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率上调利好纺织出口
自今年1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包括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提升至17%。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一直将出口退税作为调整外贸结构、解决贸易平衡的工具。面对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再度调整出口退税率,增加外贸出口。尽管调整空间和调整额度比较有限,但这一举措主要表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要配合“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发挥外贸新优势,增强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表示,“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个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因此此时出台完善出口退税政策,针对性是很强的。”刘学智分析,包括出口在内整个外贸进出口对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去年上半年甚至是负贡献,“下半年转正后也很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口也就成了稳增长非常重要的一环”。
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6%提高至17%,从全行业看是利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行业内企业因产品结构、业务结构的不同,受益程度有差异,产品以纱线为主、以出口为主且议价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将明显受益。
以纱线为主的出口型企业逻辑上将充分受益,但从业务层面的历史经验来看,纺织企业作为原材料供应商议价能力极为有限,在下游客户充分了解供应商的成本结构及政策变化的条件下,下游客户将努力争取更多比例的政策性红利。考虑到目前下游客户下单较为谨慎的整体大环境,议价能力相对较强的龙头企业预计将部分受益于出口退税率提高的政策性红利。
提振出口
专家称,总体上这次退税率的调整,市场此前普遍无预期。由于出口退税影响增值税,而增值税本身作为流转税并不影响利润表,因此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对企业利润并无直接影响,但可以看作提升出口退税率增加了企业提价空间,即增加了营业收入、从而最终贡献利润,但这仍要取决于企业的议价能力。
按照一个百☏分点的收益对主要纺织品出口公司进行静态测算,因为外商借机压价以及加工贸易部分无退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实际收益额会小于理论测算值。此次出口退税率仅涉及纺织制造部分品类的纱线、织物等,对行业影响低于前面测算。涉及此次品类调整的公司均将受益,受益程度取决于调整品类在公司出口收入占比及公司出口比例,出口比例越高、受益品类占比越大,受益程度越高。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认为,“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促进出口,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层次,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是服务于国家对外贸出口结构的调整需要。本次出口退税率由2009年的16%提升至17%,主要是针对过去3年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持续低迷、中低端订单加速流向东南亚国家等不利环境。
专家倾向于将本次出口退税率的提高,理解为国家调整宏观经济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的工具,核心诉求依然是稳定外贸、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在投资、外贸、消费“三驾马车”中,目前的投资缺乏大规模刺激的条件(财政相对吃紧、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大宗消费持续低迷(地产市场低迷,新兴消费短期内难以发挥重大作用),提振外贸也有利于提振国内经济。从这个角度来看,出口退税率的提高预计只是提振外贸的一部分,作为出口大类的纺织品服装必然有所受益。
完善出口退税机制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何伟文表示,此次常务会议提出的四大措施,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有效加快企业退税效率。“目的就是一个‘快’。”会议提出的第一项措施便是下放审批权限,将把生产企业退税工作全部下放到所在县(区)审批,有条件的地方经批准后可将外贸企业退税审批一并下放。
“为什么需要下放到县(区)一级?因为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层层报批,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批下来呢?外贸企业拿不到退税的话,缺少周转资金,就很难做得下去。”何伟文表示,这项改革措施使得企业获得退税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经营决策的预测性更强,“否则老是等着退税,没有一个准,会影响正常的预期。”完善出口退税等措施将有利于2015年出口稳增长和调结构。
这次出口退税的意图比较直接,刘学智认为,如对于高能耗和低附加值企业没有给予帮扶,这样可以起到ส对外促出口和对内调结构政策“联动”的效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此前表示,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大,虽然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但单位出口对增加值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加。
何伟文指出,经济新常态下,外贸也相应进入新常态,“不光是速度而是从结构上去变化,更多去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อ地位。”何伟文注意到,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从这三个平衡的提法来看,中央明确了外需的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不是外贸困难时才来抓一把,而是要与内需同样不放松。”何伟文表示,国务院年内数次召开常务会出台政策和措施支持外贸发展,而中央经济工作会亦明确了内外需均衡发力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