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县级党校实现转型发展的思路探究
摘 要:县级党校承担着我国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领导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县级党校已经越来越♛难以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本文通过指出在新常态下县级党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现县级党校转型发展的思路途径,期望能与县级党校转型之需共享及共免。
关键词:新常态;县级党校;转型发展;思路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常态以来,很多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都论述新常态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当然,其突出的作用在于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新变化,而县级党校处于我国党校体系的基层,面对的是基层党员干部,是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战略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面对新常态,我们余庆县委党校如何更好地适应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全面推进党校事业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跨越,是需要认真研究思考深入解决的一项课题。
1 实现县级党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实现县级党校转型发展是适应新常态下党校工作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而党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就在于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这就对各级党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同时党校还需要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推进政治理论创新。但是,现今许多县级党校仅仅局限于完成当地有限的干部培训任务,较少关注当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无法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这就与新常态下的国家政府对党校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县级党校必须抢抓新常态机遇、与时俱进,在转型中实现新的发展,以适应新常态下党校工作的需要。
当前,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变化阶段,这种变化的特征在于党校不再是领导干部培训的唯一渠道,而是与干部学院、培训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同承担着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任务。在这种形势下,县级党校既受到更高一级党校培训层次向下延伸的影响,又受到其他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争抢培训资源的挑战。因此,县级党校必须基于当地特色资源,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转型发展,以顺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要求,真正做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2 县级党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队伍建设难
师资的问题,是县级党校最大的间题。现在县级党校教职工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较低,无法吸引更多ฏ高素质人才进入县级党校教师队伍,造成在校教师既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又要从事其他教学之外的管理工作,同时教师所学专业与所要讲授的专业大多不能对口,而且往往是一个教师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专业不专的现象在县级党校普遍存在。虽然很多党校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但是县级党校保证日常运转都非常困难,根本没有经费让教师出外培训学习,教师的水平很难提高,久而久之使得教师的能力越来越低。
2.2 办学条件改善难
现在县级党校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学场地,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尤其是普遍存在活动场所狭窄,教学场地不规范,教学设备短缺、陈旧、落后,学员住宿生活条件差的情况。这与党员干部重要培训基地极不相称。就我们余庆县委党校来说,办公场地堪称破败有过之无不及,培训基地能勉强入眼,但离城区非常远,每次培训,学员都怨声载道,想住宿根本不可能,房间里的所有设施还是90年代的“古董”,学员每天都需“长途跋涉”来参加培训,这样的情况下,党校的培训真能红火,那就是 “奇常态”了 !
2.3 培训需求满足难
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出现,干部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同时县级党校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局限,在党员干部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上,沿用老套子,形成了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吸引力,还是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上都难以满足学员的新需求。
2.4 运行机制优化难
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党校发展。一是上下级党校之间管理不顺。上级党校与下级党校之间,缺乏其他党委部门紧密的联系,缺乏既受当地党委领导也受上级相应部门业务领导的横纵双重领导关系。这种松散的组织形式,造成党校之间条条与块块的分割性、游离性,造成上级党校对下级党校的管理不到位。二是当地党委政府对党校管理随意性大。地方党委政府在对党校财政投入、师资培训、学员调训上都有明文规定,但没有形成规范性操作机制,对其实施情况没有监督的机构和人员,造成对党校的各种管理上没有形成约束力,随意性太大。三是人员体制属性不科学。党校在人员管理上实行“两条腿走路”,这本是有利于激发党校教职工热情,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管理体制,但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对我们县级党校而言,由于党校自身创收能力有限,各种经费难以保证,县级党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四是办班难度大。大多数县级党校年初都制定了全年的干部培训规划,报请同级党委政府审定,但办班时仍然是一班一审批,一个方案做好后,要报组织部干训科、分管干训的副部长、部长、县委书记层层审批,有时一个方案审批下来就是几个月,甚至不了了之,大多数县级党校每年难开办两三期主体培训班,资源۵闲置严重。
2.5 党校作用发挥难
我们县级党校的落后现状,造成了党校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一是理论政策宣讲不到位。县级党校条件落后,教师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有限,授课缺乏吸引力,参加培训的干部坐不住,心不在焉,没有达到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培训规模小,存在大批干部没有参加过培训、部分干部经常培训,而应该培训的干部,由于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这使得党校的教育在党建中的作用难以发挥。二是没有形成“训用”结合的机制。虽然党校在教学管理中,制定了考核、考察的相关制度,由于在选拔和使用干部的程序上没有党校考察、考核的刚性规定,在办学中,往往只强调为学员服务,照章完成培训干部的教学任务,考察、考核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往往是假以应付,实为“过场”。造成的后果,必然是党校的地位下降,到不到党校学习培训一个样,没有经过培训或者在培训中表现很差的同志照常提拔使用,使得党校地位十分尴尬。三是参谋部、智囊团作用发挥不好。县级党校“远离”党委、政府,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很多东西都是在文件发了,报纸登了,才知道情况,对其合理性、正确性的论证无从谈起,最多只能是为已经出台的政策、方案摇旗呐喊,从而削弱了党校为县委政府决策服务的功能。 3 推进县级党校转型发展的思路途径
