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经济发展战略思考(1)论文
论文摘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中,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使广西的区位优势凸显,不仅确立了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广西加快开放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广西需要重新审视其经济发展战略。
论文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广西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广西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广西带来ฆ了巨大的商机。首当其冲的是投资拉动、消费拉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广西各商家、各产业开拓视野的窗口,把握商机和感受竞争的教育过程,熟悉和运用国际惯例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实践平台。
同时加速生产要素的整合,提升南宁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将大大提升广西整合全区生产要素的速度,极大促进广西的发展,零关税政策的到来,势必带来中国和东南亚的边境贸易繁荣,扩大双边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新的法律规则促进社会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促进发展原来产品优势,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建立商品物流的好时机,使广西与东盟主要国家经贸联系更加紧密。
如在农产品方面,桂北的农产品与东盟10国农产品具有互补性。同时,广西还可以成为东盟的农产品销往中国内地的中转地。
2003年10月1日,中国与泰国之间取消了188项水果和蔬菜产品的关税,媒体称之为“用农产品轻轻推开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第一扇大门”。二是工业产品,广西的柳微汽车、玉柴、日用轻工业产品可以考虑销往以农业及原材料经贸型国家,而将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作为与广西工业品贸易互补的国家。
三是在包括教育、金融、电信、法律等在内的服务贸易,以及高科技方面,将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广西的合作伙伴。借助东盟这3国的优势促进广西的教育、科技尽快走向国际化,一起全方位的促进广西经济的繁荣发展。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2.1 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尽快建设出省、出边高等级公路,打通两广省际高等级公路通道,全面融入珠三角。进一步整合广西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的优势,完善和提升西南出海大通道。
加快沿海大型组合港、促进沿海主要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和专业化方向加快发展,提高沿海港口竞争力;扩建南宁机场和桂林机场,增加国际航线,建设国际区域性枢纽机场。形成广西通往东盟的东、中、西三条水陆交通通道及空中通道,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连接东盟最便捷、综合效益最好的国际大通道。
依托大通道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中心城市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东南亚物流运作区,使广西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物流贸易中心及信息交流中心。加强口岸设施建设,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其次,要构筑安全便捷、实用互利的金融、信息及服务平台。应结合使用资金流动和数据结算体系,信息交流、分析和运用体系,为双方货币兑换、出口信贷及信息交流提供快捷渠道,促进金融、信息平台向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还应提高窗口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比如:拓宽民航、铁路、宾馆、商场等窗口行业的服务领域,增设服务项目,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力求得到东盟及世界各国客人的认可。
2.2 发挥平台效应,促进经贸合作 一要积极打造中国和东盟合作与发展的平台。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深化与东盟国家经贸交流与合作。
“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把中国——东盟博览会办成集货物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和文化交流于一体,服务全国、服务东盟、面向世界的综合性、国际性博览会。着力打造货物贸易平台、投资合作平台、服务贸易平台、高层论坛平台、文化交流平台五个平台,为东盟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和中国企业走向东盟架起桥梁,促进双方商品、服务和投资的双向流动,全面务实地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经贸合作,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商贸基地。
二要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发挥广西作为中国对接东盟国际大通道和枢纽中心的优势,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产业合作和相互投资。
三要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产业互动,搞好产业对接。广西与东盟各国产业梯次明显,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
广西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形成自贸区框架下的产业互动发展格局。 ✄ 2.3 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广西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工业以更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拉动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市场,这是广西工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二是“赶超”发展的机遇。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使信息、技术的交流更加通畅,广西工业完全有可能依托自由贸易区的信息、技术便利☢,发挥后发优势,逐步向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新经济目标转移。今后广西工业的发展应该针对目前工业产业结构与东盟各国工业结构趋同的特点,走出“大而全”的传统地区工业发展模式,把发展重点放在突出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特点的产品产业上,在保持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情况下推动广西工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逐步形成自己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2.4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广西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上,这两个优势是相互协调,缺一不可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优势上,而竞争优势则体现在市场的开拓能力上,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真正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水平。
由于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在地理位置、自然气候的相似性,广西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
广西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首先调整资源导向型思路,确立“市场导向、产业开放、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思路。 根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和“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加快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是对水果种植结构进行适度调整。
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茶叶、香料植物、禽畜产品海水产品等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适度控制和缩小龙眼等亚热带水果的种植规模,适度发展柑橙类优势果业;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围绕发展粮食、蔗糖、林业、水产、蔬菜、烟草、畜牧、花卉等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通过实行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发挥产业协同和组织协同的作用,延长产业链,形成产品经营的聚合规模,提高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产品销售、资金融通等服务的各种经济组织;四是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五是通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力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提升农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广西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5 建设中国——东盟国际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南博会的举办,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经由广西的商品和人员将会更多,其中重点是华东、华南、西南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往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之间的互补性,人员和货物运输量最大的应该是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他们的工业消费品、设备、器材主要是走广西然后再进人中南半岛各国;反过来,中南半岛各国大量的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等也将主要从广西的港口和陆上通道进入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
这就为广西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Σ件。如果广西近期内能够建成全区范围内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服务网络系统,就可以成为国内区域乃至国际区域物流集中和分拨的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组织的承接地——面向中国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东南亚各国的现代物流中心。
因此,当前对广西而言,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沿海沿边的双重优势,北上与东进加强渗透,加快区内相关物流中转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便捷的大型货验场,并且加强对现代物流业的研究、引导和管理,积极创造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条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改善投资软环境方面下足功夫,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如给予政策支持、规范市场机制和成立物流行业协会。推进科学技术在物流业中的运用研究,完善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各物流环节的技术含量,积极培养现代物流业专门人才。
这样就可以使广西成为服务“南博会”、服务中国、服务东南亚、服务世界的物流中心基地,并在激烈的物流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6 加强旅游业合作 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旅游资源各有特色,不论是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还是历史人文旅游资源都具有类型多、档次高、分布广与互补性强的特点,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旅游资源联合开发和旅游业合作运营潜力巨大。
加强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的旅游业合作:一是以旅游项目的合作开发、经营为目标及纽带,建立旅游企业跨国动态联盟或旅游跨国公司,实现在资金、项目开发技术、人力资源、客源市场、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共享;二是通过旅游合作项目,加强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营销宣传、客源市场调查与开发、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合作项目可包括:引进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先进的旅游管理经验,合作培训广西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的管理人才,开展旅游产品宣传,共建旅游网络,发展跨国旅游特色项目,如生态旅游、休闲渡假旅游、历险旅游、商务旅游等,提高旅游层次;三是将旅游业合作列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早期收获”方案,进一步简化跨国旅游的相关手续,建立双边旅游合作机制和协调机制。
四是通过旅游业的合作,促进文化、科技、信息等的交流和经济贸易活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