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期间胡汉民革命思想发展的综述分析

时间:2024-12-26 16:02: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我品味这首词的时候,仿佛倾听到声声历史的叹息,一代辛亥革命骁将胡汉民已经远去了我们ฏ的生活,但他的卓越功绩还是值得我们后人追忆的。

辛亥革命前后,胡汉民的革命思想从萌发到形成继而成熟完善,完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具有作用与反作用,是分析每个人不能避开的事实问题,胡汉民的思想变化也脱离不了其背后隐藏的文化背景调控的掌心。文化概念庞杂博大,本文试从家族文化、地域开放之风☼、客家乡贤、客家优良传统这几个方面分析对胡汉民革命思想的影响。

一、革命思想的萌发

客家人历来具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耕读传家,无论家境贫穷还是富裕,同样重视教育[4]。胡汉民父母“生五子二女,食齿繁,故家常贫,”[2]但是他们却秉承了客家人执拗的崇文重教观念,才有了胡汉民“余十一二岁时,日能诵数千言,遂尽读所谓十三经者,更及史记古文辞之属。下笔为古文时,文俱斐然可观。”[2]的早期文化基础的奠定。

青年时代起,胡汉民从旧籍中看到顾亭林、王船山等人着作,对顾炎武、王夫之的爱国精神十分钦佩,深感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198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又使得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朽,于是内心就充满了强烈的保家卫国思想,革命思想在心底也就开始生根发芽。

二、革命思想的形成

1895年—1905年,胡汉ฟ民深受地域开放之风以及客家乡贤的影响,尤其是共同生活在海外的客家之子,他们一起努力拼搏实践着爱国梦。

胡汉民出生在与西方接触最早也最频繁的广东,近海的地理环境使得客家人相对容易出海谋生,更易于接触到西方的异质文明[5]。

在这两次的留日学习过程中,胡汉民认识了很多客籍人士,这些客家战友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共和政体,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触动着胡汉民的内心。他们一起站在历史的桥头,努力调整船的航向,为它保驾护航。[5]

三、革命思想逐渐成熟并确立

加入同盟会后,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中的主将,胡汉民在东京追悼戊戌庚子烈士会的演讲,登台三小时“是日听众千人,拍掌狂呼,康、梁之徒皆瑟缩不敢置辩,即宣布后此不复开会于东京而散。”[2]胡汉民主持《民报》专向保皇立宪派人士挑战,“迫使对方弃甲曳兵。”[2]

在这些活动上胡汉民逐渐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战士,革命思想也逐步确立起来。主要体现在对三民主义的独到见解,并有所发展。民族主义方面:反对狭隘民族复仇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统治,而不是杀戮整个满族,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扫除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民权方面: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设共和政体。民生主义方面:不仅对民生主义内容作了明确阐释,而且指出了实施的具体途径,即用“定价收买”的方法把地主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出租,实行平均地权。对资本家实行不奖励政策,达到“节制资本”。这些真知灼见都被孙中山先生肯定并加以采用。一年多时间,在《民报》上发表论文、时评、报道等20多篇,成为同盟会时期对三民主义理解最准确、最接近孙中山思想的第一人。[2]

纵观这一阶段胡汉民的思想逐渐理论化,有了自己独到的政治思想立场,不再พ是空想,这些理论与实践一旦结合就注定要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革命思想与实践的结合

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客家文化中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总是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中华儿女站在时代的前列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5]

胡汉民秉承了客家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在《民报》上是一名好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也是一名勇士。1907年春,孙中山被日本政府驱逐出境,胡汉民追随孙中山一起到越南河内,设立革命机关,参加和策划过黄花岗起义、惠州起义、镇南关起义、河口起义等等[7]。他积极策划南方各省的革ฌ命活动,给清政府带去了沉重打击,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的爆发,各省纷纷独立。11月9日广东宣布独立,胡汉民被推举为广东都督,“奉命于危难之中,”[1]“全城官吏皆空,等于无政府,”[1]胡汉民充分发扬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迅速稳定了局势,掌握了主动权[6]。他首先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建立新的政府机构,制定了《临时省会选举法》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他创造性地把过去封建势力把持的咨议局改造成具有民主色彩的临时省议会,且很具特色的是有十名女议员,成为亚洲首创[3]。

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又派人杀害宋教仁,后袁世凯未经国会同意,擅自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胡汉民真正看清袁世凯的本来面目,于是联合各省都督通电反袁,由于错失良机,袁世凯已经部署好了作战准备,立即免掉了他们的职务,并以战事威逼。他们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战争。但是抗争的屡次失败使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也逐渐总结出更为成熟的革命思想。[7]从此以后,胡汉民毕生致力于宣传孙中山的建国主张和自己的政治社会思想,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胡汉民是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民主革命战士,其革命思想经历了上述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变化、发展都与其身后潜藏的文化背景不能分离。胡汉明革命思想的形成历程是他发扬优良传统以及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的历史进程,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参考文献:

[3]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M].台北1978年版.

[4]江金波.客地风物[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