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研究

时间:2024-11-11 18:44: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和社会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但最根本的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责任。文章从明晰高校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提出了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存在类型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氛围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虽然与政府和社会等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努力,但最根本的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推进教学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责任。

一、明晰各种类型的高校定位,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高等学校定位决定了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每所高校承担的任务、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不同,其定位也应有所不同。地方性本科院校应以教学为主,把更多的力量用在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的学生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办学特色对一所学校的意义和价值显得越来越重要,应该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立足于其特色学科和传统优势,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定位,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人才。

二、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会有所不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才教育模式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可全盘否定,但其改革势在必行。要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转知成智”的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要在深刻认识创新人才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创新理念为指导,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且能最大限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案。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

三、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主要是指对学生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指引性影响的部分,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研究和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杠杆,包括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评价与选拔机制、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制度机制建 Ü设,加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改变,给予创新型人才积极评价和充分尊重;确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突出对于创造性特征的认同;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弹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让具有各种特殊才能的人有充分的发展机会。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有利于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人才评价方面,必须坚持实践检验的标准,培养“创新型”人才应是高校追求的主要目标。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在进入大学学习后,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创新业绩进行筛选,并拟订动态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创新教育。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也至关重要。学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建立“思想道德素质+课程成绩(笔试和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创新业绩+平时性创新业绩”相结合的评价制度。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四、改革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课程教学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创新教育的实施,而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的创新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内容的创新上。世界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正在向课程的综合化、平台化、多样化、弹性化和开放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ณ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其一,革新课程理念。教师应结合本校实情,革新课程理念,增强课程意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技能。其二,更新课程内容。高校的各类课程都要充分吸纳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跟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步伐,把学生引导到当代科学的前沿,开阔其视野,拓展其思维。其三,均衡课程设置。要注意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同时,努力塑造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思想品德;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课程体系,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四,建立宽松的课程创新环境。在课程实施中,可以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如采取“探究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提高创造性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使学生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引导作用,运用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三元结构教学模式,在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以学术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五、建立创业创新实践基地,完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创新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的教学活动应该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生活的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提高为目的的创造型教学实践活动。在强调继承与适应的同时,更强调创造与发展,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不能脱离实践活动而独立存在,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所弱化,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推进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力加强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这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创新基地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开放,建设校内创新教育平台,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允许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设计性、探索性或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地方高校还可发挥与地方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实验基地。鼓励创办大学科技园或创业园,使之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出ღ思想、出成果、出经验、出人才的基地。

六、建立多方协商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走向了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目前,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高校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同时,要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教师参与程度不高,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另外,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优化了。

七、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第一,要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营造共享文化。高校间更需要形成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第二,要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一些高校生师比偏高,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师资素质也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第三,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和高校之间设施的利用与共享,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2]马少红.论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因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04).

[3]杨建华.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刘当远.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