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创新

时间:2024-12-26 13:18: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近年来,随着农业政策红利的有效落实及金融支持三农的力度不断加大,甘肃农村金融服务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相较于国内、省内及三农内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整体落后,掣肘了农业发展进程。本文旨在从寻找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平衡着手,依托亚行贷款甘肃特色农业及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准备情况,提出既符合甘肃农村地区特征,又切实可行的金融创新模式及政策建议。

一、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现状

为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现状,2014年7月,笔者选取6个国定贫困县风和政县、积石山县、山空恫区、临挑县、榆中县、镇原县)12个乡镇24个村随机抽取的215户农户、20个农业企业和4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和访谈等形式进行金融需求调研。

1.涉农贷款来源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为主,本上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渐增。被调查农户中66户有贷款经历,占被调查农户的30.70%贷款来源如表1所示,农户大部分从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借款,占比为86.37%,可见传统农村金融组织仍是农户贷款的主要提供者。

2.涉农信贷需求增加贷款难制约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及国家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的加深,农村经济及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巨大变化,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其中信贷需求尤为明显。调查显示,样本农户中141户有扩大现有种养殖规模的计划,118户因缺乏资金受阻,其他制约因素包括技术不足,缺少劳动力、耕地、水,缺乏市场连接等。调查中我们问农户这样的问题,:若能够更容易获得贷款,是否愿意投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06户农户表示有意愿,占95.8%。被调查的61家企业和合作社均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其中40家因缺乏资金难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改进技术、购买新设备、引进优良品种及建立品牌和开发市场等,占65.6%;其余21家缺乏流动资金占34.4%。

3.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多元化需求增加。调查显示,样本县的农村金融需求己不仅仅局限于融资需求,87.8%的农户,86.2%的企业和91.7%的合作社希望增加农业保险服务,以减少自然灾害及其他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损失,而有部分企业还期待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对接。此外,农村金融需求者还渴望得到更多的金融知识及服务培训,65.12%的农户期望获得农村金融产品、银行业务、服务及借款人义务等方面的培训,企业和合作社则更希望金融机构能发挥一定的信息载体作用,引导减少自目生产,并缓解与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二、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垄断格局和农村资金外流并存

在甘肃省贫困地区,逐渐形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为辅,政策性银行为补充,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机构为新兴力量的农村金融体系。尽管在结构上较为完备,但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效率低、资金大量外流等顽疾依旧突出。

金融供需不平衡、涉农贷款普遍难

随着地方商业银行在县域的发展,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兴起,以及中央☒和地方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出台与落实,甘肃三农信贷不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整体不足与局部过剩并存、总体需求旺盛与局部需求不足并存,超前供给与滞后需求、超前需求与滞后供给等矛盾依旧突出。

扶贫贷款有局限、小额信贷欠发展

扶贫信贷资金最早设立于1986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惠农的重要手段,在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一定时期后,扶贫贴息贷款呈现出效率低、绩效不佳、不可持续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包括扶贫贷款政策性金融的目标与商业银行的目标相互冲突,到户扶贫贷款的资金成本和交易成本高,贴息不足以弥补发放扶贫贷款的损失,地方政府行政干预大,低利率❦扶贫贷款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政府担保不足或难以到位等。

三、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究及政策建议

针对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试图依托正在准备的亚行项目,破解农村金融难题,探寻农村金融服务三农及发展可持续农村金融的有效途径。

培育有盈利能力的农牧业经营主体,增强其市场连接能力 农村ภ经济发展缓慢是造成农村金融服务不断萎缩的经济根源。如果农村地区没有连接市场的有效途径,再多的农村信贷本身的可用性也没多大意义。因此,首要的是通过一定的政府行政干预,引导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及进入市场的能力。

通过金融中介贷款模式,支持本上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下移

无论是农户,农业企业还是合作社,资金短缺都是制约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满足涉农信贷需求成为解决的问题。现有♚的金融理论和实践表明,一个有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将资金留在农村、用于农业、惠及农民;农村金融机构只有在财政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运作,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持久地为三农服务。基于此,项目将采用金融中介贷款模式,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下,政府将主权贷款转贷给合格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参与方共同实施项目,负责资金投放和回收,并承担与信贷相关的各项风险。

利用利差收入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示范新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

农业是弱质产业,极易受到特殊的生产条件变化、不稳定的自然条件及市场波动之影响,这在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保险缺位的甘肃省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亚行项目下,政府转贷主权贷款将产生利差收入,政府将以此建立金融补偿基金,用于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补偿功能。笔者建议的用途包括,一是能力建设。为农牧业经营主体、农村金融从业者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援助,增强ธ金融服务供需双方之间信息流通;相关政府部门和防疫部门共同合作,寻找分散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专项课题研究和创新。

总而言之,政府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作用,从多方面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以及高风险、高成本等制约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只有政府和市场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构建一个能将资金留在农村、用于农业、惠及农民的有效率的、多元化的、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