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11-13 09:31: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是指能运用具体事物或是具体形象来进行逻辑思维,而形式运算阶段是指能运用演绎、推理等逻辑运算解决抽象问题,即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初三学生具有较好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并正在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此时的学生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了“问题引领”教学模式,将课堂的教学过程或者教学结构进行变化,既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演绎、推理的抽象思维转变。

二、“问题引领”教学模式的提出与解读

“问题引领”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起导演或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基本结构如下:

“问题引领”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将教材的资源进行问题化,这些问题可能是生活中接触过的现象或者是学生在以前就接触过的知识,也可能是一些生活中并不接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还可能是一些具体的物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是直接呈现这些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讨论或是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讨论”和“探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既往知识的应用能力。

结论和评价是在探究之后,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自☮评,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还可以是小组之间的互评☒等,这些点评的形式不拘一格,让学生都能有话说,在这些互评中都有所收获。

结语是指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最后的归纳与升华,将经过讨论、实验探究、点评等环节得到的一些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使整个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突出而得到升华。

三、“问题引领”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初三化学教材中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节的课堂教学为例来展示“问题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学习的程序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活和在教材所提供的资料中都有所体现,笔者在课前的时候采用了“头脑风暴”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来讲述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此时不需要对学生在“头脑风暴”中所述内容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进行评价,在学完本单元知识后,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评价或是在互评中进行澄清。将一些课前预设与“头脑风暴”中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整合呈现给学生。

问题1 通过讨论请你来说出镁、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问题2 回忆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3 古代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它是指将铁加入到硫酸铜 ☺溶液中会发生反应而生成了铜,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先让学生进行讨论,将得到的答案写在笔记上。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逐渐回忆出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及氢能源时所学的相关知识。并通过问题2及问题3归纳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的特征。请各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小组讨论而得到的一些结论,并通过学生间或是小组间的相互点评,进一步澄清相关的概念,也让学生在辩论中加深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将一些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想法通过相互讨论和相互点评进行去伪存真。

其次,再设计一些实验,如用Mg、Zn、Fe、Cu分别与盐酸反应的实验,铜加入到盐酸中无氢气放出,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置换反应的反应特点,并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而能得到金属的活泼性不同,它们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从而比较出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的不同。

通过以上学生的相互讨论以及实验的探究,学生可以归纳出:

(1)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的特征;

(2)金属与盐酸的反应中会产生氢气,但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等。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程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可以先设置出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4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可以燃烧,而镁却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由此你能得出铁与镁的金属活动性哪个更活泼;

问题5 铝制品如热水壶等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用具之一,它为什么很耐腐蚀呢,“真金不怕火炼”的俗语说明了金的什么特性,由此你能比较出铝与金的活动性吗?

问题6 结合刚学习的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你来猜想一下,还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比较或是判断金属活动性的顺序?

通过学生进行以上三个问题的讨论,可以将学生从刚刚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情境中拉出来而进入到金属的活动性的知识学习中让学生进一步猜想比较和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一般方法。根据学生展示其小组讨论的结论及提出的一些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来证明学生在讨论中形成的结论以及提出的猜想或假设的正确性。如可以设计多种金属Mg、Fe、Cu、Ag等投入到盐酸中,根据反应的现象进行比较和判断,从而得到它们的活动性顺序;再如将铝投入到硫酸铜溶液,再将铜投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等,通过实验中铝将铜置换出来,铜又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从而可以得到铝比铜活动性强,而铜的活动性又比银的活动性强,这样就可以验证学生在讨论中得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金属活动性表中后面的金属,即可用金属的相互置换来比较和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同时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进一步地巩固刚刚学习过的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前后物质的特征。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对本节课的两个重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升华,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复习时有充分的依据。

应用“问题引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化学教学,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可以使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相互合作的精神,还能提高学生与别人的沟通能力,对化学知识的概括及表述能力等等。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