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广东经济发展分析(1)论文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无疑对广东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论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广东东盟双边贸易、广东产业升级以及金融业发展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双边贸易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广东东盟贸易逆差呈上升趋势,广东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东盟战略”面对挑战。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经济发展 广东与东南亚毗邻,东南亚地区有众多的祖籍广东的海外华人,语言和生活习俗相似,从历史上看,广东与东南亚地区人文相近、地缘相通、商脉相连。
20世纪70年代之后,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排头兵,优先发展了对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与此同时,更多的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建设。在国际经济秩序重新调整的历史时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将对推动广东经济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유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 2001年11月,在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领导人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举行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中国-东盟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2011年11月,在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10国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2009年8月,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在2010年全面建成。
届时,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93%的产品关税将降为零,并实质性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涵盖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经济总量达1.23万亿美元,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中国家之间建立的自由贸易。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广东的影响 2.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促进广东东盟双边贸易的扩大 近年来,广东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速达21%,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137.65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626.1亿美元,增长近4.5倍。
东盟目前已成为广东第5大贸易伙伴。尽管面临金融危机的压力,广东对东盟出口依然实现良好增长局面,2009年1月-9月广东对东盟累计出口总值实现3.5%的增长,其中单9月份增幅高达23.4%。
表12000-2008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情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商务部网站。 农业是中国和东盟十大重点合作领域之一,也是自贸区“早期收获计划”双方最早实施零关税的领域。
东盟在农业方面,尤其是热带作物,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步伐的加快,广东和东盟国家的水果贸易大幅增加,广东自东盟进口水果的数量从2003年的11.3万吨逐渐增至2008年的37.3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26.9%。
2009年上半年,广东自东盟进口水果28.6万吨,价值2.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5.9%和38.3%。各月份中除4月份进口同比有所下降外,其余月份进口量均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6月份广东自东盟进口水果数量达到创记录的7万吨,增幅高达77.6%。
自贸区的建立将加快广东东盟的工业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广东的优势工业产品开辟东盟市场,扩大对东盟的出口,也有利于原材料的出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扩大技术输出和劳务输出。 ☺东盟多数国家基础工业相对薄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对机电产品的需求量大,大部分属于中低档产品。
广东的电子电气、机械设备、化工等产品对于东盟出口有很大空间。东盟国家橡胶、木材、石油、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丰富,广东自然资源相对缺乏,因此,零关税有助于广东从东盟进口原材料。
此外,东盟一些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关键阶段,科学技术对于生产管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东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强省,有改革开放取得的宝贵经验,并且在一些高薪技术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在与东盟技术合作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2.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促进广东产业升级 东盟十国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及经济技术水平差异较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东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与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方面,印尼、越南、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经济技术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需求广,与之相比,广东工业优势明显,在多年的对外开放中已经形成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进出口贸易机制,拥有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这些东盟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国家,加大对东盟国家投资,加速广东的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新加坡、文莱等沿海国家,石化工业和电子工业相对发达,经济实力较强。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的资源、能源、下游产品集群和来自新加坡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起向广东转移,广东企业可以采取互补性合作方式,学习其提升品牌技术,产品设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特长,实现自身国际化发展。
2.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促进广东金融业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重要作用。金融和贸易是带动区域经济实现实质性联合的两个轮子。
由于中国与东盟在吸引区外资金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区内一些国家并不注重资金流出与跨国跨区域的金融结算,金融服务效率还比较低,金融监管措施还不完善,金融合作层面不够深入。广东与东盟双边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配套的金融服务ฟ业的支持,对广东金融业提出了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的要求。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目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境内地区为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四个城市,境外区域范围暂定为港澳地区和东盟国家,将稳步推进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ฐ算试点。今年,中国和东盟金融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地区性金融机制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人行将完善《清迈协议》框架下的货币互换合作,在增加货币互换的基础上,推动货币呼唤机制的多元化,加强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的多元化,促进资本的合理有序流动。
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东面临的问题 随着广东东盟经济合作和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双边经济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广东对东盟的贸易逆差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46.51亿美元扩大到2007年的154.6亿美元,2008年略有下降,至133亿美元。
贸易逆差主要产生于农产品贸易以及广东具有优势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方面。 一方面,2003年实施的中泰水果蔬菜协议以及2011年实施的“早期收获计划”,均有助于东盟对农产品出口。
2006年广东从东盟进口农产品14.1亿美元,出口3.8亿美元,逆差为10.3亿美元。另一方面,广东与东盟国家经济结构具有相似性,都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出口存在着同构性,使双方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同质竞争。
广东出口商品中大多数工业制成品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 4对策与建议
对受到东盟农产品冲击较大的地区和农民,广东应给予财政补贴并出台支农惠农政策,减轻进口农产品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合理布局农业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促进蔬菜、花卉、茶叶等竞争力较强的优势农产品的种植和出口,与东盟农产品形成错位竞争;按照国际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水果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东盟市场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很高,广东企业应积极争取主动、赢得先机,有效开发东盟市场,扩大优势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加大在纺织品、服装、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力度,充分利用广东的机械电子设备、精密仪器、钟表、车辆、金属产品等商品的比较优势,积极向东盟投资降低出口产品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优化出口市场结构,有效分散国际经营风险;注重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根据东盟市场的特点和需求,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产品的差异化。
高度重视东盟在广东对外贸易战略中的作用。前期广东比较偏重开拓发展港澳,美国和欧盟市场,缺乏对临近东盟市场的足够重视。
近年来,广东高层开始注重于东盟的经贸合作往来。2008年9月,广东与东盟秘书处签署了《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秘书处合作备忘录》,确定11个重点合作领域。
2009年9月,广东召开30年来首次粤西工作会议,瞄准东盟市场,“努力把粤西为广东重化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广东参与环北部湾地区、大西南地区以及东盟合作发展的门户和桥头堡,支持广东区域协调发展和重要城镇群,沿海经济带和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2年,粤西将形成贯通珠三角、联接大西南、内部联通快捷化的大交通网络;临港重化工业形成规模,特色农业和海洋产业大发展。
到2020年,粤西经济社会整体水平将追上广东平均水平,对东盟贸易区的辐射将进一步加大。 参考文献 古小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读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郑一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东南亚研究,2005,
. 王娟.“10+1”进程中的泛珠三角与东盟金融合作机制构想[C].“泛珠三角面向东盟的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A],2006,
. 广东分署编委.“入世”五年广东对外贸易检测报告[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 胡键.广东与东盟签合作备忘录确定11个重点合作领域[N].南方日报,20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