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从应然走向实然

时间:2025-01-13 07:02:5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广大教师学习并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多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论述了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变革、提高教师绩效、引发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等五个方面的作用,并且指出,在教育信息化纵向推进的今天ช,研究者必须尽快完成四个转变——从应然走向实然,从描述性研究走向关系研究和过程与机制研究,从实证研究走向质性研究,从验证性研究走向设计研究。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应然;实然

近年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共同焦点。各国都把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列为新课题。联合国教科文“亚太教育技术地区研讨一2006”把年度主题确定为“ICT与教师专业发展”。与会研究者特别重视“ICT与课程的整合、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利用ICT提高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的行动计划案例”三个方面。焦建利等将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以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一个系统的、动态的、复杂过程。其目标在于帮助教师适应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师发展,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并且基于文献研究认为,我国在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之环境建设、教师培训、实践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相关政策支持、标准与评价、历程与阶段、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思路和内容都还不成熟,甚至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认识存在误区。笔者认为,导致国内该研究一直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对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忽视和夸大两个极端。第二,将应然当作实然,即把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混为一谈,忽视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主人”的主体性。第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存在较大缺陷。研究者或满足于初级的描述性研究和验证性研究而忽视深层次的关系研究和过程与机制研究,或只重视力图寻求普遍规律的实证研究而忽视追求理解与共情的质性研究,或醉心于宏大的理论体系研究而忽视细致入微的个案研究,即“顶天”不“立地”,或“立地”不“项天”……

一 应然: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教师学习并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增强信息化专业发展的意识;第二,在清晰的目标导向下,提高实践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笔者基于个人十余载的信息化专业发展实践和大量的个案研究认为,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变革、提高教师绩效、引发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1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

信息时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学科专业知识,还包括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教学管理知识、教研教改知识以及教育技术知识等等,是特别需要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一类人群,即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的知识工作者。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个人知识管理,提高个人知识力。

知识检索工具——教师利用Gooคgle、Baidu、新浪、数字图书馆、CNKI、Wiki百科、教育资源库等知识检索工具可以获得任何想要的知识。知识更新工具——信息技术支持知识更新的四种方法即实践法、交流法、学习法和反思法。“实践出真知”。信息化教学实践扩展了教师探索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视野和领域,有助于教师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可以利用BLOG、SocialBookmarks、SNS、IM等社会性软件通过反思和交流进行知识更新。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知识检索工具、电子期刊、教育网站、网络课程、精品课程、教师网联、知识博客、教师博客圈等进行网络化学习。总之,信息技术支持的网络化学习、混合学习和泛在学习大大加快了教师知识更新的步伐,向着梦寐以求的“4W”目标迈进。

知识管理工具——包括知识获取工具、知识保存工具、知识开发工具、知识共享工具、知识利用工具和知识评价工具。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性软件、教育资源库、PKM软件等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结构优化工具——教师利用概念图和脑图工具可以把思维过程、结果和其它隐性知识通过图表、文字等进行形象化和外显化,将获取的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框架,或改造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结构优化和知识融合创新。"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

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技术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教师一旦具备了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可以带动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与监控能力、信息化教研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基于น数据库技术的教学案例库汇集了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师教学过程的客观描述,已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信息技术促进信息化教研能力提高——知识检索工具、知识更新工具、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结构优化工具帮助教师打牢科研的知识基础。数字图书馆、CNKI、电子期刊、教育网站、教师网联为教师提供数字化的教育科研资源,用于科研选题、文献研究、文献引用、论文写作等。Web2.0技术为教师提供反思、交流、虚拟教研、协作研究的网络环境和工具。教师利用网络调查工具、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软件、课堂教学分析软件、课题网上申报平台和网上投稿平台可以提高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可以利用博客等社会性软件的低技术门槛、零成本、零维护和高绩效的特性进行常态化、可视化、网络化和群体化的教育反思。日积月累,教师必定能够不断提高教育反思能力。

