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套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对当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研究,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是确保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就是解决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问题的一套体系。它是职业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为完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构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范式、人才培养过程的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基于不同职业教育理念,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再到新世纪以来实施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现有的“32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特征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具体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满足企业需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备受关注和重视,也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众多院校、企业部门积极提倡的一种人才 ﭢ培养模式。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具体的“工学结合”人ฆ才培养模式不断涌现,如“订单式”、顶岗实习式、“2+1”分段式、学工交替式、项目导向式等。不论何种培养模式,其实质都是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者的资源及环境,通过课堂教育和实际工作经验的获取来培养学生,以此达到双赢的效果。下面就几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组织教学、选拔学生、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及其问题分析
“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下,学生还没有完全毕业,但大部分主要专业课都已经修完,由于就业ง机会难得或企业急需技术人员,高职学校允许学生提前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企业正式员工开始工作和锻炼,直接接受企业的考核和绩效评价。
三、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政府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对于政府来说解决了当地人员的就业问题,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对于企业来说,既获得了政策的优惠,又获得了合格的优秀人才,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获得了更好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还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企业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企业、政府、社会的多赢。
2.集团化办学的“工学结合”模式
在2009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要求全国各地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校企合作、区域合作、城乡合作和校际合作,这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集团化办学的“工学结合”模式,需要在一定的法规体系保证下,实现各相关者的协调。因此,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