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联动理论的长三角海洋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长三角地区的海洋产业在全国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但长三角地区在发展海洋产业过程中,各自为政,无序发展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形成协调发展,没有形成联动效应。文章在对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可行性的基础上,对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等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的五种支柱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联动理论;海洋产业;长三角
一、♀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海洋产业空间单元,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区域,目前在三个海洋产业单元中,长三角处于第二位,海洋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一直备受学者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而且海洋经济也被列入到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由此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内很多学者对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进行了广泛研究,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国内学者大多以上海、江苏、浙江单个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对行政区间的产业关联关注度不够,很少对长三角整体海洋产业进行研究。但从2011年开始,关于长三角海洋经济方面的研究开始增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向云波的“关于长三角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张效莉的“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向云波的“长三角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及其一体化研究”、寿建敏的“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潜力探析”等等。这些文章主要是研究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问题,而本文主要是从产业联动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如何发展海洋产业,强调的是海洋产业的联动发展,以实现长三角区域内产业升级,实现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整个区域内的核心竞争力。
二、 产业联动理论概述
1. 产业联动的内涵。吕涛(2007)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和表现形式,总结产业联动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互利为目的,依靠企业具体行为实现,并受外部政策环境影响四条特征。海洋产业联动也是如此,并且海洋产业联动不仅是互利关系,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表现为企业间的竞合关系。此外海洋产业对资源禀赋方面的要求更高,因此其产业联动的模式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在联动模式问题的分析中,会具体阐述。具体来说,产业联动是指以产业联系为基础,以互利双赢为目的,在市场机制和外部政策环境的双重指导下,产业间形成的良性互动的关系网络。
2. 产业联动的基本类型。产业联动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是产业间生产要素相互流动,进而形成统一的要素市场,这比较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二是企业基于垂直的产业链关系、共同的战略目标等合作发展,这比较符合产业经济理论;三是各政府制定统一的产业规划和政策,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产业联动分为区域内联动和区域间联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内的产业联动。
三、 长三角地区实现海洋产业联动的可行性分析
1.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整体发展现状。就海洋资源而言,长三角地区在滩涂、浅海、港址等海洋资源具有相对优势。由蒋白粪,梁海棠,季子修分析可得,江苏在滩涂、浅海资源较国内其他沿海省市有比较优势;浙江在岸线、浅海、滨海旅游资源较国内其他沿海省市有比较优势;上海依靠区位、科技和人才等优势在海洋产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就海洋产业而言,长三角地区在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四大产业具有相对优势。这四大产业在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总产值的80%左右。但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看,海ณ洋渔业、海洋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占海洋主产业的比重呈现逐渐下降,而滨海旅游业、海洋风能等新兴产业的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在海洋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如下的产业格局:江苏省以海洋能源、海洋化工、船舶,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为主产业。浙江省以海洋风力发电、船舶修造为主产业。上海的海洋产业主要集中在海洋运输、船舶制造、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等,其中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约占全国相应产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2.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条件评价分析。曾刚(2011)指出,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关联度、交通设施的便利度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相似度均与区域内产业联动正相关。对海洋产业来说,区域内海洋资源禀赋差异程度,也是影响海洋产业联动的主要因素。下文从这几个影响因素分析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的可行性。
