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现阶段中印贸易互补性的思考(1)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我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既有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贸易保护主义等外在因素,也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均衡、地理方向集中等内在因素。
面对新的复杂多变的贸易摩擦,我们应该理性分析,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 论文关键词:贸易摩擦;现状;原因;政策选择 1 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 1.1 立案数量多 中国历年来在全球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虽然美国和欧盟的涉案金额占大头,但是,印度的立案数位居第一。
而在发展中国家当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无论是立ข案数和涉案金额,印度都是位居前列。自2003年以来,印度每年对我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至少在6起以上, 2006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为“粗暴”的国家——土耳其立案数不过5起,涉案金额5996万美元;东盟10国对中国反倾销调查总共4起,涉案金额1.4亿美元。
而同年,印度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共有9起;2007年度截至8月31日印已对我发起7起反倾销调查。 1.2 涉案产品范围和涉案金额都有所增长,且出现了涉案金额超亿美元的大案子 中印发生贸易摩擦的行业比较集中,以往主要是中医药化工产品,在所有案件中占了50%以上的比重。
近年来,中国的纺织品和轻工产品也开始逐渐遭遇印度的反倾销调查。2005~2006年,中国丝绸在印度被提起反倾销调查,虽然经过了中方政府、行业协会和应诉企业的共同努力,最后的终裁限☿价平均大幅下调了30%,但这是中国在印度遭遇的最大的反倾销案,涉案金额近 2亿美元。
1.3 应诉案件的裁决结果大多令人满意 以往中国出口企业对印度反倾销案的应诉率非常低,即使应诉,胜诉率也不高。在2002年前印度对华70余起反倾销调查中,除了3起起诉方撤回申请,1起印方裁定要求起诉方撤诉,以及1起因中国进口份额较低而结案,其余所有调查都被裁以倾销或损害,最终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反倾销税率最高达1069%。
而现阶段随着企业对贸易摩擦认知加强,加之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大力宣传,我企业应对印度案件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应诉企业在政府的交涉、商会的指导和律师的帮助下,在大多数个案中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如绸缎案的裁决对我企业出口的影响较小。 2 中印频发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2.1 中印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的相似性 中国和印度都属于劳动丰富的国家, 两者的比较优势有一定的相似性。
就制造业而言, 彼此的优势产品均为劳动密集型, 所以两国在贸易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关系。①两国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市场,后者同时也是它们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
②两国的传统产业都比较雄厚,出口产品结构相似,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医药化工原料、轻工产品等是外汇来源的主打产品。相比之下, 中国的劳动力素质较高, 生产效率优于印度, 因而商品的生产成本具有更大的优势, 物美价廉, 在印度市场受到消费者欢迎。
而印度虽然高等教育比较成功, 但基础教育落后, 文盲率高, 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较少, 低效率的生产导致产品的价格缺乏优势, 质量也较为低劣,中国产品对印度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市场。 2.2 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目前中印两国的若干经济贸易政策已经成了双边经贸发展的阻碍,印度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据世界银行报告,印度贸易壁垒在南亚目前居第一位。自1995年以来,印度的出口额稳步上升,2002~2003年一度达到了18%,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的22%。
同期对GDP贡献也达到了9.4%。而印度在促进出口的同时,其进口政策却是谨慎、保守甚至是防范的,其一直强调运用WTO的例外条款保护民族工业 。
印度官方长期将300多种进口产品视为“敏感产品”并进行重点监测,只要不是明显违背WTO规则就对其尽可能进行限制。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中国产品频繁遭遇印度反倾销调查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印度对授予我出口企业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上表现消极,2005年以来,印度对我做出终裁的14起案件中,没有一起授予我应诉企业市场经济待遇。 2.3 印度国内蓄意制造“中国产品威胁论” 近年来,虽然印度的GDP和出口增长的势头都很快,但是同中国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印度政府认为如果不对中国有所遏制,今后的增长空间有可能受到限制。一些西方学者比较中印的时候,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运用零和博弈的观点来观察中印的崛起,却很少或不愿考虑两国如何在发展中不断互补共进。
在他们看来,中印贸易发展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一胜一负或两败俱伤。正是由于有着复杂的内外因素,印度方面一直对中国产品存有戒心,对中国出口铁矿石等战略性资源也加以限制,“中国产品威胁论”在印度国内甚嚣尘上。
2.4 中国出口企业的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中印贸易中,我国出口的商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 因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多, 内部竞争激烈, 加上企业自律性较差, 所以相互压价出口现象比较多。有关调查表明,每当中国产品初入印度市场,只要卖的好,短期内中国企业就蜂拥而至,同类产品铺天盖地,价格愈做愈低。
这在纺织服℉装、低端机电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尤为明显。另外,中国企业有个错觉,认为印度穷人多,消费水平低,就不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这都引起了印度方面的不满,再经媒体渲染后,中国企业形象大为受损。
