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时间:2025-01-13 21:40: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经典科学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有序的,无序属于事物的现象。科学认识的目的是透过纷乱的现象去挖掘和掌握事物本质的有序性和规律性。经典科学的方法论认为,现象的复杂表象可以从某些简单性理论出发加以解释,事物的多样性也可以从某些简单的元素出发加以理解。简单性理论由于满足了人类对于确定性和稳定性的需求和渴望,同时也由于其带来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从而成为近代以来解释世界的权利话语。尽管简单性理论为经典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成果,但它在解释经济、政治、文化等复杂人文社会科学系统时却常常陷入重重困境。这就容易导致两个极端:化简和割裂。这种以简化事物的复杂性以及孤立地看待事物间彼此联系为表征的简单性思维方式往往既不能描述现实世界的真实图景,也不能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如何突破简单性思维在面对复杂的研究对象时所造成的局限性,是科学研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复杂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层面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由人在化,其主体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作为主体的人,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思想、行为既受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也受自身认知水平和情感意志的影响,充满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多元化的主体由于实际需要、成长背景、兴趣特点等方面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使得他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的切入点、研究途径、表现方式、理论探索、实践运用的结果会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的异质性极大地增加了正确解读、表达和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性和困难度。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本层面看: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缺少统一的哲学文本,没有一部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圣经。这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表达、运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虽然在很多文本中有体现其哲学思想,但并没有一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文本。各种哲学思想因论述对象不同以☁及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色彩。当我们谈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更多的是从马克思、恩格斯某一文本中的某一思想出发,但部分不等同于整体,这并不能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思想。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百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中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使得人们对它的误读、错解甚至歪曲得以可能。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不同文本的哲学思想进行取舍,并对其作出不同的解释与重建,由此造就了所谓的人本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主义、实证主义等多样化的哲学理论形态,进一步加☿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理论提炼上的复杂性,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的理论素养水平及明辨是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走向复杂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维转向

复杂性理论的方法首先在于承认人类所处环境及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在复杂性理论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呈现出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以及历史进程的异质性、动态性、开放性、非确定性、非线性等复杂性表征,就不可能约化为简单性的线性思维去处理。

当我们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时,可以看到: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强调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思想ข的中国化,而是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中国化,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的各种主观因素、客观条件等复杂情况和重要作用考虑不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核心内容,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复杂性情况也缺少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看得过于简单、机械。这种以简单性理论为指导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对待异常复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以及中国国情,把极度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在带来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偏差和失误。

三、立足现实: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起点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时至今日仍在继续的理论和实践过程,它不仅涵盖了马克思主义者从时代主题、现实需要、中国国情出发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还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如何运用这一动态过程。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文本解读以获得其中的真谛,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社会现实、历史背景;另一方面,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运用离不开中国的基本国情,任何脱离中国社会现实的理论,都不可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最终将逃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

四、超越话语平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土路向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与前苏联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诊释几乎等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又将前苏联哲学的著作奉为经典,尤其是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表达与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为前苏联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试验田,陷入了话语平移的尴尬境地。这种过分夸大苏联模式与中国模式的同一性,忽略两者间的异质性,忽视甚至无视两者之间对立和张力的线性思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孤立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实际之上,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丧失了其解释张力和生命活力。

五、寻求动态生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真图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客体之间、主客体和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发生信息交流与碰撞,难免发生非对称的症结。另外,各种不确定性、随机现象或是偶然事件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意味着可能性要多于可实现性。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充满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生成性。

总而言之,复杂性理论不是要全盘否定简单性思维的作用,而是旨在引发我们更多地关注复杂性思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与诉求。借鉴复杂性理论的思维方式,认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用复杂性理论去解决复杂性的问题。方法上、视角上的这种变化会把我们的研究带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一个新的平台。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