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思潮中的寻根意识

时间:2024-12-26 13:58:2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说到寻根,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80年代的寻根文学思潮,但对于包涵其中的寻根意识,80年代的寻根思潮倡导的“寻根”明显有别于20世纪其他时代寻根现象的“寻根”意义,同时寻根文学思潮内部成员对于“寻根”的主张又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将通过比较的方法,借助于20世纪其他时代寻根现象中的“寻根”✯意义和寻根思潮代表作家对“寻根”的不同理解来更好地把握80年代寻根文学思潮中的寻根意识。

关键词: 寻根思潮 寻根意识 比较

在中国文学中,一提起寻根,我们的脑海里呈现出的便是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目前学界研究的大部分注意力也在这里,且已经出现了很多成果。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把“寻根”作为一种人类基本意识来理解,而只是作为八十年代独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来研究。

寻根在文学上形成一股有影响力的思潮则是在80年代初。对于它的兴起必然有一定背景,然而很多评论家对这股思潮的认识却是不确定甚至是模糊的,这和寻根文学思潮本身界定和主张的模糊不清有关。正如南帆所言:“寻根文学似乎是一夜之间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寻根文学之称已经不胫而走,一批又一批作家迅速扣上寻根的桂冠,应征入伍似地趋赴于新的旗号之下,寻根文学很快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同时又松散无际的运动,一系列旨趣各异的作品与主题不同的论辩从核心蔓延出来,形成了这场运动的一个又一个分支。”①大致经历了一个先有文学实践,接着理论推动,然后又有文学实践的过程。这其中对于“寻根”的倡导,寻根文学作家们有着不同的认识,形成了这样的现象:80年代的寻根思潮倡导的“寻根”有别于20世纪其他时代寻根现象的“寻根”意义,同时寻根文学思潮内部成员对于“寻根”的主张又有很大的差别。

寻根意识在80年代的寻根文学思潮中呈现很强的存在感,并深深影响着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它从整体上有着区别于20世纪其他时代的寻根含义,显示出不同的姿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主体性建构

中国经历了文革的“文化断裂带”,本身给国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危机,既失掉自我文化“本根”,也没有其他有力精神资源来替代,使中国几乎成为“文化荒原”。随后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潮”一下子就涌进来,让人目不暇接,眼光缭乱。中国以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拥抱着世界,一时间西化倾向又高涨起来。

经历了“文革”的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在“文革”之后所面临的是双重焦虑,一是西方文化的挤压、挑战和再启蒙的压力,二是因“文革”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所形成的文化荒原性,使作家们表现出对自我身份的定位焦虑。拉美文学的刺激使他们意识到建构文学民族特性的重要,也意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口号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它尝试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重构,来重新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位置,并形成了某种或可称为文化民族主义的新的表述形态。”②

二、个人主体性建构

就八十年代的寻根文学代表作家来说,基本上是韩少功,李杭育,阿城,王安忆,贾平凹,郑义,郑万隆等人,我们可以看到,八十年代寻根作家的主体是知青作家,如果以写作主体来命名的话,寻根文学也可以被命名为知青文学,这种说法当时就存在,虽然至今被“寻根文学”的风头所遮掩,但是也仍然有存在的合理性,并且让我们得以窥见其中的奥秘。八十年代寻根文学作为流派崛起自有其历史背景,首先是“文革”所造成的文化空白地ฎ带,使创作主体有一种严重的文化危机感,这一批作家在本应该读书学习的大好年华却上山下乡,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是很薄弱的,阿城所说的自五四以来形成的“文化断裂带”与其说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的现实,不如说是作为知青代言人的阿城们经历了“文革”之后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断裂所造成的文化失根使他们在现实中尤其回城之后遭遇了最为严重的精神漂泊和个体价值迷失的焦灼,他们感到了一种时代的愚弄和命运的玩笑所带来的荒谬和无助之感,在知识者被改造的年代他们没有机会学习,而当“文革”结束后国家需要大量知识分子贡献力量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作为无知者已经被抛在了生活的边缘,当他们离开农村返回城市,却发现城市已经不是他们的家,他们成为城市的流浪者和弃儿,感到惶惑无助,就亟需在现实中获得一种价值确认。在理想主义高扬的八十年代,写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而对于知青作家来说,知青记忆是他们最为重要的文学写作资源:“85年提出‘寻根’,参与的作家大多有下乡知青或回乡知青的背景。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不论是厌恶乡村还是怀念乡村,都有一肚子翻肠倒胃和泥带水的本土记忆,需要一个喷发的载体。‘寻根’就是这样的载体。”③“文学”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写作成为知青们最为有力的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渠道,从而成为改变他们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一篇文章成名的例子不在少数,但是当时文学的话语权是掌握在上一代作家手上的,面对这样的局面,这批知青作家开始了他们的努力。也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寻根”取得了合法性,逐渐扩大为八十年代中期的主流叙事,彼时杭州会议的发动者和参加者们,一定会感到欣慰,他们取得话语权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正如学者所指出,“一种有别于伤痕文学的‘文化体制’,已经开始在为成批的寻根文学经典运作和工作。可以说,这是80年代文学史的小小的秘密之一。”④寻根作家通过这样的“寻根”来建立自己个体的主体性,“寻根”意识就自然地带有别样的意味。

