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摘 要:随着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一路走高,毕业生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为此,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政策、创新教育体制、加强就业指导、承担社会责任、转变择业观念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广泛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原因 政策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一路攀升,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高校毕业生就业倍受社会关注。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史无前例的699万人,被戏称为“最难就业年”。再加上往届已经毕业没有就业的人员,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一项涉及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个人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ฎ的就业问题,人社部长期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工作首位,认真落实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多方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大学生就业既有社会经济、教育体制问题,也有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因素。就业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性。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和思考解决大学生就业之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宏观环境整体不理想、教育体制机制滞后社会需求、用人单位盲目短期行为、大学生能力不强观念落后四个方面。
(一)社会宏观环境整体不理想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决定新增就业岗位的数量,虽然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会新增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但远远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新政策,一些地区还存在政策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状况,某些政策缺乏操作性很强的配套措施,后续的保障政策不到位,对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不能得到很好落实,毕业生到基层、到非国有企业以及地区间的流动还有政策性障碍问题,人事、户口等方面接转渠道不通畅,缩小了就业选择空间。就业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各类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制约机制,出现了很多的非法职业中介,并伴随着各类欺诈行为。在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上,包括有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地域歧视乃至身体歧视等条件限制,造成了大量人才浪费。
(二)教育体制机制滞后社会需求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脱离市场需求,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变化,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大学教育体制出现对市场屈从的倾向,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一些学校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多数学生应职后表现出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企业对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快于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速度,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指导质量不高、指导形式单一、培训时间短、层次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三)用人单位盲目短期行为
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单位实际需要出发,存在盲目短期行为,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的浪费。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只使用不培训,希望进一个,马上发挥作用,立即创造价值。招聘中要求有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差,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部分民营、私营企业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基本社会福利,起薪较低,升幅慢,并伴有苛刻的条件,出现了招聘难、就业难、留人难的现象,这些都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增加难度。
(四)大学生能力不强观念落后
由于近些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造成学校教学条件下降,导致教学质量有所下滑;同时大学招生数量大增,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期间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创业意识不浓,大学毕业生整웃体能力不强,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岗位需求。大学生自己对就业形势和政策不很了解,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就业心态高居不下、朝三暮四、眼高手低、挑三拣四,只想做“白领”,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主要表现在地域、薪酬、发展机会、职位、行业、专业对口要求等方面,致使“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之策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多措并举、齐心协力,共同破解这一难题。
(一)加快经济发展,拓宽就业渠道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要千方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就业容量,拉动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非公有制企业、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人才比较紧缺,就业岗位多,发展空间大,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农村、到基层工作,不局限于行政机关、央企名企、学校和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将大学生就业的重心转移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领域,民营企业或将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最大提供者,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增加就业岗位。力使就业增长逐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就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二)改善就业环境,落实就业政策
国家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制定更全面更宽松的就业优惠政策,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途径。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正常待遇,为大学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为边远山区、农村、小城镇的大学毕业生敞开就业方便之门。加强就业市场管理,规范招聘会秩序,实现就业信息无障碍连通。消除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培育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公平就业环境。 (三)创新教育体制,提升综合素质
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知识为载体,以创新为灵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应树立“前瞻性”理念,着眼于未来,培养综ห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科学调整学科布局,合理规划招生专业。按照“宽基础、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改革课程培养体系,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要保持适度规模,突出办学特色,打造品牌专业,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学生实践教学和实训平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跨校联合培养,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等方式,形成全方位优质教学资源体系,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四)加强就业指导、提供有效服务
国家应建立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加强对各类毕业生招聘会的规范管理,把更多招聘会设置在学校、企业,提高招聘会质量。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树立“全员参与就业”意识,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四年大学生活的始终。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形势政策、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就业指导中心主动参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为用人单位推荐人才,提供双向选择的场所及相关服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建立长期稳定而又不断发展的供需关系和就业基地。将学校每年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汇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反映给学校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以便学校在专业设置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五)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就业
用人单位是实现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载体,提供更多就业是用人单位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只有具备了社会责任感的用人单位,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社会责任表现为公平地给予劳动者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保证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权利、为劳动者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等。对用人单位而言,承担社会责任,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积极吸纳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营造健康向上的就业环境。要注重储备和培养人才,破除学历、性别、工作经验等人为障碍,要人尽其才,有效利用,杜绝人才资源的浪费。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搭建实习和就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
(六)转变择业理念,强化素质能力
高校毕业生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就业形势,转变择业理念,客观准确定位,调好就业心态,选好目标、放低姿态、求实务实、积极就业。做到先就业、再择业,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抓住机会,抢先就业、历练人生、增长才干。自觉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或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素质和能力是竞争力的基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丰富知识结构,拓展自身视野,增加社会阅历,增强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仍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广辟就业渠道,着力落实就业政策,高校积极创新教育体制,加强就业指导力度,用人单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吸纳就业,大学生转变就业理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2]俞艳红.浅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J].政策研究报告,2004-03-28.
[3]盛真.机遇与挑战―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
[4]刘宝昌.抓好四个环节促进毕业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