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研究
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危急症之一, 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80%。不仅对人体造成伤害, 而且会对患者家属产生一定的影响, 患者会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几年, 随着交通的发展, 颅脑外伤患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发展, 此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病残率,虽然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 但是对于一些颅脑损伤造成的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损伤的恢复治疗仍然有一定的难度。有关研究显示, 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院为了研究心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 特选取62 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1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62 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2 例患者中男32 例, 女30 例;年龄10~75 岁, 平均年龄岁;19 例高空坠落, 20 例车祸, 其他外伤23 例。所有患者均经CT 验证为颅脑外伤, 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认知障碍, 也没有精神病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1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给予对照组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同时做好患者预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具体心理护理措施包括:①建立个体化护理方案。一般情况下, 颅脑外伤患者均伴有机体功能障碍, 在治疗期间需要他人照料, 这种状态使患者感到不安, 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 主要表现为失眠、寡语、少动、甚至轻生等。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病情发展以及个性特点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建立个体化护理方案, 定期对患者进行效果评估, 及时调整个体化护理方案。②心理疏导。首先护士要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关心患者, 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时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 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满足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 避免与患者争执, 以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和支持, 如果患者病情有进展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给患者讲解成功病例,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关研究显示, 颅脑外伤发生后, 患者家属会产生极大的恐慌, 应激反应较强, 家属承受的压力也很大。所以护理时也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使患者觉得受到家庭的重视与尊重,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③社会支持。护理的过程中注意患者正常交往和活动, 多组织患者进行集体活动, 通过患者互动相互交流经验, 使同类患者相互鼓励, 共同分担心理压力,使患者觉得自己不是孤立的个体, 提高患者社会认同感,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平时多组织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既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 又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
1. 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焦虑状态自测量表 对患者的焦虑心理状况进行评分, 共80 分, 40 分为阳性,40 分为阴性;护理满意度为100 分, 80 分为满意,80 分为⌚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理焦虑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阳性3 例,阴性28 例 ;对照组阳性12 例, 阴性19 例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满意例数为31 例, 对照组为25 例。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颅脑外伤患者的饮食起居等都需要别人的帮助, 患者因此感到焦虑、不安, 再加上身体的疼痛、陌生的环境以及经济上的压力, 使患者产生过度焦虑、情绪失控, 甚至出现相应的生理变化, 对疾病的治疗与恢复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对颅脑外伤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康复的关键步骤。护理人员要积极耐心的与患者交流, 多鼓励、安慰患者, 给予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支持, 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此研究中,出院前观察组焦虑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心理干预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中,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