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新常态 促进进口贸易发展
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政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加强进口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推进创业创新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充分认识加强进口的重要意义
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贸易大国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国内资源+国际市场”,而贸易强国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国外资源+国内市场”,或者说,贸易大国大在了出口上,而贸易强国则强在了进口上。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是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致命弱点,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进口贸易成为我国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二、我区外贸进口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区进口商品主要以资源性商品为主,进口结构不尽合理,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节能环保产品和消费品的进口占比偏少,容易受到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波动和国内经济调控及转型影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对资源能源性商品需求减少,直接影响我区煤炭、铁矿石等类商品的进口。另外,国内销售困难使得资金回笼速度较慢,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甚至有时还出现国外采购价和国内销售价倒挂现象,影响企业进口积极性。
二是我区外贸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受企业规模、经营模式和经营资质限制,进口规模难以提升,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我区经营进口业务的企业以贸易型企业为主,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铜精粉进口占我区进口总额的27%,而我区没有一家企业承接深加工制造,成为“过路财神”。我区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发展较为滞后,促进加工贸易承接的政策优势不明显,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三是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进口贸易。边境贸易转移支付资金下拨到盟市后,约50%的资金被地方政府作为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弥补财政支出,没有全部落实到扶持边境贸易发展和边境贸易企业上。国家下达我区的进口贴息资金,一些盟市不能及时给企业兑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三、促进进口的措施建议
(一)着力扩大进口
积极支持自治区重点行业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短缺资源的进口,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支持各类对外贸易服务平台拓展进口功能,开展进口促进等公共服务活动。主动跟进保税区、开发区(园区)新建项目,做好项目所需设备、原料等产品的进口服务。研究制定促进加工贸易承接和发展政策,落实三部委《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商产发[2011]473号),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性机遇,制定配套措施,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二)发展边境贸易
支持自治区有实力的企业开展ช对俄罗斯、蒙古国经贸合作,扩大俄罗斯、蒙古国资源能源商品进口。积极向国家争取筹建限制贸易类商品指定口岸,推进边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在我区开展边境贸易、互市贸易、转口贸易。充分发挥满洲웃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优势,推动自治区“♡一堡一带”建设,进一步扩大对俄蒙经贸合作,立足俄蒙,争取辐射欧洲。
(三)扩大服务进口
适应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支持企业购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规划和售后服务在内的专业化服务,扩大研发设计、城市规划、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进口,加快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进口。积极促进旅游服务进口,扩大出境游规模,发展包机业务,培育航线,推动人员互送、资格互认,拓展服务贸易领域。
(四)加大政策和金融支持
用好国家促进进口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和企业创新亟需的机电和高新技术等产品进口;充分发挥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优势,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类商品进口,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鼓励企业在进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推广企业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减少企业外汇资金跨境划转费用及汇兑成本,完善企业进口结算服务。
(五)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
进一步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的限制与措施,降低进口环节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通关管理;加快全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搭建进口贸易平台;充分发挥进口基地和保税区的作用,支持企业扩大相关商品进口,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管理。
(六)营造发展进口贸易的☑良好环境
在自治区外贸工作厅际联席会议机制下,统筹协调联席机制各成员单位就进口促进、进口便利化和进口形势等方面进行协商沟通,加强对进口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贸易统计,开展进口数据宏观检控和统计预警分析工作,及时发布进口贸易预警信息,建立预警与协调机制;指导各盟市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注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