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障碍及对策探析(1)论文

时间:2025-01-13 06:41:5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民营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全国相比,甘肃省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规模普遍偏小,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针对这些题,从更新观念、拓展融资渠道、提高技术水平、营造投资环境等方面提出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1 甘肃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1.1 民营企业的经济规模现状 2000年以来,甘肃民营企业的总体数量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7097户,增加到2005年的38169户,2005年是2000年的2.23倍,年均增长17. 4%。2005年甘肃民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为478.1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上规模民营企业有270家,比2011年增加36家,同比增长15.4%;营业收入过5✡000万元的有90户,比2011年增加48户,同比增长114.3%。

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44户,比2011年增加15户,同比增长51.7% 。 1.2 民营企业的经济贡献现状 近年来,甘肃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成为社会增加固定资产、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手段,投资总量由2000年的4.6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2.54亿元,增加了11.4倍。

民营企业还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发挥低成本制造的比较优势,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累计进出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0%。 1.3 民营企业的就业规模现状 2005年,甘肃省城镇从业人员比2011年新增24.8万人,民营企业新增投资与雇工人数为5.71万人,而国有单位、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却减少了2.73万人。

甘肃省城镇新增从业人员中,民营企业所吸纳的人数占到了23%。民营企业就业人数的稳步增长,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良性互动,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1.4 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现状 从行业分布看,甘肃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商业服务业、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建筑业等12个行业中。其中建筑业企业数量连续四年居各行业之首,占全部企业的24.4%。

在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中,甘肃省民营企业仍处于空白。在经济效益的行业分布排名中,商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建筑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的营业收入位居前4位。

2 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障碍 2.1 自身存在的问题

(1)资金约束。资金不足已经是当前甘肃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5年全国民营企业注册资金为61331.12亿元,而甘肃省注册资金仅有478.13亿元,占全国注册资金的0.78%。甘肃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自有资金较少,信用度低,缺 ϡ乏担保,财务状况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

民营企业的主要发展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民间借贷和内部员工筹措等,致使企业融资数量少,成本高,纠纷多。

(2)结构约束。甘肃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资金技术要求较低的传统日用消费品生产服务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行业中。

据《2006甘肃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商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建筑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的营业收入位居全省民营企业行业经济效益前4位。这些产业结构层次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小,而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外向型及民营科技企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所占比重仍然较低。

(3)人才约束。甘肃省人才市场不完善,使得人才资源等软资源严重缺乏。

突出表现为:①管理人才缺乏。企业人治的成分大,法制和文治的比重小;②技术人才缺乏。

由于甘肃民营企业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很难吸引优秀的技术人才。2011年甘肃民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4%,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7%;由于人才因素的制约,甘肃省大多数民营企业存在缺乏管理经验、对市场不够了解、技术水平低、人员素质低等问题。

(4)技术约束。甘肃民营企业总体来讲企业规模小,技术层次低,生产工艺、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截止2005年,甘肃省经科技厅认定的科技型民营企业才有300多家,占甘肃民营企业的总量不到0.8%,仅有少数企业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奇正藏药、海默公司的计量仪表等。技术力量薄弱导致甘肃民营企业大多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初级产品加工比重大,潜在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5)企业家资源约束。企业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

甘肃民营企业家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据第六次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显示:甘肃民营企业家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3。3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40%,初中及以下的占16.67%,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

这必然导致企业家对市场环境的认知、洞察与适应能力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 2.2 外部面临的障碍

(1)政策实施不到位。尽管“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甘肃各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的实施并不到位,软环境滞后仍制ฉ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准入门槛仍然很高。在电力、交通、金融、卫生等将近三十个产业领域对民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限进”情况。

②审批环节多,准入条件苛刻。民营企业在投资、生产和经营诸方面,仍面临较多的前置审批。

③各种杂费政策不合理,税收尽管减少了,但杂费征收名目更多了。

(2)社会化服务平台不健全。社会化服务平台主要包括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中介服务等。

从甘肃民营企业经营环境看,政府服务还不到位,社会化服务薄弱,没有形成有效机制。民营企业专业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服务缺乏深度,被服务的企业还非常有限,没有形成有效的服务支撑网络,这些都直接影响着甘肃民营企业作用的发挥。

(3)思想观念滞后。甘肃省资源丰富,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产业优势,其原因在于社会对民营企业发展持肯定和支持态度虽然已成为主流,但仍然存在一些疑虑和偏见,思想不够解放。

在对待民营经济问题上,部分人对民营企业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存在一些疑虑和偏见。一些干部也对民营企业发展缺乏正确理解和认识,在战略上对发展民营企业重视和支持不够,缺乏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目标。

(4)中、东部民营企业的广泛渗透。改革开放以来,东、中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到优先发展,近年来,东、中部企业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金并逐渐向西转移,以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为例:截至目前,浙江企业占甘肃民营企业总量的48%,在甘肃的浙江籍人口约18万人,每年销售金额达700多亿元。

外来企业的广泛渗透会导致甘肃民营企业出现资金外流,企业周期短等问题。

(5)国际性企业的进入。入世后,甘肃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民营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面对国内发达地区的竞争对手,还要面对国际上更为强大的竞争对手。

在产业选择、资源使用、企业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使民营企业发展的起点更高。甘肃民营企业起步较慢、实力较小,难以与国外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跨国公司抗衡。

3 提高甘肃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促进甘肃民营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采取以下策略: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扫清认识障碍。在全省努力营造一个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对民营企业的认识,认识到发展民营企业,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需要;是增强甘肃经济实力的需要;是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

从现实情况出发,对民营企业实行“不看性质看贡献”“不看成分看发展” 的政策,通过各种表彰活动树立民营企业的正面形象,使其在“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发展上有保障”。

(2)建立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融资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和方式。

①搭建政府、商会、银行、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银企合作;②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加大民营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融资的力度,实现企业低成本资本扩张和发展;③建立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建立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全面提升民营企业信用度;四是加快担保体系的建设,构造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信贷担保服务体系,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

(3)促进民企进行技术创新。长期以来,甘肃大多数民营企业只热衷于在原有技术水平上通过增加资金和劳动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张,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应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

①建立民营企业科技开发基金,通过采用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支持科技型民营企业技术创新。②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按照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创办、领办民营科技企业。

③鼓励民营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技术改造,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4)发挥对民营企业的引导作用。①应把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发展民营企业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②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教育民营企业经营者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

③实施“大品牌”战略,积极鼓励民营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④加强同民营企业知名人士的联系,在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适当增强民营企业代表人士。

(5)营造民营企业发展的宽松环境。环境对于甘肃民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甘肃民营企业的发展。

①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明晰办事程序,切实提高办事效率。

②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不以任何借口和名目对民营企业乱罚款、乱摊派。

③切实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在税收、信贷、土地使用、政府采购等方面与其他类型企业享受平等待遇,努力营造出最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④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根据实际需要,扶持建立民营企业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孟复等.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黄孟复等.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徐铜柱.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困扰与对策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6,

. [4]王周火,肖成池.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特区经济,2006,

.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