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冰心《关于男人》以人为本的存在哲学
摘 要:存在主义思想是一个庞然大物,包含了一系列曾经引起质疑、争议的问题,本文围绕存在主义者共有的立场展开分析,大体上说,《关于男人》体现萨特存在主义的三项基本原则,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介入”和以责任同在的自由选择,冰心的存在主义哲学同时关注“人”的“情绪体悟”,显示出“爱的哲学”理性光芒的一面。
关键词:冰心;《关于男人》;存在主义;以人为本;情绪体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存在主义是以“存在”为元概念的哲学思ณ想,20世纪后期兴起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从根本上说存在主义以人为本,倾力探讨人的境遇、人的作为、人的价值、人的意义问题。它的代表人物萨特宣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命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着力探讨冰心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这本《关于男人》的散文集体现的存在哲学,尤其是体现了萨特所表率的“人学化”存在主义思想,这就为冰心所倡导的“爱的哲学”做了思辨重心、理论向度以及价值选择、终极关怀上的定位。
一、《关于男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三原则
“形象大于思想”,文本表现并赞扬了这些“可敬可爱的男人”,冰心没有像对于女人那样集中地表述对于男人的发现,而是从那些令她“永志不忘”的小事逸事中去表现。萨特的思想主张中有三项基本原则,都指向了“人(个体的人)”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与人生之关系的思考。下面,文本就冰心先生在《关于男人》一书中对萨特存在主义三项基本原则的体现作全面分析。
《面人郎访问记》里的郎韶安同志对采访“置若웃罔闻”,热情介绍了他从小学艺的苦难经历,家道困难的他,从六岁开始读书,十一岁停学,到天津学石印的手艺,当学徒时时常被师傅大骂,印图套印出错,师傅通常一嘴巴打过来,十二三岁时实在受不住,夜里跳墙逃走,在白塔寺庙遇见后来的师傅,于是拜师学捏面团,过着游艺的生活,他带着家人到处飘流,有时候连饭也吃不上,店也住不着,被大兵打,被日本人拿……他却一句也不提在伦敦表演捏面人的技术时受人欢迎的光景,他技术精湛,作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人却谦虚认真,胸怀宽厚。面对未知的、不断变化的人生境遇,面人郎积极追寻、创造自己所认定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一个人的本质不是一个存在境遇中的一次自由选择就能判定的,就显现本质来说,人永远是处在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面人郎曾多次处于险境,在一次又一次的奔波流浪、贫困交加的境遇中渡过难关,他惶恐、愤怒,最终选择隐忍、宽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去挨过一段又一段的苦日子,显示出他最核心的精神本质。
二、《关于男人》关注“人”的“情绪体悟”
“情绪体悟”是存在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其地位可以与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平起平坐。存在主义者认为要在荒谬的世界和痛苦的人生中,显示出自身不与“荒谬”和“痛苦”等同的人生本质观、世界本质观,在发生意义上是一种“情绪体悟”,如海德格尔用“烦”来言说,萨特用“去蔽”来呈现。冰心主要是通过揭示“自在的存在”在价值和意义上的虚无,去引导、激发“自为的存在”(即“人”)正视此种虚无,从而奋发有为地去追寻、创造自身存在的价值,她以“真善美”三维价值观为导向,这显然是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导向。而她笔下的人物,“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他们关心人的“现在”、“当下”,他们的状态――“烦”。海德格尔说过,“在世(即‘人生’)本质上就是烦……寓于上手事物的存在(即人与‘事’的交道)可以被理会为烦忙,而与他人的在世内照面的共同此在一起的存在(即人与‘人’的交道)可以被理会为‘烦神’”[8]在作家中,冰心用笔最多的是老舍、巴金和叶圣陶,这三位作家与特定的人、事不可分离地绑在一起,他们苦闷、焦虑、无奈、忧郁、恐惧、孤独、自欺,情绪烦闷,对情绪的关注体现了冰心关注存在主义哲学的重心。
《怀念老舍先生》《他还在不停地写作》《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记述了三位先生高洁可敬的操守和品行。我们知道,早期的冰心,从写“问题小说”开始关注社会现实、揭露时代利弊,到从大自然、儿童的爱、母爱中去寻求拯救的良药,后期则作为社会活动家,为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作出巨大的贡献,她“爱的哲学”贯穿在其一生的创作宗旨和理念上,无疑是一股“敞亮”的光芒。在这里,我们可以将目光更多地转移到她灵魂的寄托上,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是“诗意地栖居”,冰心先生诗意地栖居在这些“光明”的人物身上。她说巴金先生是一位可爱可敬的作家,因为他待人真诚,他爱人类爱国家爱人民,对待感情和婚★姻严肃认真,一生追求人类和平与进步。他把巴金当小弟弟看,知道他在正在崩溃的、陈腐的封建大家庭里生活了十几年,于是他要甩掉这十几年可怕的梦魇,离开了这个封建家庭,拿起笔来对封建制度进行强烈控诉,巴金烦闷、迷惘,他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作,而是为了追寻和创造价值。“十年浩劫”中,他受到非人的人身侮辱和精神折磨,失去了爱妻萧珊,噩梦过后坚持写作《随想录》,他不停地写作,一息尚存就还在追求光明。叶圣陶在耄耋之年,仍为保护孩子们而大声呼吁教育改革,赶快解救在高考重压之下的中学生,“爱➳护后代就是爱护祖国的未来”,叶老几十年如一日地爱护孩子、爱护祖国未来的精神不是虚无的价值,他关注当下和此在,为未来描绘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老舍先生在解放前写了许多揭露、批评、抨击、谴责旧社会的作品,解放以后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到歌颂新中国、新中国的主人、歌颂党和毛主席的创作活动中,可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著名作家,竟在林彪和“四人帮”的摧残压迫之下,不行与世长辞。老舍先生有情绪,被无端“抛入”人生与世界,但依然为无限的自由的可能奉献一生。冰心先生在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上,生成了她的存在主义美学,她化“烦闷”为“大爱”,思辨地书写出“情绪体悟”的最佳状态,很好地诠释出以“人”为本的存在哲学。
注释:
[5][6]刘以鬯.《记赵清阁》,《刘以鬯文选》亦凡公益图书馆http://www.shuku.net:8080/mingjwx/lyichangwx/ly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