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比较·借鉴·超越

时间:2024-12-26 14:55:1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同属于广义上的社会主义流派,二者既存在理论共识,也有着理论分歧。将二者进行比较既可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可以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可贵品质。市场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向往,以及它在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正面的借鉴意义;而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的脱离实践、背离人民群众和唯我独尊等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有反面的警示作用。借鉴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的体系性和实践性,以及在对公有制的坚持上超越了市场社会主义。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借鉴;超越

市场社会主义是一股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以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为目标,强调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主张某些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期望利用市场经济来实现社会公正、平等、民主等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集合概念,作为一种制度来讲,它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作为一种理论来说,它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包括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包括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实践来说,它主要指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方面的含义虽侧重不同,但却紧密相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则为理论提供丰富的素材,推动理论创新;二者在互动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质,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历史不止一次用事实告诉我们:当理论教条化时,£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深陷于危机的泥淖;而当理论实现与时代同步时,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则会迎来发展的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和开放性,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而创新理论闭门造车行不通,夜郎自大更不可取,需要兼容并蓄,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如西方市场社会主义。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在比较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同的基础上,揭示市场社会主义的借鉴价值,并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市场社会主义。

一、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异同

(一)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有共识

1.在调节机制、所有制等经济 ツ方面,二者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一是二者都主张市场与社会主义可以结合起来。市场社会主义者把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相比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效率归结于市场经济的采纳,而把苏联模式表现出来的低效率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取消了市场。一反一正的经验教训,使得罗默直言道:“我这本小册子的任务,是提出和捍卫一种把市场体制的力量和社会主义的力量结合起来的新模式。”我国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是邓小平同志,他反驳将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专利的做法,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二是二者都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允许和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的卓越代表罗默就认为只要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利用,施韦卡特在其设计的经济民主制度中,也主张绝大多数企业是社会的集体财产,但为了促进技术革新、活跃经济、增加就业,也可以允许私营企业的存在。我国则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也由不允许、有益补充转变为鼓励大力发展。三是二者都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干预结合起来。在市场社会主义者设计的模式中,尽管大部分的商品和服务由市场来调节,但他们没有陷入新自由主义的泥潭,还是十分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米勒认为:“市场社会主义需要政府部门,不仅可以确保市场运行的有效率,而且从更深层次上讲,可以确保整个系统服从我们的道德标准(例如在收入分配的问题上)。”而我国尽管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依然重视国家调控,只不过调控方式由以前事无巨细的微观调控变为宏观调控,调控的手段也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为辅。

2.在政治方面,二者都主张社会主义民主与公平。在市场社会主义者看来,无论是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抑或是新自由主义下的资本主义,尽管都宣扬民主,但实际上都是伪民主。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决策的技术性太强,权力掌握在少数专家精英手中,普通民众很难参与决策;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他们凭借手中的资本垄断民主,影响政府决策。基于此,“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者明确指出,民主就是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价值目标,就是实现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民主为自己的生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到实处。在公平方面,市场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研究旨趣大多集中于正义理论,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提出其实就是为他们的正义理论服务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罗默甚至会为了实现平等而不惜放弃公有制,如他说:“社会主义的目标最好被考虑成一种平等主义,而不是被考虑成一种具体财产关系的实施。”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十分注重社会公平,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3.在超越目标上,二者都以作为苏联模式和资本主义的替代制度而出现。苏联模式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现实表现上的不尽人意,让市场社会主义者带着一种历史使命感去设计新的替代模式,以解决人类社会的走向问题。施韦卡特就指出:“由于存在着这样一种资本主义的替代物,它不仅富有生机活力,而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资本主义不再拥有一种有效的合理化证明,无论经济上、还是伦理道德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我国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走上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苏东剧变以惨痛的教训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彰显了它相比于苏联模式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重要使命便是要超越资本主义,向世界人民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社会主义一定要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一点,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努力的标志就是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速度。”

(二)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之处

1.从理论来源上看,二者的区别表现为多元的折衷主义与一元主导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改良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多种理论的综合,其理论缺乏内在的统一性。退一步说,市场社会主义在其理论来源上非常灵活,可谓取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但是这些理论之间缺乏一个主导性理论将它们整合在一块,导致了部分相加小于部分之和的结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相结合的产物,它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会吸收其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但是决不照抄照搬,而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其他理论,使其他理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壤。

2.二者在经济方面的共识背后掩盖着较大的分歧。一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市场社会主义的立足点是已经建立起来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足点则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不发达市场经济,故两者主张大相径庭。二是与将市场经济仅仅看作社会主义的手段一样,市场社会主义也将公有制当作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上并不坚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将公有制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认为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所以,在对待公有制的态度上毫不含糊。三是在非公有经济方面,与市场社会主义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权宜之计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看作长久之计。

3.二者在政治方面都主张民主、自由等政治价值目标,但是在这些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和侧重点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分歧。首先,从民主、自由等政治权利的实现途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通过法律法规予以保障,通过立法规定公民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自由言论权、自由结社权等等;市场社会主义则尝试通过经济建构来保障人们民主和自由等政治权利。其次,从民主的侧重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于政治民主;而市场社会主义则非常强调经济民主,他们认为工人大多数时间都在企业里工作,民主的范围应扩至企业,这样才能实现广泛的民丰。

二、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借鉴意义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市场社会主义有自己独到的理论见解,值得我们借鉴,。借鉴市场社会主义的可取和不足之处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进而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缺陷

