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研究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增长点。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具有丰富的工业和文化资源,但文创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文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质,总结了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政府、产业角度提出ธ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oint of growth for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ing modes and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an old☮ industrial base, Shenyang doesn't have a core competitive power for cultral creative industry, although owing abundant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he paper analyzed the essence of the industry, st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n Shenyang area,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关键词: 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
Key wor❧ds: Shenyang;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development prospect
0 引言
2013年7月中共沈阳市委通过的《沈阳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沈阳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产业实力,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融合发展。本文将就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研究。
1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统一明确定义,《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的定义“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范围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旅游休闲娱乐等9大门类。文化创意产业源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并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社会服务[1]。
2 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2.2 产业集聚效应渐现 沈阳目前已形成多个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根据“东西南北”空间布局而形成的4个文化产业基地通过集聚形成了产业链[2]:东部的棋盘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南部的浑南动漫产业基地,西部的胡台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以及北部的沈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对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日益增强。
2.3 不足之处 尽管沈阳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整体上“创意”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环境、结构和政策等问题。
首先,社会氛围营造不足。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化意识淡薄,其管理体制很大程度上还在沿袭事业化管理模式,限制了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未能有效构建完善的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3]。
其次,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薄弱。目前的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产品为数不多,产业竞争力不强。文化产业整体产值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文化产业而非创意产业占据主导,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最后,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政府的财政支持不足,手段相对单一,税收扶持力度小。鼓励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体系不完善,社会资本投入的限制条件太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上市的融资门槛较高,产业投融资市场的构建远为不足。
3 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首要推动力就是创新,所以创新型专业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应从源头入手,加强培养和引进,为人才的产生和成长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广阔的施展空间,调动人才的创新激情。
首先,可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从招生、就业等多层面政策鼓励区内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开辟、建设实习基地,与文化创意企业共同培养产业亟需人才,可采用高等教育、民间培训、特殊项目等方式灵活培养。高校及职业院校应构建素质拓展、能力提升和创新思维等教育平台,形成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育机制。
其次,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引进机制。在培养本土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领军人才的引进[4]。通过人才优惠政策、奖励贡献突出者等方式营造优越的用人环境;创造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以政策、环境等特色和优势吸引文化名人、领军人才,在不能完全落户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在沈建立工作室的形式;减少直至消除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障碍,使人才流动合理化、有序化。 3.2 拓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渠道 任何产业的崛起和兴盛都离不开充裕资金的支持。政府的力量及所能提供的资金均颇为有限,应促进投资主体多样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民间资本流入产业应受到鼓励,进入的限制越少越有利于调动资本的流动。金融机构的介入也将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向文化创意企业直接注入资金,还可凭资金参股的方式取得股东身份,更为有效地监督或经营文化创意产业。外资的引进不仅会为沈阳文创产业注入强心剂,更可藉此提升产业的国际化程度。
3.3 进一步发挥沈阳集群化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高附加值、高风险的产业,而产业集群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和抵御这种风险。具体来说,棋盘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可采用产业集聚模式,将旅游文化、创意设计、影视传媒、会议会展、物联网等多种产业功能混合发展;浑南动漫产业集聚区更适合按照设施集聚模式发展,整体规划、建设动漫产品的发布、展示、销售和制作平台;胡台包装印刷产业集聚区也应借助供应链较为紧凑的特点,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设计、排版制版、包装印刷,直至物流交易等供应设施紧密结合,形成综合产业集聚区,使之在北方包装印刷产业占尽先机;而沈北新区的五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各有风情,且紧邻“沈北大学城”,所以最适合依托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和多产业集群的孵化集聚模式,实现功能互补。
沈阳文化创意产业现阶段并不具备自发形成产业群规模经济效应的先天条件,需要政府的主导进行推动。虽然沈阳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已规模初具,但涉及领域众多,基地的后期管理以及基础设施维护都有一定的难度,难以发挥出规模经济的效益,政府需加大财政投入。
3.4 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 首先应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整个沈阳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和协调。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则应来自市经委、发改委、文广局、出版局等相关部门,以便协调和开展工作。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实际,适时出台沈阳文化创意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颁布投资指导目录,发布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等,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影响力和公众的参与率。
政府的决策离不开专家智囊团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应召集和吸纳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或进行专题性的调查研讨,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具备可行性的资政建议。
应从产业和行业的层面成立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以及影视、文化艺术品经营、演艺、传媒、动漫游戏等分行业协会,健全其功能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业自律、规范和协调作用。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这对沈阳文化创意产业来说无疑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通过明晰产业定位、加速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发挥地域产业优势,吸引优质资源集聚,立足载体和产业链,沈阳文化创意ฑ产业定能在产业集群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拉动相关产业与周边区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