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消费是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整个经济链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消费理论。在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剖析理论本质特征,最终提出实现经济可持续、构建和谐消费环境、发展成果共享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理论;以人为本;和谐;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消费理论概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消费资料又分为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消费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奢侈消费与服务消费的比重将会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而提高。人们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源于生产的规模,又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在商品经济条件½下,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交换是达到消费的手段。消费也是使交换环节得以实现的保证,如果没有消费,那么产品将会停留在交换领域,也就无所谓交换的完成。分配是进行消费的基础,消费是分配的最终形式。所以说,消费在⚥整个经济活动的链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等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的消费理论有深刻的论述。对雇佣工人的消费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消费的构成: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的需要。工人是雇佣劳动制度中的活劳动,其个人消费实际是对资本家活劳动的再生产。工人消耗了商品中的一部分,但其工资又作为价值补偿回流到了资本家的手中,资本家又用其进行再生产。相较资本家的消费水平,雇佣工人的消费水平很低,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尖锐阶级矛盾的原因之一。这引发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和消费需求不足矛盾的集中体现。马克思还指出,从生态环境角度来讲,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消费都是自然资源的损耗。无论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消费进行了预见,形成了未来社会的消费理论。在未来社会要重建个人所有制,人们直接占有生活和享乐资料,未来社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社会。在未来社会,人的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这不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还是人消费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的消费资料是社会总产品在必要扣除之后的剩余部分。在个人消费前,要扣除管理和满足共同需求的费用、为无劳动能力人设立的基金。这显示了对公共消费的关心。
二、马克思消费理论的本质特征
1.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马克思理论始终,在消费伦理中亦是如此。消费既要满足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要体现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消费关系是个人私利的相互占有和满足,这与人的本质是相悖的。要体现人的本质,就要消费体现人本质的对象化的产品。其次,马克思强调人自由全面发展,这要求人们的享受建立在较高的要求之上。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外,追求更高的发展需求,通过高层次的消费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要想促进人的发展就要重视消费对人的作用,增加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产消平衡
马克思在其消费理论中非常强调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生产是消费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归宿和再生产的动力。须对消费给予像生产一样的重视。马克思在其消费理论中还阐释了消费对商品流通和生产规模的限制。马克思不主张对消费水平的限制,不奉行“禁欲”主义,相反,倡导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消费力。所以可以这样说:不考虑消费能力的盲目生产会导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不考虑生产能力的盲目消费,会制约再生产的进行,最终,影响到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3. 生产、消费与自然保持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们享受的财富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活动场所。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家无限制追求利益的驱动下,忽视了对于自然界的保护,造成不堪的后果,最终受到自然界的发展,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大量描述了诸如河流污染、森林砍伐、大气污染的例子,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很是痛心,强烈谴责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认为想要解决这种生态危机,就要放下傲人的姿态,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三、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当代价值
1.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过去主要奉行的是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如今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以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的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出路。我国当前现实是,房地产业急剧滑坡,基础设施、重工业拉动不足,产业结构不甚合理, ﭢ产能相对过剩等现象严重。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有其独特之处:以消费为主导,生产的目标是社会需求,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一二产业为辅,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广大人民ว提供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服务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最终追求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消费拉动为主经济增长模式,能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构建人际、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关系
马克思以异化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进行了批判,包括对异化消费导致的劳动和人的异化的批判。只有发展以人为本的和谐消费,才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最终达到和谐发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是自然生态,人的消费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消费是人与自然在社会中的统一。 如今,想要发展和谐消费,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结构优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指导原则。构建和谐关系要运用马克思消费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有利于和谐消费的相关政策。构建服务型政府,切实缩小贫富、城乡、地区差距。保证人民群众的合理消费,刺激潜在消费,注重公共保障服务能力的提高。其次,转变企业发展理念,弘扬“绿色”发展道路。再生产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树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生产资料消费应遵循的必要原则。再次,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正确消费观念的树立。和谐消费离不开消费主体自身,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自觉形成正确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消费不以奢华浪费为目的,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追求。合理调节分配在个人和公共消费,生产和生活消费上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与此同时,也要切实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为追求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打好经济基础。当然,消费力不仅仅等同于购买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的购买力已经大大的提高,但是缺乏必要的消费力,最终,造成了消费的异化。所以,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消费主体的教育和对消费行为的引导。
3. 促进社会各阶层发展成果共享
马克思消费理论中对雇佣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各自的消费水平,认为工人阶级的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大阶级消费水平巨大的差距是阻碍经济发展和妨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的问题。要真正实现公平消费,就要从源头入手,切实解决我国不同阶层人民的消费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各阶层发展成果共享。马克思认为消费应该是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和人矛盾的真正解决,所以,在社会各阶层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文化、教育层次上的发展,进而促进人们的全面自由发展,构建和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