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尸子》研究综述

时间:2024-12-27 03:12:3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 《尸子》,《汉书・艺文志》著录为“⌘二十篇”,此书曾在南宋时期亡佚,至清代方被辑佚成书。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尸子》研究逐渐增多,其中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辨伪及思想上,而新时期学者则扩展到语言词汇、训诂、辑本等多方面。

关键词: 尸子 伪书 思想 研究综述

尸子是先秦诸子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尸子》为“二十篇”,该书在南宋之时亡佚,后经清代学者惠栋、孙星衍、汪继培等人的辑佚,《尸子》才重新被辑录了起来。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对《尸子》的研究越来越多,其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成果也越来越多。二十世纪上半叶学者们重在考证其真伪问题,由于其多认为《尸子》是伪作,所以对其思想及其他方面研究的不多;下半叶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对《尸子》研究逐渐增多。新世纪以来《尸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体表现是:在研究领域上从过去的考据、思想研究扩展到语言、训诂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几年,每年都会产生好几篇论文。二十世纪以来《尸子》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ญ、对辑佚本《尸子》真伪问题的研究

《尸子》本不是伪书,《汉书・艺文志》有明确的著录。但《尸子》在东汉末年亡佚九篇,到南宋时全书亡佚,至清代方被辑佚成书,于是就有许多学者对辑本《尸子》提☿出种种质疑,认为其是后人依托,非《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尸子》。

新中国成立以来,疑古思潮走向衰落,学者们大多把《尸子》作为真书进行研究,对《尸子》真伪问题的研究并不多。刘建国的《先秦伪书辨正》是新时期重要的辨伪学成果,他对孙次舟所提出的《尸子》作为伪书的六个最有力的证据进行了逐一批驳,并提出《尸子》作为真书有九大外证和内证,最后得出结论“辩证《尸子》为真书不仅有其充分理由,而且也是十分有意义的”[8]。郭强《〈尸子〉真伪考辨》(《绥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五期)一文对《尸子》研究中几个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了解释,认为《尸子》是先秦古籍,不是伪书。

二、对尸子其人及国别的研究

自汉代以来,关于尸子国别就有“楚人说”、“晋人说”、“鲁人说”三种说法,后世对此亦聚讼不已。民国学者虽多认为《尸子》是后人依托,是伪书,但他们也都承认战国时尸子此人的存在。张西堂的《尸子考证》认为历史上存在着两个尸子,一个是商鞅的师友尸佼,另一个就是《谷梁传》出现的尸子。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认为尸子当是晋人,此时晋国已经灭亡,魏国承袭了晋国的称呼,那么尸子当是魏国人。吕思勉《经子解题》也认为尸子是晋人,“‘晋’、‘鲁’形近,今《汉志》作鲁人,盖讹字也”[9]。

三、对尸子思想的研究

《汉书・艺文志》列《尸子》入杂家,以后历代史志目录除《宋史・艺文志》将其列入儒家外,其它基本都沿袭了这一说法。到了近代,学者们对《尸子》思想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成果较多。

四、关于《尸子》的其他方面的研究

王彦♂霞的《〈尸子〉汪辑本初探》(《图书馆杂志》2005年第一期)把汪继培的辑佚本与其他学者的辑佚本进行了比较,认为汪辑本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直观简明的编排方式;二是承《治要》之已有成果, 并补其缺漏;三是注解详尽, 史料价值颇离;四是汪本内容多而不失其真,最能贴近《尸子》原貌。

胡明伟作《〈尸子〉正文中的训诂》(《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七期)从训诂用语、训诂方法和训诂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尸子》正文中的训诂特点,并且总结规则, 阐明条例, 探求《尸子》正文中的训诂对训诂学的发展、完善所起的作用。

周亚霖的《〈尸子〉词汇研究》(扬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一文研究了《尸子》一书的单音词的使用概况、分类、特点及词义关系,复音词的考察标准使用概况及《尸子》中复音词的特点与成因,还对《尸子》的词意训释的体式、术语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39.

[5]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16.

[8]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287.

[1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36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