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

教师专业态度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教师工作一方面具有创造性劳动的特点,同时也存在大量琐碎的重复性劳动等问题,日积月累,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到职业的无趣、无成就,教育也就变得死板、僵化,缺乏开拓创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火人减轻日常工作负担,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劳动的创造性。教得轻松、教学有乐趣、有成就感、有创造性的体验,教师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将职业升华为终身追求的事业,努力达到专业境界。

2信息技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进程

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美国心理学家伯林纳提出“新手阶段、进步的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五个阶段。钱兵、郑友训依据“高原现象”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开始阶段一迅速成长阶段一高原期阶段一克服高原期阶段一迅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大有可为的。

准备阶段:师范生通过信息技术基础教育、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见习、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教育技术竞赛、社团活动、学生业余科研、导师课题研究、毕业论文、家教、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支教等实践环节培育教育技术能力。师范生可以利用成长电子档案袋促进职前教师专业得到有效发展。

求生阶段:指任职头

一、两年内,教师获得处理日常教学事务的基本技能及对学生行为的指导能力。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见习、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家教、顶岗实习支教使师范生提前进入求生阶段,职后求生阶段也就相应地缩短了。

巩固阶段:指任职第

三、四年,教师获得相对熟练的教育教学策略,具备处理和解决学生学生行为问题的能力。新手教师借助DVD光盘、网络远程视频会议、教学案例库等获得各种特定教学情景下教师教学的间接经验,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为熟练教师。

更新阶段:指任职第

四、五年,教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调整、更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教师的自我更新方式更多、更有效——基于网络的自学研习与校本研修,基于教师网络联盟的远程培训,基于Web2.0的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和研究共同体等。

成熟阶段:指任职

四、五年后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丰富、充实和提高自己,开始形成程序自动化能力和实现教学行为的自由控制,具备深度反省能力,并拥有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隐性知识。教师利用博客、成长电子档案袋等反思、评价工具进一步走向成熟。

在“更新一成熟一再更新一再成熟”循环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不断更新,专业能力不断增强,专业情意不断升华,期间会遇到“高原反应”或瓶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更新一成熟”循环的周期,迅速补强专业发展的短板、突破瓶颈,快速走出高原期,形成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教师制度建设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制度包括教师资格制度、从业教师的管理制度等。信息化管理使得教师业务考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任或任用更加合理规范、公平公正和高效,促进教师不断进取,提高专业发展水平。信息技术介入教师制度建设,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催生了信息平台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制度,例如教师专业发展电子化档案信息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基于网络的教师发展学校PDS、校本研修机制和教师自主发展制度,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等等。

教师教育方面——有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

自我更新方面——教师专业化经历了由“教师群体专业化一教师个人被动专业化一教师个人主动专业发展”的过程。“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信息技术在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其作用不但没有减弱,在转变的过程中反而会进一步加强:第一,易用、好用、高效的反思工具帮助教师保持自我反思的常态化、可视化和系统化。第二,博客日记、电子作品集、教师成长电子档案袋忠实地记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帮助教师保持与自我专业发展的对话,明了自己专业发展的起点、目标和路径。第三,Web2.0新技术使得教师通过合作、对话与交流进行自我更新的通道和方式更加有效、更加多样化。

4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绩效

乔纳森把信息技术工具划分为认知工具与效能工具。其中,效能工具重在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文字处理系统、作图工具、数据处理工具、电子报表系统等。教师平时的大量重复性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效能工具来高效率地完成。其实,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工具都具有一定的效能作用,都可以在该工具擅长的方面提高教师的效率。而教师绩效的提高,一方面意味着教师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或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意味着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问用于专业发展。

5信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教育是一种信息型实践。因此,信息技术更有可能引发教育变革。从整个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几次大的教育变革均缘于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师角色、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发生了大转变。正在发生的第四次教育变革使广大教师增强了信息化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了信息化专业发展能力。

二 从应然走向实然:转变研究范式,提升研究质量

三 结语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和大势所趋。但是,研究者更应该明白,信息技术不能自发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仍然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应然与实然的转化者,是信息技术的“主人”。因此,研究者应该转变研究范式,切实加强案例研究、过程与机制研究、质性研究和设计研究,为广大教师寻求多样化的最佳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专业发展路径、理念、方法和模式,以及相关工具、经验技巧和信息资源。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