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时间:2024-12-27 00:46: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至今虽已有160余年,但由于它是基于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严整的科学体系,在当下仍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就必须从“问题”中,从发展成败得失的反思中,从与各种理论的对话、比较中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和内在矛盾,能够促进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种理论体系的产生和成熟,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够在新形势下继续指导党的建设,能够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以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为最终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虽然其创立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没有因具体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失去时代价值,反而不断为观察和解决新的问题提供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持久的生命力恰好印证了其创立者的那句名言“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的属性ฆ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时代价值是因为其牢牢把握住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大核心,是根植于实践、属于全人类的科学理论体系。

1. 科学属性

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疑是一个最彻底、严整的科学体系,这是其具有的第一个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圣人”的灵光闪现,也不是遵循千年的道德原则,而是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于其理论体系之中,形成了一个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总结与反映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它创立时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历史上已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果,特别是吸取了凝结着到19世纪上半叶的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的思想精华;其次体现在它依据历史材料,在总结了大量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最后体现在它不是教条式的恪守,而是不断研究和解决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到与时俱进。

2. 实践属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实践而不是经院哲学,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它不仅是一种文本,更是一种运动、一种实践,这是其具有的第二个属性。实践是联系主客体的中介,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践为手段,克服了传统经院哲学那种从主观到主观或者从客观到客观的根本性弊端,不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契合,保证自身的正确。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产生之初,就根植于全部实践活动中,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和时代问题、没有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诉求、没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孜孜以求的奋斗,也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实践土壤,也就没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巴黎公社运动、第一国际的运动实践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中也暴露出了理论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创立者不断对其丰富完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源自实践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最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发展属性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僵化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时代价值的第三个属性。任何历久弥新的思想和理论都是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墨守成规,而是能够因时、因事、因势对其自身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保持其自身永远属于当下时代,拥有时代气息与青春活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理论,无论是其创立者还是后继的发展者,都始终以发展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基于1848―1849年革命和巴黎公社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在《法兰西内战》、《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中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在1864年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纲领时,为团结最广泛的工人政党,马克思提出来一个符合实际、代表广泛的纲领;正是在一次一次自觉契合与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巩固了其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这种永不僵化的态度也深刻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后续发展。

4. 人类属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因此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属于全人类的,这是其具有的第四个属性。任何关于人类社会的思想理论都具有其固有的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例外,他公开申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但是其能够高瞻远瞩,代表阶级而又超越阶级,将最终的目标定位于全人类的解放,因而也能持久地得到全人类的认同与支持。

ฌ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于欧洲工人运动大潮之中,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但其始终能够做到鲜明的阶级性与广泛的人民性的统一,既致力于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的解放,又始终不渝地推动全人类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是全人类的解放,其全部的内容也彰显了为全人类解放而奋斗这一人类永恒追寻的目标。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会因为哪个阶级、哪个时代而失去自身的价值,永恒彰显其价值。

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价值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不是自然呈现出来的,而需要人们主动地揭示和把握,要开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要高度重视如下的视角。

1. 把握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诞生,就是因为其创立者从“问题意识”出发,准确地捕捉住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跨越的这个时代性问题,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解答,如今要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依然需要从“问题”出发,分析其能否解答和解决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当然,也要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自诩为绝对真理的形而上学,要把握问题导向分析其时代价值,并不是指针对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直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原著中教条式地找到现成答案,而是灵活运用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对问题加以深刻剖析,找到契合的原因与解决路径,为化解现实问题提供正确指导。 2. 依据事实论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也要紧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百余年的实践成果,对两者发展的成败得失予以深刻的总结与反思,从中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力和理论穿透力。例如,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资本主义社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但金融危机、贫富分化等固有矛盾都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剧烈。这就需要我们依据这些事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看这些变化是否依旧在其预测之中,是否符合“两个绝不会”的科学预言。又如,因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过巨大挫折,我们要依据这一事实,分析东欧、苏联的失败是“遵循”还是“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导致的,是否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失败,进而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3. 加强理论对话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放的理论,从来都是勇于并善于同各种理论进行对话的。在同各种理论的对话、比较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获得不断丰富发展,其当代价值也能够得以彰显。不同的思想家以不同的阶级立场和各自的视角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或全面或有所侧重的理解,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他们之中有些观点是能够解答当前社会现状与发展规律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总的来说,任何理论都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性、历史感以及分析的深度和厚度,都无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肩而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理论碰撞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不断得以体现,不断得到印证,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比较中吸收了其他理论中的有益部分,促进自身的完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1. 揭示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依然能够准确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运行的规律,深刻地剖析当代资本主义新特征。

在以资本☿主义世界为主导的历次科技革命的带动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诸多积极的变化,特别是在以纳米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为龙头的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诸如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资本形态出现深刻变化等现象,马克思预言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灭亡也并未实现,但这丝毫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分析的正确性。首先,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诸如资本社会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变化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测,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些新变化正是在释放其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其次,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些变化并不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科技革命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若这种技术的进步加之于另一种社会形态之上,由于摆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的波动,将取得更大的成就。最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率的提高、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民主的发展,将为资本主义社会向按需分配、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消除资本的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两个必然”的实现。

通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结合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坚定地相信,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固有矛盾并未消失,马克思等对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的宣判并没有变,只不过是需要适当修改下时间而已。

2. 促进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根据其基本原理发展起来的理论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没有全世界无产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也就没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科学理论的产生和成熟。

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探索总结出符合各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思想原则和工作方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躬行实践的重大命题。经过近百年的艰辛求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先后在苏联、中国、朝鲜、越南、古巴等诸多社会主义国家生根发芽,结出思想硕果。特别是在中国,我党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态度,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指导,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关于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等一系列基本原理进行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短暂的挫折,但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和完善起来的诸多思想和理论将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积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好地发展。

纵观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在基于各国历史、国情的基础上得到了各有侧重的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理论成果,但这些理论的“根”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上,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各国的具体化。

3. 指导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基本原理,深入剖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作为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善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把握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例如,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理论,将社会当做一个矛盾的整体进行观察,整体布局,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完善上层建筑,并不断把改革推向深入。又如,依据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再如,我党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改进民生工程建设,尊重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情上,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新中国六十余年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探索史的梳理,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能够分析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为科学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正确理论指导。

4. 指明新形势下党建方向

一个政党如果想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无产阶☠级政党可以找到加强自身建设的理论支撑,进而实现自身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始终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领导力量与中坚力量,在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亟待提高自身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治理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党的性质、党的纲领、根本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斗争策略、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党的建设基本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这就时刻提醒中国共产党要在保证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同时,也要时刻警惕别有用心之徒打着“全民”的旗号否定党的阶级性,动摇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带领本阶级实现革命目标的领导力量,为更好地完成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党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十八大以后,我们党加强了反腐力度,保证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5. 促进人类思想文化交融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的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团结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石;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也能够将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凝聚起来,形成为人类共同美好未来奋斗的合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其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成为深入党心、民心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中华民族构建共同理念和精神支柱提供坚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能够促使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们自觉而坚定地围绕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维护了党的团结和国家统一,保证我国在安定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民族利益最大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全体人民尤其是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虽然在历史背景、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它们都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的人类社会一般规律不断向前,它们会遇到相似的机遇与挑战,面对人类共同的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世界性视野,使得它能够指导我们从世界历史出发,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视域来观察、分析、思考当代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它既为不同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提供了保障,更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平台。

[参考文献]

[2]李光明. 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6

(6).

[3]丰子义. 开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7-1(A11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

[5]陈先达.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3.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