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生科技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4-12-26 13:23: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提要] 陕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依托丰富的能源资源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深层次民生问题,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促进民生科技支撑“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生态陕西”的构建,对陕西这样欠发达省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陕西民生科技发展现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陕西发展民生科技的基本思路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陕西;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民生科技是与人们群众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科学技术及其活✍动;是人们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质量而与自然界进行顺畅的物质、信息、能量等交换的规律和技能。它是科技在民生领域的应用,具有惠民、利民性,是离人民群众最近、最直观的科技,包括农业科技、食品安全科技、医药科技、生态环保科技、能源利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带来了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浪潮。在“着อ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日益成为政府工作重点的今天,陕西应抓住此次改革的重要机遇期,充分发挥民生科技对民生问题的支撑作用,打造“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生态陕西”,实现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

一、陕✞西发展民生科技的必要性

陕西作为中国经济欠发达省份,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的第二产业带动飞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多方面民生问题,区域经济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资源环境制约趋强等问题尤为突出,迫切需要民生科技化解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与环境制约共振给陕西带来的影响。

(一)民生科技支撑区域均衡发展。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的差异,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呈不均衡发展态势。陕北地区依托其丰厚的能源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发展,但是煤、油、气等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带来了资源极度浪费、环境严重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关中地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只有西安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其他城市产业比重均以第二产业为主。而陕南受自然条件所限,工业化程度较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等资源,但生态比较脆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三大区域应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区域之间互助合作机制,推动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实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各地应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确定重点发展的优先领域。陕北要把资源开发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放在首位;陕南应注重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民生科技创新及扩散,突出生态效益。

(三)民生科技支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然而,在陕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的制约日趋严重。关中、陕北、陕南均出现不同程度生态破坏、用地紧张等资源环境问题,陕北尤为突出。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陕西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与生态环保相关的民生科技活动将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应积极总结经验教训,树立生态陕西的开发理念,建立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长效机制,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从根本上转变过去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

二、陕西民生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陕西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和智力资源,是全国“人才大省”,但也是名副其实的欠发达省份。陕西科教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资源与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大多数都处于各类科研院所或高校内,科技成果转化相对薄弱,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明显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尚待加强。人才是发展民生科技的坚实基础。因而,要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培养及合理流动的一套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选拔,汇集众多优秀人才统筹科技资源,助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二)群众创新不足,尊重民间智慧的氛围尚未形成。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是民生科技的价值取向。因此,推动民生科技的发展与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密切相关。为了使民生科技创新成果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为百姓提高生活质量而服务,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民间智慧、鼓励群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这就要求政府和相关科技工作者应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重视人民群众基于自身直接利益的生活需要自发产生的科技需求及创新。这些来自民间的“接地气”的智慧虽然是零碎的、低科技含量的,但可以为民生科技工作者提供新鲜思路。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深入民间,实地调研,挖掘并满足现实的或潜在的民生科技需求,确定民生科技优先发展领域,满足最迫切的利益需求,从而解决民生科技需求与供给不对接的矛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三)传统体制约束,军民科技融合尚待加强。陕西拥有全国领先的军工实力,是中国第一“军工大省”。军事工业是陕西八大工业支柱的主导力量。2008年,陕西有航空企事业单位41家,占全国航空产业总资产的1/4,产值占全行业近1/3。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军工企业不断向民生科技领域延伸和拓展,由于相当程度上受传统科技运行体制的制约,有成绩也有不足。能否有效推动军工资源向民生领域延伸和拓展,将成为陕西民生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鉴于军工先进的设备、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资源,需要在体制上进一步激发军工企业活力,积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民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在技术上实现军民对接,有效促进军民融合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三、陕西发展民生科技的路径选择

针对民生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民生科技“井喷”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统筹科技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走出一 ッ条民生共享之路。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壮大民生科技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陕西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几年来,以能源化工为代表的工业迅猛发展。但同时陕西省内区域之间发展失调、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富集地与贫乏地民众收入差距拉大、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但是,来自于国内外、省内外的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还未能充分自由流通,在民生幸福成为政府工作重点的今天,某些民生难题能否尽快破解直接影响到“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生态陕西”目标的实现。为缓解和解决民生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增强加快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民生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和扩散环境。

(二)统筹科技资源,助推民生科技迅猛发展。“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使雄厚的军工科技资源向民生科技产品渗透和转化,实现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是陕西能否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占据有利地形的关键所在。陕西的民生科技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作为第一“军工大省”,陕西在尖端科技转化方面,有能力走在全国前列。鉴于陕西雄厚的科技人才资源潜在优势远没有发挥出来 ツ,相关部门应立足陕西发展现状,综合考虑国内外、省内外环境条件,打破行业、部门、地域等的局限,抑制和克服体制变革滞后带来的制约,进一步激发军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带动民生科技创新,加快军工企业向民生产品的转化和转移。放宽视野,统筹、重组、整合利用科技资源,助推民生科技迅猛发展。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民生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研究制定有利于民生科技发展的扶持政策,促进民生科技快速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民生科技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关键领域的民生科技研发与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不断增强民生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尤其是加快完善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体系,有利于民生科技成果顺利扩散。同时,深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鼓励各类人才从事民生科技研发创新,做好人才合理使用、优化组合工作,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民生科技研发机制,提高民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服务大众的能力。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