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业高校学科建设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

时间:2025-01-14 08:30:4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介绍了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论文关键词: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行业与地方经济;服务;策略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世纪之交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或省区市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其学科专业主要围绕行业的产业链进行设置,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相关行业。

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之间具有与生俱来的联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在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具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一、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的历史使命

1.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与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行业特色高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努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发展的需求,使原有的学科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另一方面,这些高校依旧保持着行业办学的鲜明特色,继续承担着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主要任务,其科研课题、技术研发的重点依然主要围绕和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在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已成为行业与地方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2.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特✎色高校为其服务

作为知识的积累、传播、应用和创新的重要机构,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原始性技术创新、高新技术转化、孕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行业特色高校在为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解决行业与地方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搭建行业与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平台、推进行业与地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促进行业与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3.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业特色高校也只有在服务行业与地方中才能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所说:“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我还要加一句,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大学。”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主动与行业和地方建立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良好关系,搭建与行业与地方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互动平台,在引领和带动行业与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推动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4.行业特色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虽然行业院校在建设初期学科结构比较单一,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其学科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日益积累出雄厚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而目前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普遍不强,企业研发体系远未形成。同时,由于原行业所属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制,使得这些科研院所一方面弱化了其从事行业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因其改制成企业后与行业内企业存在商业上的竞争,弱化了其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正是由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行业在共性、关键、创新技术研发链条上出现的暂时缺位,为行业特色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二、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特色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的观念有待进一步强化

当前,行业特色高校依然存在“重学轻术”的思想,其更加关注的是科研创新和培养拔尖创新的研究型人才。许多教学科研人员对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的认识还不清晰,一味埋头于教学科研与实验之中,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缺乏成本效益观念,没有主动走向生产第一线,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许多成果缺乏经济性和实用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科研项目立项时,对市场需求调研不足,导致一些科技成果市场较小,即使勉强应用于生产实践,在激烈竞争中不能抢占“制高点”,打不开市场,成不了规模。还有一部分部属高校,因不属地方政府管理,虽身处某一地区,但其服务对象只是直属部门,服务地方经济的观念还有待加强。

2.行业特色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的对接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行业特色高校目前服务行业和地方仍较为零星与分散。有的为行业和地方服务还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层面,而未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来直接服务行业与地方发展;有的还缺乏主动融入行业与地方的积极性,往往在等地方政府、当地企业找上门来;有的只注重争取行业与地方政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还未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支持”的互动发展理念,制约了其服务能力的提升;有的只注重教学、科研等工作,不重视社会服务,导致许多科研成果被搁置,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和地方之间缺乏足够有效的“对接”机制和平台,致使行业特色高校与行业和地方往往处于分离状态。

3.传统的“单兵作战”或临时拼凑的“课题组”式的科研模式制约了行业特色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潜力的充分发挥

行业特色高校大多仍是传统的“单兵作战”或临时拼凑的“课题组”式的科研模式,尽管这种模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弊端日益显露。一是力量过于分散,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的能力不强,无法创造出一流的重大科研成果。二是科研活动“相对封闭”,不善于与企业和市场打交道,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三是各课题组相对分开,不同课题组间交叉融合较少,制约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科研活动的开展,也影响了行业特色高校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学校内部、校企之间的协调需进一步加强

大规模、高难度的科技成果研究和开发,通常需要学校内部、校企之间等多个单位的协作和强有力的组织。缺乏协作和严密的组织与协调,往往会造成合作单位各自为战,阻碍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成果研究方、技术开发方和技术受让企业之间要对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知识投入、资金投入、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等问题达成共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合作各方对成果价值、所需投资以及存在的风险往往难以把握,研究开发活动中脑力劳动的价值和各方的贡献大小也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所有这些都影响到各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及合作的条件。"

三、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建设服务于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策略

1.立足行业与区域特点,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本地区行业发展特点与产业布局是行业特色高校学科定位的重要依据。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最终目的,行业特色高校在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开发方向时首先要考虑行业与地方的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状况、人文历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使学科方向与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既突出学校的特色,又突出区域社会、经济特色,更好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此基础上加强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的力度,使其成为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催化剂与胶合剂。项目是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通过与政府、企业开展广泛的项目合作,产出高水平成果,展示学科水平,锻炼学科队伍。同时可进一步明确学科目的,筹集资金,组织队伍,实现学科链、专业链和产业链的对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2.积极搭建合作对接平台,提升学科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根据国家构建创新体系要求,面向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凝炼创新平台建设目标,并围绕产业链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目标,开展重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研究。重点建设以基础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创新研发平台,以行业共性技术、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目ฬ标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以公共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适应市场竞争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有利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的行业技术创新机制。在该创新机制的上游依托行业特色高校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基地”、“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与转移中心”或“行业关键技术及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提出并解决本行业共性技术、战略高技术及前瞻性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搭建好合作对接平台,提升学科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

一是创新行业特色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创新业绩作为激励要素,深化岗位聘任、团队配备、职ข责考核、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明晰各创新要素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按市场规则明确责权利关系,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激励政策措施,激活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关联度的提升和转化成效。

二是创新校企人才交流与共享机制,建立校企互派科技人员到对方短期工作的模式,并将这种模式作为教师岗位轮训制度,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管理上逐步制度化。使高校教师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学习企业科技人员的长处,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促进人才的交流和融合,开阔创新选题空间,提升其创新成果转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三是创新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使企业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行业特色高校设立(工程)技术研究院,或者校企联合在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研究院不断为企业研发最新的技术成果,企业不断对研究院予以经费支持;或者行业特色高校针对企业的不同技术需求派出相应科技人员,企业向高校支付合作费用并确保合作者的合法权益。这既弥补了企业研发力量的不足,也释放了高校的创新潜能,实现互利双赢。

四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与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技术资本化使成果拥有者与项目引进企业两个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合二为一,变下游合作为全程合作、局部合作为整体合作、单纯技术合作为全面合作,形成共同利益市场主体,多主体共担风险,共同创业,实现创业家团队、风险投资公司和高校多方共赢,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动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行业特色高校长期以来与本行业及所在区域经济发展命运息息相关。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行业特色型高校原有的“非我莫属”的优势逐渐淡化。面对这种局面,行业特色高校唯有以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动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此,行业特色高校必须与相应行业以及地方紧密结合,以服务体现特色,以贡献赢得支持。在新的办学体制下,行业特色高校要把依托和服务行业与地方作为办学的重要宗旨,大力做好主动性服务,重在做好服务的超前准备,加强服务的引领性、针对性。面向行业与地方制定整体和长远规划,加强对行业与地方发展趋势和相应需求的研究和预判,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重点要展现解决行业与地方发展重大战略问题、重大技术创新难题、人力资源长远优化ก的意愿和能力,体现行业特色高校在提高行业与地方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这种全面而深入的服务,为行业与地方作出持久而重要的贡献,以树立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与地方乃至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赢得行业与地方的重点支持,使行业特色高校建设拥有强大的后盾。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