即使在寻根文学思潮内部倡导者中寻根也呈现着不同的意味,不同的寻根作家对于寻根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正如韩少功所言“‘寻根’的准确含义我也讲不清楚,我只是寻求我们民族的思维优势和审美优势。”⑤“这大概不是出于一种廉价的恋旧情绪和地方观念,不是对方言歇后语之类浅薄地爱好;而是一种对于民族的重新认识、一种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苏醒,一种追求和把握人世无限感和永恒感的对象化表现。”⑥张木荣在《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一文中把韩少功的寻根理念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寻根’,就是寻文学的根,寻文学客体的根,而文学客体的根在脚下的国土里,更在炽热翻腾的大地深层。”“‘寻根’,就是寻作家的根,寻创作主体的根,就是力图寻找一种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建树一种东方的新人格、新心态、新精神、新思维和审美的体系。”“‘寻根’,就是寻文化的根,寻作家最感兴趣的文化之根,对它进行研究、开掘和借鉴,既能提供创作的灵感、素材,又能从事创作主体的文化建设。”⑦郑万隆在《我的根》中指出“如此感慨,皆因为我想开辟一片生土,又根植于我的那片赫赫山林。”⑧他在这时期的作品是为了极力开凿脚下的岩层。不仅在寻根思潮创作初期就开始呈现出寻根作家的这种差异,甚至对于在整个创作阶段的成果,陈思和在《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中就将寻根思潮的作品从文化寻根意识上大致分为了三个方面:第一是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第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第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虽然他有指明这三个方面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是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某种程度上也承认了寻根思潮创作中寻根意义的差异性。 寻根意识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潜在意识一直存在,从古至今,从文学角度而言,一直在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所体现。20世纪80年代寻根意识得到了强化,形成了一股文学创作思潮,并成就了一批知青作家。虽然80年代的寻根思潮倡导的“寻根”明显有别于20世纪其他时代寻根现象的“寻根”意义,同时寻根文学思潮内部成员对于“寻根”的主张又有很大的差别。但相信只要我们还处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语境中,还在继续思考民族命运和人类终极发展目标的问题,寻根就远未结束,未来文学的优秀之作仍会将寻☿根继续。

注释:

①南帆.札记:关于寻根文学.小说评论,1991(3).

②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④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⑥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4).

⑦张木荣.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当代文坛,2000(4).

⑧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5).

参考文献:

[1]陈思和.当代文学中的文化寻根意识.文学评论,1986(6).

[2]李陀.创作通讯.人民文学,1984(3).

[3]南帆.札记:关于寻根文学.小说评论,1991(3).

[4]韩少功,李建立.文学史中的“寻根”.南方文坛,2007(4).

[5]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4).

[9]张木荣.再论韩少功的寻根理念.当代文坛,2000(4).

[10]郑万隆.我的根.上海文学,1985(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