专业涵盖电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国际贸易专业、计算机专业、外语专业等多学科知识技能,对于专业人才培养,应以人才的国际化和专业化为培养重心,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打破现有学科的分类布局,建立整合语言、文学、宗教、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管理等知识的课程模块,具体如下:

第一,通识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强调基础与应用能力,重点加强计算机、英语、国际交流、艺术、文学等课程。为提高专业人才的英语运用能力,每个学期都应开设相关的英语课程,尤其是听说课程。相应增设非通用语言课程,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本语言沟通能力。自然科学类课程、艺术类课程、跨境电子商务礼仪、一带一路范畴内的商务文化比较以及跨境商务沟通等课程,则有必要纳入到必修课程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第二,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必修和选修)。学科基础课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跨境电子商务概论、国际贸易实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商业流通等课程。

第三,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侧重于跨境电商的营销基础理论,包括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研、网络营销、营销策划、社交媒体营销、顾客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制作等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侧重于提高跨境电商的应用能力,设置的课程包括:品牌管理、网站推广、数据分析、跨境电商文案策划、电子商务项目分析与设计等。专业任选课程侧重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团队沟通协调能力,课程包括:电子政务、公关关系学、创业学、平面设计、美工基础等课程。

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需要相应增加国际案例,尤其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案例分析,间接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专业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学习,加深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的了解。

在上述三大基本课程模块上,安排ERP沙盘实训、市场营销综合模拟实训、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集中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同时高校有必要在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中强化经济全球化相关理论的教学环节,尤其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师带徒产教融合模式

跨境电商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高,产教融合模式是提高人才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传统的产教融合虽然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操作,但是由于没有明确谁负责教谁,从哪些环节开始教,教导缺乏系统性,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少且杂,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达到企业的技能要求,导致产教融合效果不理想。师带徒产教融合模式是指让实习的大学生跟有丰富经验的老员工,一边实习一边学习技能。开展师带徒工作,能将作为师傅的老员工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方法、思路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作为徒弟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提高实习积极性。同时,学生的特点是掌握着最新的理论知识,想法独特新颖有创意,通过开展师带徒工作对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的再提升和相關信息的获取也有很大帮助。

师带徒产教融合模式要注重实践操作的系统设计,哪些岗位如何轮岗,由哪些企业员工带队哪些学生均需落实清楚。同时,学校要安排相关教师跟班参加实践操作兼指导,辅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跟班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反省、总结岗位经验,提高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能力。所以,师带徒不但包含企业员工带领学生实践操作的师徒关系,也包括了学校跟班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师徒关系的两层含义。

师带徒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应用到创业实践中,企业员工、跟班的专业教师和学生成立专业团队,充分利用各种专业大赛活动,以赛促练,指导并协助优秀学生创业。通过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等各级专业大赛,不仅培养和锻炼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也为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机会。同时,学校可联合企业设立孵化资金池,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各种扶持政策,解决学生资金等问题。

学生的实习、创业等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企业员工组成的师带徒的方式,确立♋责任,精准传授,通过师傅与徒弟的手把手教导,产与教紧密结合,产服务于教的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实现高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多赢局面。

四、打造柔性教学团队

教师素质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跨境电商经营需要大量的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因此要从多渠道建设教师团队。一是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教师培养机制,有规律地安排现有专职教师到企业锻炼,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学队伍。二是从企业引入有跨境电商实操经验的业界导师,来校传授学生岗位技能,参与学校的课程编制,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三是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全国以及国际性电商学术交流会议,掌握行♒业前沿资讯,鼓励教师承担或参与电商课题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四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院校的学术交流,❣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院校的访学制度,互派学者到对方院校访学进修等,提高教师队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活动的认知。

建设高校的教学队伍时,要敢于打破现状,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分工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技能提高为目标,打造以学校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为核心,政府机关、行业协会等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柔性教学团队。

总结

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人才培养已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跨境电商人才有别于传统的电商人才,需要培养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建立整合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模块,通过师带徒产教融合模式精准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能够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贸易畅通持续不断的提供智力支撑。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