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螺旋式教学模式中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

时间:2024-12-27 04:48: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1 螺旋式教学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学生对教材能有直觉的理解,并达到学会如何学习和促进智力的发展。 他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螺旋式教学模式,指出教学过程应该像一条螺旋上升的楼梯,通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由浅入深, 由小范围至广范围呈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式。 螺旋式教学模式是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针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供与之适应的学习内容,培养适合该阶段的思维方式,从而降低了知识入门时的难度系数。此教学模式很适合当前高职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以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为例,该专业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较被动、对纯理论知识的讲授不感兴趣、欠缺抽象思维能力等问题,加之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理论课程又存在理论知识强、知识点多等特点,使得该课程的讲授一直无法走出平淡、枯燥的局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学习主动性。 虽然各高校教师都尝试运用工学结合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受会计行业自身保密性的限制,实践教学一直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 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结合学生的认知、情感、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将教学内容通过螺旋式教学模式降低知识难度,再配合现代的教学方法,就可以发挥学生的最大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从而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2 支架式教学法

现代的教学方法的目的, 是培养具有自我更新知识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学方法重教轻学的观念,动摇了教师满堂灌控制练考法宝的教学方法体系,出现了教法与学法的整合统一。 其中, 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出的支架式教学法,作为近二三十年来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支架式教学的概念灵感来自于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 通过在学生智力的最 邻近发展区 来建立 脚手架,利用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ฃ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支架式教学法是以支架问题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师生合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索的过程,使其能够获取直接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支架式教学方法下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需求要能够及时地给予支持,即搭建支架,若没有必要时就及时隐退,即撤掉支架。 搭建支架作为基础,要时刻依存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设计教学任务、实施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指导。

因此,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以及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来做出诊断, 发现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一段距离,即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前者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 后者由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其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决定。 最近发展区会在学生解决支架问题过程中显现出来,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来搭设支架,运用材料、规划、直接干预、介入等方式来调整教学支架, 使学生的学习保持在其最近发展区内。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搭建支架。 支架的搭建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展开, 将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支架问题中,形成一级支架基地。 该支架基地的提出应该是能够覆盖到课程的主题,然后再对支架基地中每一支架问题进行分解,形成若干子问题;进入情境。 先将学生引入支架中的最末级子问题的情境中,然后通过教师的演示或介绍类似概念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独立探索。 教师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要不断地重新搭建新的问题支架,帮助学生在概念的框架中逐步攀升。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步放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 最后达到使学生能够脱离教师的引导,而自己在概念框架中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当学生讨论的问题出现多种意见相互矛盾时,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学生会对当前所学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 正确的理解, 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效果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评价。

3 支架式教学法在螺旋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在螺旋式教育模式下, 不是将课程仅仅作为一个个孤立的知识去教学的,而是每个知识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 而这层关系则需要通过支架式教学,由简至难、由点到面循环上升的连接。 因此,在螺旋式教学模式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法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如何选取支架点搭建支架的关键点在于寻找最近发展区。但问题支架的选择不应该建立在现有的发展区内容上, 否则会阻碍教学的进行,使支架式教学流于形式;同时也不应该超越发展区,否则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导致放弃学习。

3.2 如何设置情境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包括问题难度、呈现方式、提出时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创设的情境也不同,主要分为理论性情境和实践性情境两种:理论性情境是以概念为主的新知识或以研究为主的知识, 如财务会计课程中概念的介绍及科目的设置。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节目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将教材中的内容通俗化,通过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进行类比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成学生思考的动力。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反馈、暗示、指导、解释、示范、提问等工具,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实践性情境是以应用知识或实习、实训为主的知识。 教师要根据实践内容搭建问题支架,问题支架要使难度由低到高逐层加深,全面、细致地进行综合教学。 教师可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等途径,尽可能地创设仿真的实训环境,使学生能够以职场人的心理进行学习。 如财务会计课程中,业务处理可以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未来教室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训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螺旋式教学模式中,重点在知识的重复性和延伸性,因此在情境的设置时,要注意知识在跨越式的螺旋上升过程中情境的转换与连接。

3.3 何时拆除支架当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助于他们进步的支架后,就要考虑适时退出,即拆除支架。拆除支架的目的不是停止对学生的帮助,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留有自己探索、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去思考,从而发挥其主动性来提升能力。 对于理论性的知识,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缓慢拆除支架;而对于实践性知识,只要学生一上手,教师就可以尝试撤出指导,让学生自己探索发展。

3.4 如何进行评价支架式教学是否成功,要通过对学习效果进行量化来评定。主要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入手。 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 部分分别由学生个人、小组成员和教师来打分,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对学生及教学效果给予评价。支架式教学方法在螺旋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在降低了知识难度的同时将教学手段多样化, 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但作为螺旋式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支架教学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同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要求教师在支架的搭建与拆除上要适时、适度。 随ง着教学研究的深入,该种教学方法将会更加适合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