没有完美无缺的理论,市场社会主义当然也不例外,它的主要缺陷体现在:其一,理论脱离实践。市场社会主义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就是它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空想阶段,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无异。它勾画½的只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民主只是空想的民主,公平也只是空想的公平,到底行不行得通,值得商榷。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既导致它的部分理论不贴合实际,可行性让人怀疑,又使得理论的发展严重受阻,只能单纯依靠抽象思维发展理论,而得不到来自实践的反馈。所以,该理论自产生起,虽历经近百年,但大多时候停留于乌托邦思想的阶段也就不足为奇。其二,理论脱离人民群众,找不到实践可依靠的力量。市场社会主义者也已意识到其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应该想方设法付诸实践,他们也明白需要政治上的保障,才能将设想变为现实,所以他们提出了多种进入市场社会主义政治措施,但是这些举措要么依靠开明的统治者自己实施,要么依靠左翼政党执政后推行,总之,既不考虑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态度,也不指望通过人民群众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其三,唯我独尊,固步自封。市场社会主义者为鼓动人们相信他们理论的正确性,在很多理论场合都使用了较为绝对的鼓动语气,给人感觉如若人类社会不走市场社会主义道路,就只有死路一条,仿佛其他的道路都存在瑕疵,只有市场社会主义是一枝独秀。殊不知条条道路通罗马,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是单行道,每一个国家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做出抉择。苏联模式失败的警钟犹在耳畔,市场社会主义者就想鼓吹社会主义的单一模式――市场社会主义,显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市场社会主义的可取之处

市场社会主义虽然存在着许多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社会主义一无是处,恰恰相反,在市场社会主义那里也闪烁着真理的火花,尽管它以凌乱的形式存在着,却不影响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正面借鉴意义:首先,有助于我们坚定“两个必然”的信心。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主义就像一对患难与共的战友一样,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都毅然坚定地扛着社会主义的旗帜。市场社会主义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存在的诸多弊端,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奔走呼喊,对于我们树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意义重大。其次,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社会主义在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方面,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同的观点,声援了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不仅如此,在一些细节方面,譬如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企业的经营方式、国家干预的范围等,它都有独到的论유证,值得我们深思。最后,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建设。市场社会主义的核心主张体现在经济方面,但又不局限于此,米勒就把他的“合作制的市场社会主义”看作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市场社会主义在民主、自由、平等、生态等方面精辟的阐述,亦不容小觑,这些对解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生态建设可以提供理论参考和新的思路。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超越

从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比较,以及对市场社会主义缺陷与优长的揭示中,我们基本可以判定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对市场社会主义的超越。具体可以梳理出以下几个方面:

3.从实践性上看,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超越了停留于空想阶段的市场社会主义。一般认为,市场社会主义有过失败的实验,即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市场化改革。但是市场社会主义者为避免其理论陷入不利境地,基本上否认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改革是市场社会主义试验。罗默就曾依据“我称之为第五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条件在南斯拉夫没有出现:企业不是以竞争和利润最大化为基础而经营,而是受政治当局的严重干预。”而否认南斯拉夫进行的是市场社会主义试验。米勒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指出,南斯拉夫有时被作为市场社会主义试验的例子,但是非常牵强,因为即使在南斯拉夫经济最接近市场社会主义的那段时期,价格仍然受政治控制。他们的论证即使能抹去市场社会主义不光彩的过去,但又面临着另一个诘问:市场社会主义缺乏实践性,所以只是空想的理论。这一点米勒自己也承认:“这一切都停留在经济理论阶段,如果我们尝试着去预测合作制经济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将会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没有大范围内试验的例子可供参考。”与市场社会主义停留在空想的理论阶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理论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实践也进行得有声有色。当然,理论并不都是真理,但是在经过实践不断反馈和修正之后,就会剔除理论中不合理、非科学的因素,而日臻完善,日益接近真理,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对实践的反作用。而市场社会主义没有大范围,甚至说一个国家内的试验,所以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其理论的正确与否性得不到验证;二是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只能靠抽象思维,而不能与实践互动。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方面胜于市场社会主义。

当然,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超越了西方市场社会主义,而且还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华盛顿共识”的主导地位构成了挑战,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前者超越了后者。因为“华盛顿共识”在理论上推崇新自由主义,追求理论的普世价值,并在实践上以强制或诱导的方式向他国推销本国模式,由此导致了不管是在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独联体和东欧等转型国家,经济衰退、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恶化、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接踵而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雷默称之为“北京共识”)则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同时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调控;推进增量式的经济与政治改革,以渐进改革为主要发展策略,同时进行必要的突破性改革;强调各国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倡导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间“共处竞争、对话合作”,不向他国输出本国制度模式。而且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实践上向世人雄辩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四、结语

当然,形而上的比较无法真实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在历史上生动的交互关系,实际上,两者同在一条战线上,前者从后者寻求理论佐证,后者从前者寻求实践参照。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证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处于理论孤岛,而是有一股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支持与声援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上的逐步展开也吸引了市场社会主义者的眼球,似乎寄托着他们将理论化为现实的希望。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社会主义属于西方左翼思潮,这就注定了它无法摆脱西方改良主义的束缚和影响。本质上看,它的最终目的也不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范围内拯救资本主义。因此,阶级立场的不同是理论分歧的根本原因。

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角度来看,苏东剧变后,资本主义的恶浪扑向世界的角角落落,“资本主义终结论”甚嚣尘上,社会主义运动自此跌入低潮。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低潮中的呐喊,是杂音中的悦耳音符,它们共同吹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号角,不仅鼓舞了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人们,也向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人们展示了耳目一新的风景。总而言之,市场社会主义既存在长处,也有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实践,空想色彩较为浓厚。因此,相比于市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贴近实际,发展的前景更光明,更能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最终超越了市场社会主义。但这不是抛弃市场社会主义的理由,二者应该携手共进,共同掀起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