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拳的养生哲学
太极拳是享誉拳坛的内家三大拳种之一,其高深莫测的技击武艺和匪夷所思的养生功效让人叹为观止,吸引了当今世界数以亿计的人趋之若鹜,进而成为太极拳门下弟子或爱好者,每日勤练不辍,蔚为大观。在众多太极拳习练者中,很多人经过明师指点和自身苦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有不少人练拳多年却始终不得要领,难窥门径。抛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玩票者不说,一些真心投入者虽经勤学苦练竟也难达进境,是为何也,难道有什么诀窍或奥秘老师没教,或者自己♂资质愚钝根本不是学习太极拳的材料。
自古文以载道武以修德,太极拳作为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必有实据而非空穴来风,如同天地玄黄、星移斗转、江河奔涌、草长莺飞等等万事万物生长运行都有自己特定的章法、仪轨一样,太极拳自创始至今也逐渐形成了并仍在不断丰富着一整套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规矩、法度。这些规矩法度是太极拳自创始人开始的大师们一代一代亲身体会、琢磨、石氏砺出来的智慧结晶的集大成总结,是习练太极拳希望有所成就者遵之则成、违之则谬的不二法门,也因此成了太极拳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路是最古朴的太极拳套路,每一招每一式虽动作简ฃ明而实际上要义繁难。从最基本的手、眼、身、法、步的形态到最奥妙的螺旋缠丝劲的运用,其要义虽用尽天下笔墨亦难尽述其万一。此说绝不夸张。仅以掌形为例开说,陈式太极拳的掌形要求是瓦棱掌,五指伸直而掌 ☺心内含,拇指与小指有微微相合之意其原理何,中医学认为,发为血梢,牙为骨梢,指人体有四梢中指挑舌为肉为筋梢。所谓即是指人体的肢体或器官或血液或骨骼或筋脉的最末端,手指即是人体筋脉的最末端。太极拳始祖陈王廷在其拳经总歌《四梢第四》中写道: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又说: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要义是说讲究行气的太极拳如果不能使气,达于四梢则定会虚实失当,由此可见在练梢、练拳过程中对于梢的锤炼、通达对太极拳习练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作为筋梢的手指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伸直、微合、挑领绝不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细枝末节,而是关系到成与不成的大是大非。从基本要求来看,做到这几点并不是很难,可是一趟老架一路74式打下来始终不变地遇到出掌的时候就不折不扣自然而然是这种掌形,除大成者外谁能做到,大成者之所以大成也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包括掌形在内的所有要诀密钥才成其为大成者。这是不是练拳经年而无所成者之所以无所成的原因之一或就是原因本身。
大师陈鑫在《太极拳论》中说:一身必令上下相随,一气贯通。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此心、手、眼三到之说,缺一不可。这里再次提到了手的当紧之处。当代诸多太极拳名家在教授太极拳时反复强บ调太极拳练的是整劲,一动浑身无有不动,也旁证了手和全身的关系。操拳时手指伸直,全身筋脉方能极尽舒展,气息意念方能周行无碍;拇指和小指微合,意为开合有度虚实合宜中指挑领,带动脊椎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仅此一个小小的梢节,即有如此讲究,即能发生如此法力,提领太极拳习练者逐步窥见意到气到,气到力到的玄妙境界,最终登上技击和养生的峰巅,可见小处不可随便绝非一句笑谈。
由于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本身的天然缺陷,大师们在口传太极拳要诀的时候客观存在着词不达意不能尽述的无奈情形,久远之后的文字传承又不可避免地出现再次打折的情况,这些实情的存在使得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总是会或多或少丢失一些弥足珍贵的宝典,使得继承者在接受太极拳真传衣钵时会或多或少遗漏一些稀世绝学,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是上苍在武学领域给人类留下的缺憾的美。既如此,后学者跟随老师亦步亦趋尚有可能留有遗憾,那么尊法度守规矩就显得尤为重要。前文仅只论到了手的一形掌形,也只论到了对掌形的些须皮毛感悟,就已略感口干舌燥,推而论之与全身那么多器官组织有关的要紧关隘都需要谨守,说这些规矩法度浩如烟海绝非危言耸听。因此,静听、守明师的教导并遵照苦修是想在太极拳学习中有所成就的唯一路径,舍此无他。
如此说来习练太极拳岂非苦海无涯了吗,何时何地才能有出头之日呢,不必悲观,君不见包括明师在内的大成者,包括已有豁然开朗之感的小成者,放眼望去不是比比皆是吗,老子曰天下之难作于易,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尤难之,故终无难矣。只要做到对于看似繁难的规矩法度在每日的不辍习练中谨遵不易,在失矩时能及时醒悟或经老师指点后及时矫正,点滴地谨遵积累成动作的习惯,日久天长,当这些规矩法度已经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你也会绽放出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拈花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