3 减少贸易摩擦的政策选择 3.1 挖掘互补性,淡化竞争性 从中印两国贸易的商品种类上看,主要还是集中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等领域。从双边经济结构、商品的构成等因素分析,中印两国的经济互补性较小,但两国拥有的市场潜力尚未充分挖掘,中印在双边经贸交往中更应强调互补性而非竞争性。
比如在钢铁、煤炭等能源领域建立合作机制,两国经济都将因此受益。在信息产业的软硬件合作方面,中印也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及潜力,印度的软件技术举世公认,不但人才雄厚且出口优势很强,但是硬件建设不足。
中国市场对软件需求量大,而软件业的规模及水平均落后于 印度;然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硬件生产已经转向了高附加值的生产领域,并且迅速成为全球信息硬件产品的生产基地,其产值仅次于美国。中印两国在制药业、农业如水稻种植、水果贸易等领域都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而在纺织品如丝绸制品、生丝贸易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拓展余地。
另外,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的特区经验、基础设施发展经验等,也是值得印度学习的。 3.2 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积极扩大经贸合作 中印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方面截然不同,两国应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处理双边关系,将寻求共同利益的双赢原则作为发展两国关系的准则。
两国关系之所以发展迅速,经济利益的互惠互补是最大的动力。中印两国应进一步加大开放程度,努力创造便利的贸易政策及贸易环境。
目前,印度正在进行“第二代改革”,将进一步简化外国投资的相关法规,改革金融 部门,鼓励外国公司进入保险市场。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印度不断推出新的进出口政策。
两国政府应坚定树立双赢观念,加强双边经贸合作。这种经贸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印双边贸易;二是中印投资环境,提供相应优惠政策。
对双边贸易中的不平衡问题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妥善解决由于人为限制引起的贸易逆差,避开贸易争端。 3.3 调整产业和市场结构,做到有序出口 在开拓印度市场的过程中,要避免中国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势下,非价格竞争已取代价格竞争而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我国出口企业必须理性对待印度市场,尽快转换现有竞争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研发投入的力度,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产业调整的源泉,摒弃以廉取胜的战略,通过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学会运用商标、包装、广告、公关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多发展高科技产品,以出口产品多元化、优质化、美观化来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
另外,还应注重开拓国际新市场,加快实施市场的多元化战略,力求分散市场,改变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和降低由此所带来的风险,采取开拓、巩固和扩大外销基地和市场的出口战略。 3.4 完善机制,应对摩擦 面对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要建立多层次的应对机制,在实践中,我国已逐步建立起包括我驻外经商机构、涉案企业、相关ป商会和律师参与的多渠道的贸易救济措施信息交流网,初步形成了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中介组织及企业“四体联动”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应诉反倾销、反补贴大要案的指导工作成效显著。
同时,从微观上中小企业也要不断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积极参加商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的应诉协调会,加强与相关部门和行业中介组织的联系,收集贸易摩擦预警信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出口产品预警信息的敏感度,及时向协会、地方商务部门反映本企业在出口贸易中遭遇的国外不公正待遇,提供准确的信息的资料。此外,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
为做好应诉工作,在生产、销售、会计等方面要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这将有利于在贸易摩擦中保持主动。 3.5 加强文化交流,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 在一个逐渐开放的体系中,文化交流导致信息的均衡化,对于消除误解和猜疑,达成更多的共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印两国 之间的沟通对双边关系事关重大,这种沟通基于持续不断的思想与经验的交流以及对两国未来长期友好关系的清晰洞察,这体现在印度所提的“包容性增长”和中国所提的“和谐社会”中。两国的教育机构、媒体、旅游行业、政府和商业等部门必须努力缩小双方交流鸿沟。
中国和印度同为WTO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在很多方面是有着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都有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良性竞争是二者发展的推动力。中印两国政府应树立长远的目标,加强合作,创造协调的外部空间,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 国际经济学 [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天华. 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J] . 国际贸易,2004 ,
:50-54. [3]周厚才. 入世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其发展趋势[J]. 对外经贸实务, 2004,
: 3-6. [4]冉宗荣. 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动因及我国应对之策[J] . 国际贸易问题,2004 ,
:122 -126. [5]江勇,王磊. 中国印度经济发展比较[J]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
:69-72. [6]黄荣芳. 贸易摩擦高发期中国之对策研究[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5,
. [7]刘瑛华. 理性应对国际贸易摩擦[J]. 学术交流,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