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摘 要: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全球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都在研究新的职业教育思想,探索新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兴的科学技术和产业群。通过对我国所高职院校的实地调查,总结出现今我国高职院校对工与学相互依存的未解问题,进而加以分析原因,最后构建了以高职院校为主体,市场驱动为导向,政府指导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中,高职院校以其特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企业不断出现,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和相应人才培训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也迎来了相应改革的机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分重要的力量。高职院校能取得如此成就和地位,与其人才培养定位密不可分,正由于其精准的人才定位结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各界企事业对人才的需要,才使得它在我国各类高等教育体系ศ中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和独特魅力。职业教育跟经济改革一样,是攻坚战,需要很高的理论认识水平和大胆的社会实践,这要求职业教育发展要紧密联系实际,产学结合、工学搭配,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谋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职业教育提升的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实现社会与企业连同教育机构和个人互利共赢的新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清楚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导向是以就业为方向,发展贴合实际需要、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教育才是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一、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工学结合模式内涵的科学认识
工学结合的精髓是职业教育与市场、高职院校与企业良性互动、双向选择且高度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工学结合模式已经开始实行多年,并逐渐被职业教育界接受和肯定,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方式。尽管得到各方肯定,也得到一定程度推广,但是各方在对工学结合模式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素的认知和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和误区,对工学结合模式的本质还把握不够,导致双方在具体执行时经常意见不一致或者双方互相推卸的情况。学生以在工作现场中学习为主、学校学习为辅,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上述情形都是对工学结合方式的错误理解。
(二)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操作上存在简单化倾向
目前,高职教育界和参与企业对工学结合模式的认知存在主观的偏差和客观的不足,在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操作上存在简单化、机械化和随意化倾向的现象就不可避免。我国目前推行的工学结合模式根本不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已验证成功的工学结合,无论在理念还是实际操作层面上都只是学到点皮毛,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也跟不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工学结合形式上做的比较好,要什么有什么,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但实际上是高职院校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方式和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简单直接的推给了企业,两者没有很好地融合、配ค合和衔接,企业在整个过程中毫无主动权和主导地位,也就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配合学校搞好教学和技能培训。
(三)工学结合的层次还停留在表面
前面原因分析中已经多次提到,正是由于国内在实践工学模式的时候未能深刻领悟工学结合的精髓和本质,导致目前工学结合的层次还基本停留在表面上,看上去很漂亮,其实是花拳绣腿不堪一用。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计、内容编写、教育方式改进等工作中未能尽到应有的职责和作用,表面文章做的足,实际功夫未到佳,使得实际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企业的实际需求,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和实用性的指导,工学结合也就成了摆设。
二、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1.尚未有健全的工学结合支撑的法律、政策和措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正在建设中,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修改修订完善中,因此有关工学结合的政策文件或者法律条文目前并未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也尚未成形。没有颁布吸引企业积极参与的优惠政策,没有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整个社会环境未能重视职业教育以及在职业教育投入上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等等。
2.未能有效解决国家工学结合管理体制的统筹与协调问题。目前我国存在多种行政体制并存,多个管理部门掐架,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机构的一部分按行政级别来划分应属于教育部管辖,但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细胞又分属于各行各业的管辖或者各个部委的管辖范围内,两者出现多头管理,无法统一意见。因此存在管理协调困难,工学结合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和壮大举步维艰。
(二)高职院校方面的原因
1.学科本位观的限制。高职院校在教改前大部分都是中专学校,本身先天缺乏高职技术经验和积累,因此此类高职院校本身就不具备实践技能培养的师资力量,让其承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只能做点表面功夫,实际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学生很难独立应对岗位事务。
2.高职院校的主体行为错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势单力薄、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因为其没钱没投资就没法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和保留优秀的师资队伍。出于实践工学结合,就需要建设培训场地,购置培训设施,教学设备,师资工资等等,这些都是涉及资金问题的特大问题,国家又不给钱或者支持力度远远不够,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就必须积极地去寻求合作伙伴,需求投资方、合作方。但是从企业角度出发,在企业利益未实现之前,企业是很难有动力和意愿参与工♪学结合的,因为工学结合是长久合作才会有利于双方,如果企业短视,仅仅考虑眼前利益,那企业自身就不会花那么大力气在工学结合上,从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发生错位、易位等原投资设想时未曾想到的后果。 3.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工学结合也好,全日制教育也罢,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人都是最重要的因素,这其中,教师又是重中之重,没有优良的教师授课就没法保证教学质量和实践质量了。目前国内卐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和水平普遍偏低,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4.评价维度过于单一。无论是职校教育还是其他教育,目前国内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依赖于考试,但是考试往往只能反映一个学生的某些方面,不能完全反映其全部优点,特别是实践技能更加不可能通过考试体现,因此在考评过于看重考试的前提下,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将书本考试列为重点,对实践操作就往往敷衍了事,这么做是完全不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也是无法达到工学结合目标的。
