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

时间:2024-12-26 14:17:2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根源与深刻内涵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君轻民贵的民本思想和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是在探索和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形成的,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内涵。

理论根源: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经典理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有品质、根本立场、基本原则是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资本、劳动、价值的运动关系,揭示了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详细阐述了利润率平均化规律,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说明社会主义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社会主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探索构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关系,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人民发展的根本利益,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最终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马克思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状态必然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获得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增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为他们战胜旧世界并创造新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现实人的生存境遇为研究主题,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充分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其是相一致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历史作用在现阶段的具体展现。马克思提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物。马克思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即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智慧力量的源泉、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关注人民群众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一脉相承,体现了尊重历史发展ว规律性和尊重人民地位主体性的一致性。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现阶段的具体展现,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因为现存的交往形式和生产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可能占有它们,即才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的自由的生活活动。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内容相一致,即自觉地把人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助推力,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丰富人的社会关系,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脉相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形成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是汲取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智慧,分析判断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而形成的。毛泽东以革命和建设为背景,坚持用唯物史观来界定人民,认为人民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阐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从根本上否定了所谓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及意识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毛泽东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认识的主体,提出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毛泽东还强调,要关注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毛泽东阐明了人民群众是革命战争的主体,战争要依靠人民才能取得胜利。

邓小平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审视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人民的思想,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以人民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突出强调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实现人民富裕,在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根本路径。邓小平充分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创新意义,指出人民群众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主张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在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中促进人的发展。邓小平还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是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强调,人是发展主体,主张激励人民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努力建立富强美好的生活。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代表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核心是把人民当做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明确回答了经济社会为何发展、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等问题,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二、中国经济转型与升级需要应对的几个问题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变资源依托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人力资本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具体而言,是依托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经济发展由资源经济向智力经济、外源经济向内源经济、粗放型经济向内涵型经济、形态经济向本质经济、模仿经济向功能经济转变,⑨实现人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国内外、区内外发展相协调,经济社会与精神文化发展相协调,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也是化解短期增长压力、发展转型升级、实现全面小康并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点,这需要依托人民智慧和创新发展在新的环境与新的平台上实现新的平衡,有效应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适宜的速度、适当的方式、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质量,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状态。⑩在新历史时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应对和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应对不同地域人群对立的修昔底德陷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抓住关键时机以新发展态势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以及世界第一大加工制造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挑战着部分世界大国的经济地位,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言论的攻击不断,利用反倾销性制裁中国、主权干涉、制造舆论等方式回应中国经济发展对它们的挑战和威胁,造成不同国家和地域人群的相互对立甚至是歧视,导致国际发展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逐年增多。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和变革,世界经济出现一些新趋势,全球经济格局和供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将会对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巨大压力,给长期以人口红利为基础的进出口加工贸易方式带动经济的发展、长期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地位的中国发展模式以及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如何改变经济发展创新动力不足、人民需求未能满足和过度依靠出口的发展模式是中国增强发展自信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第二,应对非人性化发展导致的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由于依赖原有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不积极找寻新的发展动力,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人均收入无法跨越1万美元的门槛,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日本和韩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在发展历程中曾面临着经济徘徊在人均GDP1万美元以下,并附带着社会贫富分化、腐败多发高发、城市病蔓延、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失业就业问题突出、道德与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等收入陷阱根源在于简单以经济发展为评价标准,实施非平衡性发展战略,一切物质化、非人性化,忽视了人发展的需要,最终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不相协调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评价标准,2010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4260 美元,意味着2010 年我国开始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而当今中国出现的社会问题无不与发达国家的经历相似,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如何避免单纯以GDP为评价标准,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中,将抽象评价标准具体化、细化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

三、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以人民为发展导向

发展路径的选择必须考虑是否保障绝大多数人利益、是否能体现社会公平、是否能推动时代进步,发展出现局部的、短期的阵痛并不可怕,只要最终让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人民就能理解和支持。坚持以人民为发展导向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经济,需要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更具优势的竞争实力、更优化的经济结构、更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更高更稳定的民生福祉保障。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要重构新的增长模式、重塑新的发展源泉,它的主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

第一,在对外开放中坚持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发展策略。世界性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和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变革和调整,这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为此,我们只有主动适应和运用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加快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可持续动力,有效利用外资、技术、国际资源与市场,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坚持开放发展的政策和策略,就是要以人民为核心要旨,协调处理好与不同国家地域的人群发展的关系,有效应对修昔底德陷阱,加快与国际多向多变的交流互动,增强人民的开放意识和不同人群的交往能力,提升中国人民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国民素质,推动中国人民的国际化发展,构建中国国际化发展的智库ศ,为中国发展献计献策,增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第二,在转型升级中坚持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价值理念。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核心本质,对于农村和部分城市消费能力较低的人群来说,没有存在产能过剩的说法,他们的消费需求远没有满足。因此,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破解产业过剩,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注和增强这部分边缘人群的收入,加大公共服务产品向这部分人群的倾斜,促进边缘群体的能力提高,挖掘他们的消费能力,以内需为动力使中国经济真正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走出刘易斯拐点,突破后发优势。推动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农业化的五化进程,就要以人民为发展动力来推动生产,形成以创新、环保为价值追求的高效、持续的知识经济、绿色经济时代;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智慧和能力进行创新发展,以创新发展推动中国智造替代中国制造。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引导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推动中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共识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通过两学一做强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渗透到每一个人民、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中,深化社会成员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增强党员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共识,真正将人的发展落实到政策和措施。

四、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建构

以人民为发展导向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是物质与精神、质量与速度相统一,有效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念、保证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获取途径需要获得制度性的保障,中国经济发展要结合广大人民的需求、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导向形成新的制度体系,有效预防建构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急功近利制度,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长期性,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激发和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解放和发展人的价值,提高社ღ会生产力,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大局服务,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以人民发展为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关系的调整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要优化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人民的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⑮充分调动每一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条红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或基本范式就是党驾驭市场并使市场的整个生产按照社会主义生产的规则一步步地达到解放全人类和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将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轨道中,多方面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推进生产力发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共享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让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促进居民收入均衡发展,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增强人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实现社会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有。三是构建调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制度体系。完善生态资源价格体制,将资源价值、开采成本、环境代价等纳入价格机制中,建立生态资源价格机制和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健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施生态补偿保证金制度,为生态文明发展和不同群体、不同代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完善利益平衡和处理体系

维护人们的利♀益要审慎处理好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以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基本手段,在矛盾冲突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在思想上重视并摒弃管制性逻辑思维,既要注重社会利益表达的广泛性,也要注重社会利益平衡的全面性,还要注重社会利益调整的科学性。以机制为后盾,适应新形势必须从一件件事关人民利益的事情做起,深入基层,总结基层经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改革,对事关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提供符合群众需求的优质服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要深化用人制度和干部考核制度改革,彻底改变单纯的GDP政绩观,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法律为屏障,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通过立法和改革相衔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有效制约社会不公平现象,促进社会资源公平高效配置,保证社会分配与再分配公平公正,为人权树起保护墙。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合理安排不同层次群体的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医疗制度、法律制度等,保障人民发展的权利,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度和满意度,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以人民发展为动力构建创新驱动机制

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制度创新推进科技创新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要全方位推进经济转型,引导人民增强创新能力和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一是要改革创新发展体制,利用万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氛围更好引导和激励人们创新,让创新者更好创新并通过转化获取物质财富,激励更多的人进行创新发展,让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二是把新型城镇化、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全方位创新转型作为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出重点,鼓励发展节能性环保产业,努力构建创新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三是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探寻有效的实现路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