(1)长三角地区海洋资源禀赋分析。从海洋资源禀赋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各沿海城市的资源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和相似性。如江苏的连云港区位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和旅游城市。南通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我国的四大渔场之一。上海和杭州的海洋自然资源有限,但拥有海洋科技人才优势,而且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宁波拥有众多优良港湾。舟山渔业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海洋资源的相似性和互补性要求区域间必须进行联动,避免同质资源引发的无序竞争,协调发展,发挥整体优势。
(2)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梯度分析。从海洋产业构成角度分析,长三角内部海洋产业的产业梯度明显。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以及海洋船舶工业第二产业多集中在沪、浙两地。海洋渔业、海洋化工、海水利用等第一、第二产业多集中在江、浙两地,其中第二产业的海洋盐业、海滨砂矿、海洋油气产业分别集中江、浙、沪。长三角区域内产业梯度的分布状况,为区域内海洋产业转移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
(3)长三角地区交通设施状况分析。从交通设施状况分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交通最发达、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有长三角地区“三小时都市圈”之称。长三角内部便利的交通设施,有利于加快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吸引外部投资和联系区内伙伴,促进产业联动。
(4)长三角地区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从社会文化环境分析,长三角地区汇集众多涉海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人才济济。如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长三角地区在海洋产业众多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领先全国。另外,长三角地区文化传统相似性很高,各种新理念、新思想跨区域交流频繁,合作创新氛围浓厚,有利于促进海洋产业交流合作,加快产业关联网络形成。 四、 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模式分析
长三角地区在海洋产业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产业规模大、附加值高,能显著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按照这些标准,长三角地区应该选择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船舶制造和滨海旅游业等五个产业。这些海洋产业占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总产值80%以上,既包括传统产业,又包括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不仅有利于长三角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也利于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下面分别以这五个产业为例分析长三角地区如何进行产业联动。
1. 长三角地区海洋渔业联动模式分析。本文研究的海洋渔业是包括捞业、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等四种活动的狭义的渔业,属于传统的海洋第一产业。目前长三角地区海洋渔业还是以粗放经营为主,产品整体附加值比较低,集中度比较低,大规模企业几乎没有。另外,长三角地区相关海洋渔业企业没有差异化经营,同质性突出。根据海洋渔业的产业特点及长三角地区海洋渔业的现状,应强化海洋渔业的深加工比例,提高相应的科技含量,延长其价值链,推动其向高价值链转移,采取价值链联动模式实现产业联动,提升渔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价值。具体来说:
(1)通过区域内的兼并重组等措施,构建大型的渔业企业。上海的渔业企业相对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和江浙渔业企业的联动,可以弥补上海资源匮乏,江浙企业资金技术匮乏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提升长三角地区海洋渔业的整体竞争力。
(2)根据长三角两省一市各自的海洋渔业的产业基础,进行差异化经营。上海由于城市化水平高,海域面积小,但资金、技术强的特点,可以以远洋捕捞和渔业深加工为主。江苏具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和良好的海水养殖条件,因此江苏可以考虑重点发展海水养殖和做大水产品粗加工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浙江的海洋渔业是长三角地区产值最高的地区,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产量居长三角首位,因此浙江可以大力发展综合渔业,并提高远洋捕捞的比例。
2. 长三角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联动模式分析。长三角地区的港口群在我国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港口分布最为密集、吞吐量最大,但各港口没有形成差异化,集装箱价格竞争激烈,不能充分发挥出整体竞争优势。根据长三角地区海洋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及现状,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各港口的比较优势,建立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合有序、整体协同的长三角港口体系,通过整合长三角区域内的港口,优化资源,实现产业联动,提高整体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说:
(1)调整长三角地区各港口的发展定位,建立以上海港为航运中心,宁波北仑港为副中心,负责中转运输,其他长江内河港口为航运中心的内支线港和喂给港的港口体系,充分发挥各港口的区位优势,错位发展。把上海港打造成国际级的枢纽港,利用上海港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港口快速发展,各港口有序运营。
(2)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各地区交流合作,信息共享,统一规划,促进协调发展。此外,以洋山港和北仑港为切入点,重点发展上海浦东、南汇和宁波的海洋服务业,提高长三角综合竞争优势。
3. 长三角地区海洋生物医药联动模式分析。海洋生物医药业科技含量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因此长三角地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应当加强资金、人才等资源整合,获取产业规模效应,提供良好的服务创新、保护创新的环境,采取基于创新的联动模式实现产业联动,促进整体产业快速发展。具体来说:
(1)依托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浙江医药济开发区、苏州高新区等各医药产业园区,以及连云港市医药行业发达地区的基础,整合海洋生物医药方面的各种资源,筹建海洋生物医药实验室和资源共享中心,加强海洋生物医药开发研究合作,加强科技自主创新。
