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物流标准化研究
摘 要 经济 的全球化必然带动物流的全球化,要想使得物流在全球范围内节省、高效、顺畅, 发展 国际物流标准化就势在必行。在 分析 国际物流标准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发达国家国际物流标准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具体发展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国际物流标准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全球化大生产、大流通、大贸易、大循环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与世界经济接轨、与国际惯例同步是物流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此,各国物流的标准无疑需要与国际一致,不能违背国际统一标准。如果一意孤行,最终将作茧自缚。此外,物流标准化是一种超前性的工作,在各国物流发展初期就把标准化工作抓好,防患于未然,对各国物流业以及世界物流业的长远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 意义。
1 国际物流标准化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国际物流标准化是 企业 进入国际市场,促进全球贸易的保障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对外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所有的国际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所以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本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衔接,在本国物流管理发展初期就力求使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一致。若不如此,不但会加大国际交往的技术难度,更重要的是在本来就很高的关税及运费基础上又会增加因标准化不统一所造成的效益损失,使外贸成本增加。同时,在运输、包装、装卸、仓储、信息,甚至资金结算等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际物유流标准统一化,能够打破各国或地区标准不统一的技术贸易壁垒,从而加速国际贸易的物流过程。
1.2 国际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物流标准化可以为多式联运以及物流在生产、仓储、销售、消费等环节间的流动提供最有效的衔接方式和手段,可以使企业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物流效益,如运输、装卸搬运的时间节约,中间环节的压缩以及所带来的货差货损的减少,仓储货物周转加快、库存降♫低、仓储时间缩短所带来的资金占用减少等。
1.3 国际物流标准化是促进世界整体物流管理 现代 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由于经济的不同步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 影响 ,世界各国物流发展的水平并不一致。对于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较早开始进行物流 理论 和实践的探索,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而在此时推行国际物流标准化,不仅有利于世界各国贸易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新的物流技术、物流理念、物流管理 方法 等在世界各国、各行业的同步推广,同时能够快速推进世界各国整体物流管理现代化的水平提高。
2 国际物流标准化的现状
随着贸易的国际化,标准也日趋国际化。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经成为WTO对各成员国的要求。物流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提高物流效率。与物流密切相关的有两大标准化体系是ISO和EAN.UCC。
2.1 ISO2.2 EAN.UCC
EAN就是管理除北美以外的对货物、运输、服务和位置进行唯一有效编码并推动其 应用 的国际组织,是国际上从事物流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国际组织,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是北美地区与EAN对应的组织。近两年来,两个组织加强合作,达成了EAN.UCC联盟,以共同管理和推广EAN.UCC系统,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物流信息标准化。
2.3 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 发展 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 电子 商务、电子数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已经成为先进国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手段。在国际集装箱和ED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各国开始进一步在物流的交易条件、技术装备规格,特别是单证、 法律 环境、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国际的统一标准,使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融为一体。 日本是对物流标准化比较重视的国家之一,标准化的速度也很快。日本在标准体系 研究 中注重与美国和欧洲进行合作,将重点放在标准的国际通用性上。 目前 已经提出日本工业标准(JIS)关于物流方面的若干草案,它们包括物流模数体系、集装的基本尺寸、物流用语、物流设施的设备基准、输送用包装的系列尺寸(包装模数)、包装用语、大型集装箱、塑料制通用箱、平托盘、卡车车厢内壁尺寸等。在日本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400余条,其中运输24条、包装29条、流通4条、仓储38条、配送20条、信息302条。
3 推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对策
世界各国物流标准化步伐不一或者物流标准不统一,都将严重 影响 全球物流业的发展。尤其是在 经济 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营销等都成为 企业 战略发展的必要目标,为了建立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实现各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顺利接轨,增强本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ღ必须把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来,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国际物流标准化工作,从根本上在国际范围内解决物流标准化的 问题 ,推动世界物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
3.1 政府部门高度视物流标准化研究、制定和推广工作
一方面要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企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和组织,及时研究和制定物流相关标准,尽快形成一套能够引导和规范国内物流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广与 应用 国家颁布的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强《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物流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增强企业执行、贯彻物流标准的自觉性。
3.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由于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切断了物流系统的横向联系,不利于高效率的多式联运体系的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协同工作,不利于物流标准化建设,所以必须加大流通体制改革。
(1)成立大 交通 综合协调机构。目前我国陆路、水路、航空、邮政归属不同部门管理,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应当成立大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打破运输部门的横向割据和部门利益,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调整基础设施,整合运输资源。
(2)加快推进陆路、水路、航空、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要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竞争格局,提高其市场竞争意识。
(3)推进仓储管理体制改革,要弱化仓储部门管理,打破条块分割,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3.3 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物流标准化的核心任务是为不同企业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也就是借助 计算 机 网络 和通信等先进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物流环节,以及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等进行统一的协调控制,实现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将原属于不同行业部门、不同产业领域的,运作体系相对独立的节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要加强国际互联网的有效利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及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包括商品信息在内的物流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化、条码化和信息采集自动化。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全面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速度。
3.4 制定物流基础设施标准规范
要形成整个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必须在ฆ物流系统的各主要环节包括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中寻找一个基点,由于集装形式是未来物流的主导形式,所以集装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连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基于物流基础模数的物流设施的标准化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基础,物流设施标准化的基础是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衔接、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就有了依据。
3.5 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应与国际接轨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国际上公认和通用的物流标准。我国在促进和推动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这既能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步伐,也不失为与国际物流标准保持协调一致的有效手段。
参考 文献
1 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 中国 物资出版社,2005
2 靳伟.最新物流讲座[M].北京:中国物资版社,2003
3 汝宜红.物流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 熊明华.我国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制定与构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