(三)企业方面的原因分析
1.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力不足。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目的是获得持续稳定可靠优良的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员方面基本相对稳定,企业倾向于保持目前状态,且实习学生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业务技能都不如现有职员。从企业角度讲,其有理由抗拒或者消极应对实习学生。
2.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外在约束不够。工学结合的目的是为企业输送符合你生产经营和发展目标的技能人才,但是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各类人才随处可见,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投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去搞工学结合,从成本角度来讲,企业是不愿意的。但是这种不愿意企业可以随时作出而无需受到惩罚,这就涉及我国法律制度问题,目前这方面法律尚未明确,因为对企业的外在约束也是非常有限。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对教育的持续投入和重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经济增长需要的体系和机制,在人才培养和需求上,更多地是需要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技术人才,对于低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已经越来越低了。因此尽快建设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创新工学结合全员参与理念
观念是一个人在头脑里固有的看法,一个人一旦形成观念则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观念的形成对工学结合模式在我国的发展非常重要。高职教育,特别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国情,符合民意,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就必须让整个社会都清楚理解认识什么是工学结合,它的特点,它的优势,它的本质,它能给政府、学校、企业和个人带来哪些好处等等,这些必须通过社会舆论加以推广和宣传,将工学结合的核心和本质讲透,理解清晰,运用合理。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各级人士的努力和传播,也需要各地政府的支持和推广。
(二)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无法形容了。我国的工学结合发展太慢,开展工学结合的学校少之又少,力量薄弱,更需要政府机构的引导扶持。高职教育与企业本身就密切不可分,但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所面临的风险等因素,让企业去承担工学结合的成本或所带来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讲目前还不现实,此时作为国家管理机构的政府就应该出面来维护工学双方的权益。政府应在高职教育方式上有所作为,在具体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和优惠,在制度制定和政策引导上花大力气办实事,依靠政府的引导和制度的创新来保证各参与方公平公正的获得各自所需,使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迈上新的台阶。
(三)市场外围驱动
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本质上说,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就会相应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工学结合就必须要切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要,就必须服从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需求,工学结合的发展是必定跟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它不可能超前。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机制,它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只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通过自由竞争来配置资源。
(四)高职院校要发挥主体作用
前面讲到工学结合的主体是高职院校,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有着先天的师资优势的技能知识储备。高职院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多方位全动员的发挥自己优势和主题地位,重视培养引进双师队伍,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就业促进学校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和长期友好发展,在高职院校和企业间建立起互通有无的信息沟通平台。一是按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二是校企双方要有效落实教学计划;三是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四是要加强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精巧的课程设计和安排,学生没有实训基地进行实操练习,又如何谈得上跟企业需求接轨呢,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具备合格的经营场所;五是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六是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工学结合。
(五)企业要积极参与
企业是工学结合的主导者,在整个过程中居主导地位,没有企业积极参与工学结合,那么工学结合模式就不可能。工学结合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只有企业积极参与到工学结合的各个环节,工学结合才是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学校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才能根据企业的要求设置调整专业,使得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企业要为开展工学结合搭建好平台;二是企业要和高职院校签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协议;三是企业专家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四是企业要切实加强实训过程的管理和监控;五是实训考核要以企业考核为主。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考核将以企业考核为主,同时兼顾学校考核的双考核制度,企业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表现给予考评,学校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和在学校的答辩情况给予综合评价。
四、结论
由上可知,文中所构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政府调控、市场驱动、院校主体、企业参与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紧密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宏观调控,在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发挥主体作用,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工学结合,得到了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工学结合,既在学校学到了知识又在企业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技能,成为真正的多面手和实操员,为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自身素质提高增加了机会,同时通过劳动还能获得经济报酬,解决部分经济问题和生活问题,一举多得。这样的联动,使得政府、企业、学校都积极参与,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多方共赢。在现实教育中具有很大的可执行性和复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