3.1 创新自身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体现县级党校地位及作用
县级党校只有在地方发展中找准定位,突出“县域”这一特点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科研咨政等工作,才能有效实现自身价值,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县级党校要及时转变发展理念、主动调整发展思路、切实强化三种意识,才能有效拓展县级党校发展的思维空间。
首先,强化大局意识,提升发展高度。“党校姓党”原则要求我们县级党校必须强化大局意识,既要学会站到党和国家建设的全局中认识和谋划党校工作,又要学会站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上审视党校工作。其次,强化服务意识,明确发展定位。党校教育必须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促进党的中心任务的落实;必须适应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促进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必须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要求,促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县级党校应该将自身发展定位为“党员干部的大学堂、县市级政府的思想库、学习型组织的示范点”,找准发展和前进的方向。再次,强化创新意识,拓展发展空间。当前,要突破县级党校发展的局限性,必须提升办学的开放性。为此,要通过形成“小党校大舞台”、“开放办学、开门办校”等理念,有效整合资源,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合作,不断开阔办学视野、提升办学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具体措施就是:一是用开放的理念汇聚人才。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原则,构建柔性人才队伍建设之路,用“请、引、聘、兼”等手段,外聘教授专家学者、党政村社企干部担任客座教授,为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用开放的办法加快推进合作。携手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协作,在合作交流中出思想、出智慧、出人才、出成果。三是用开放的办学理念共促发展。利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加强与其他干部教育培训部门的合作,扩大培训资源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我校就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建了远程扶贫教学站,能时时收看清华大学教授的专题讲座,每一期还有面授名额,由于经费问题,我校至今只有两位领导参加面授,而且由于本校的培训基地太远,学员尽管觉得教授讲得非常精彩,但由于硬件问题,学习兴趣也有所削弱。所以,只要我们党校硬件设施有所改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把清华大学远程扶贫教学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让学员们“学为所动,学为所用”!
3.2 注重教师内涵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我们县级党校应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通过内训外培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首先,要加强内部引进和培养,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新常态下,党校学员的特点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日趋高学历、年轻化、专业化,对党校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挑战。为此,县级党校要บ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成熟度的全能型教师,并通过各类专业培训、高学历进修、蹲点调研、挂职锻炼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其次,寻求外力支持和帮助,盘活现有教师资源。要满足日益发展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仅靠县级党校自身的师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高校专家学者、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客座教授,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寻求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的支持,在教师招录时把教学和科研能力作为重要条件予以考虑。同时,还需加强与高等院校、其他党校的合作,通过资源整合,共同开展师资培训、课题研究、学科建设等活动,例如我校就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扶贫远程培训工作。
3.3 坚持党校姓党原则,突出基层干部培训的特色和优势
党校姓党是我们党对党校办学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我们党对党校办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新常态下我们做好党校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总要求,也是做好党校工作最重要的武器,也是党校有别于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普通高校的显著特点,更是党校的优势所在。我们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党校的一部分,要在坚持自身党性特色不动摇的基础上,大力整合资源,加强沟通协作,坚持向市场要培训资源,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达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的三者和谐统一。实践中,县级党校突出基础性、地方性和实用性的办学特点,打造“党员干部的大学堂”,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发展之路。如,我们余庆党校可以把全国闻名的“四在农家”打造成特色课,把我们当地的一些执政经验纳入党课,如:“三不出,一不上交”,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四区一枢纽”,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美丽乡村示范区、现代农业观光区、社会治理创新区和黔中物流重要枢纽等。这不但突出了我们余庆当地的特色,还强化了学员的对余庆的认知,何乐不为呢!
3.4 认真履行党校职责,增强科研咨政的力度和效用
党校的任务及其方向就是为推进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服务。县级党校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凭借“地利”、“人和”等便利条件快速深入本地实际,方便快捷地了解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撰写可供领导决策咨询的相关文章或报告等。因此,县级党校应当在坚持以上“四个服务”的前提下,着眼于充分发挥自身贴近实际的优势,突出重点,服务地方大局,把提升科研能力的突破点放到应用对策研究上,强化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职能,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用性。
3.5 高度重视党校信息化建设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信息化正在加速,与此相联系,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联系方式、培训方式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加速党校信息化建设。对于县级党校来讲,应以网上党校建设为中心,以远程教育和网络视频系统为纽带,用信息化来整合图书情报和科研工作,加强网上资源建设,发挥好网上党校、网上学习、远程网络教育的功能。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党校的展望越发的多元,所有的事和物都在快节奏的进步,我们作为新常态下党校的一员,不奔跑,将会被淘汰到如今的边缘化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