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优化重组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 微生物学 教学方法 专业特色
论文摘要: 面对我校扩生规模的扩大,新设专业增多,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优化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的新教学大纲势在必行,充分体。现微生物学教学课程的“ต专业化”特色,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医学微生物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最重要领域之一,微生物学是各高校生命科学类和医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生物学教学在医药学等专业人才培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新设专业增多,教学任务更加繁重。面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我们将不同专业必需的微生物学知识进行优选重组、整合,作为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共同内容,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组织相关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制定适合不同专业的新教学大纲,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
1 目前微生物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面对新设专业的不断增加,我室的微生物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基本和以前临床医学专业和儿科专业相同。在这种体系下,老师们不能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只能千篇一律。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同专业教育特点不同,除了掌握微生物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要求我们要有重点讲授与其专业相关的知识。如药学专业,应重点讲授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包括抗生素与耐药的关系、微生物与药物变质、药物的体外抗菌实验等[1]。生殖专业应重点讲授生殖道感染相关的微生物的特点和它所致疾病,如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病、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梅毒等。口腔专业应重点讲授口腔感染相关的微生物的特点,如龋齿与变异ง链球菌感染的关系、牙周炎与厌氧菌感染的关系等。预防医学专业应重点讲授微生物感染的预防措施及相关疫苗研究的进展等。检验专业应重点讲授不同微生物感染后,微生物检测的原则、最新的检测手段等。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每个老师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讲解。这种讲授难以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医学人才。
2优化重组微生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改善我校现行的微生物学教学中专业特点不足的现象。针对不同专业,重新安排和调整微生物学授课内容和学时,编写新的教学大纲,使微生物学教学更趋完善。
新的教学大纲以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为准则,根据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 ☻地位,体现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除明确ผ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最低要求外,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点的扩展和学生自学、讨论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2, 3]。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后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①基础微生物学:主要讲解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及防治原则等。②病原微生物学:主要讲解常见的致病性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致病特点、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③不同专业新增的和专业特点相关的微生物学知识:专业不同,要求不同。
3针对不同专业编写新的教学大纲
系统研究、分析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生殖医学、药学专业、制药专业、康复救援、中医等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和微生物学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并与我校现用的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进行对照,增减相关章节,针对不同专业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其中有些专业由于专业特点相似,可合用一个新的教学大纲,如药学专业、制药专业、中医。同时针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大纲在课程任务和基本要求上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突出各层次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求,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效果予以调整。这样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增减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系,编写几套适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
通过对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改革,使微生物学教学与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联系更加紧密,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的同时,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相关知识,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为今后专业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使微生物学教学更具有专业特点、更合理、更能联系不同专业的知识特点,充分体现微生物学教学课程的“专业化”特色。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微生物学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在新的教学体系下,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力求课程内容、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3] 唐小龙,江振友.改革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 6: 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