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50年代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他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围绕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历史课题,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1.打☯破以往人们对商品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商品生产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不能狭隘地认为发♒展商品经济就是搞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要同它所处的经济制度相联系。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便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这样就在建国初期,我国的商品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并且明确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商品经济的理论。毛泽东指出,不要因为生产力水平低就不存在商品经济,也不要因为我国的商品生产不发达就认为没有必要进行商品生产、交换及其价值规律而不存在。实际上,这些事是存在的,并且是可以为我们所利用的工具。
二、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理论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论断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毛泽东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该矛盾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方法。使我们明确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可以自我完善和调节,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了条件。
2.如何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种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如何解决这两种矛盾是我们领导人当时情况下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两种矛盾,首先应分清敌我。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非对抗性的矛盾,而敌我矛盾则是对抗性的矛盾。此外,前者要用专政的办法解决,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由此可见,解决这两种矛盾的方法也不同。
3.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明确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并且指出了在各个领域处理矛盾的方式和方法各有不同。例如在政治领域,要实行“团结―批评―卐团结”的方针;在文化领域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处理民族关系上,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最后,毛泽东还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三、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历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毛泽东指出不能只重视工业而轻视农业,要始终坚持工农并举的思想,于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在坚持重工业是建设的重点的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更指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作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因此,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在之后的30年中,我国的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开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历程。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明显增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我国农业的巨大发展为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进而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
四、曲折的探索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
毛泽东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由于当时缺乏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在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也产生了一些错误。此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搞明白、弄清楚。例如,在生产关系问题上,错误地追求纯而又纯的生产关系。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穷过渡”的现象。此外,还有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问题以及1966年的《五七指示》。当时我们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加之我国并没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产生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在这20年的艰辛探索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和☑失败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我国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过去的这些失误在当时是失误,但在今天看来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的一生与探索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道路相伴,他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要继承其优秀理论,同时,我们还要更新思想、大胆创新发展这些优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