(2)建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生产开发企业、科研机构等知识密集基地,产学研紧密结合,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竞争力。
4. 长三角地区船舶制造业产业联动模式分析。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造船基地,相关总产值、修船完工量、从业人员等多项指标处于全国首位,全国排名前十的造船企业,一半以上在长三角地区。从国际上看,长三角地区的船舶工业在技术和附加值方面还相对落后,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偏低,存在无序竞争,船舶工业的配套能力也比较弱。根据长三角地区海洋船舶产业的特点和现状,造船企业及配套企业、相关研发创新机构应密切联系,采取集群模式实现产业联动,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区域产业竞争力。具体如下:
(1)坚持技术引进和科技创新相结合,改善产品结构。依托长三角地区强大的船舶科研力量,加强产学研相结合,重点发展高技术和高附加值船舶以及提高船舶配套设施科技含量。
(2)加强长三角地区船舶企业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避免无序竞争。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和外高桥船厂应该主要是高端船舶制造为主,如大型集装箱船;浙江扬帆船厂、浙江船厂、杭州东风船厂重点发展渔船、液化石油气船;江苏金陵船厂重点发展化学品船。
5. 长三角地区滨海旅游产业联动模式分析。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上海的崇明、浦东、奉贤,浙江的杭州、宁波、舟山以及江苏的连云港为依托的长三角滨海旅游度假带。长三角地区的滨海旅游业可以采取区域旅游整合模式,实现各区域旅游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提升滨海旅游业的竞争力,拉动经济增长。具体如下:
(1)注重滨海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与特色化相结合,开发具有江南特色的滨海旅游产品。如海岛旅游产品(以浙江为主)、湿地生态旅游产品(以江苏、上海为主)及海洋文化旅游产品等。
♚ (2)开发高端滨海旅游产品。依托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发展邮轮产业,逐渐聚集包括国际客运、游艇的高端涉海旅游服务产业。
五、 政策建议
上文针对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中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联动发展模式,这些模式能否成功,很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长三角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制度建设。为了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联动发展顺利进行,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并执行以下相关政策措施:
1. 建立长三角地区海洋产业政策平台。目前长三角地区没有海洋产业相关平台,海洋资源不能实现跨区域有效配置。应建立包括信息收集与交流平台、海域使用权流转平台和海洋产业发展的跨区域综合调控平台等相关平台。
2. 建立长三角两省一市海洋知识产权合作与协调平台。通过筹建长三角知识产权管理中心,形ฏ成跨省市的司法和联合执法的海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实现海洋知识产权有效保护,大力推动长三角海洋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3. 建立统一的政府协调管理机制。目前长三角地区各地方政府在海洋产业协调发展力度仍不足,应从立法层次强制规范,指导地方政府构建多方合作机制,促进协调发展。
4. 建立跨区域的海洋人才流动政策。目前,长三角地区存在着海洋科技人才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差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长三角需要构建基一个跨区域海洋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实现整个长三角地区海洋科技人才合理流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任祥,葛雪.长三角海洋服务业协调与联动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2012,(1):314-318.
[2] 向云波.长江三角洲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创业,2011,(7):1-2.
[3] 张效莉,等.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海洋经济,2012,(6):43-48.
[4] 向云波.长三角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及其一体化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2):1363-1367.
[5] 寿建敏.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潜力探析[J].生态经济,2011,(4):66-69.
[6] 吕涛,等.产业联动的内涵理论依据及表现形式[J].工业技术经济,2007,(5):2-4.
[7] 刘钊.基于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2009,(1):74-77.
[8] 曾刚,等.长三角区域产业联动理论与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1,(2):18-25.
[9] 蒋白粪,梁海棠,季子修.江苏海洋开发的资源环境条件评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7,6(2):132-136.
[10] 毕田田,等.长三角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协调对策发展研究[J].对外经贸,2012,(2):88-89.
[11] 向云波.区域海洋经济整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12] 赵迎欢.“技术联动”需要诚实守信[J].科技管理研究,2007,(3):35-37.
[13] 都晓岩,卢宁.论提高我国渔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一一种产业链视角下的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0-14.
[14] 叶森.区域产业联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15] 贝竹园,等.发挥优势优化上海海洋产业结构思路探讨[J].海洋经济,2012,(12):41-45.
[16] 涂人猛.区域旅游理论[J].社会科学家,1994,7(5):83-88.
[17] 林兰,等.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1):6-1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2CGL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