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双语教学探析
"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具备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同并提出双语教学具有增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等效果。
[论文关键词]世界近现代史 双语教学 教学改革
根据英国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界定,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浸入型双语教学(immersion program),使用非学生母语教学;保持型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教学,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我们的语言环境不是多语种并重,所以双语教学主要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教学模式,即上述✫模式中的“保持型双语教学”。笔者从2003年开始世界近现代史双语教学实践,共计9届492名本科生完成了世界近现代史双语课程的学习。实践中不难发现,世界近现代史双语教学需要逐步确定目标定位,挖掘有利的教学资源,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世界近现代史是最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首先,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的内容涉外性强。世界近现代史包括了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其外国元素的成分和影响远大于其他专业课程。因此,阅读和使用西方国家编纂的教材,更能感同身受其历史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其次,就国际通用的英文原版教材而言,世界近现代史的英文原版教材数量是最多的,易达到教育部关于双语课程使用原版教材的要求。目前,我国还没有世界近现代史双语统编教材。引进版教材价格较高,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文字难易程度、教材编纂方法等都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直接使用。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突破了某一版教材的局限,通过整合和归化,提炼出了适合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材料。在实践教学中首先为学生订制一本国内发行的权威教材,以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为主;然后选择多套原版教材,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韦尔斯《世界史纲》等原版教材为主,本着规范表达、内容相对完整的原则进行节选或整合,以电子版或纸介版的形式发放给学生,使学生既能阅读到引进版教材的表述,又能有一本中文版的教材做史实参考和对照。这样既能使学生明辨基本史实,又能促进专业外语词汇的积累,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中英资料是相得益彰的。世界近现代史授课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受益,上述原版教材具有资料丰富、信息量大、学术观点权威、史学研究方法多元化等优点,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证明,受制于学生英语水平,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需要中文版教材的协助。因此,在世界近现代史双语教学过程中,两种版本的教学材料并举也是现实因素决定的。
再次,世界近现代史课程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段集中在1500至1945年,原版教材均以现代英语编撰,这不但降低了语言本身的难度,还有助于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备课和学习,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
二、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设计
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有鉴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中英文的所占比例及布局需要仔细考虑,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布置课前预习作业。阅读和查找英文授课材料中出现的生僻、晦涩难懂的字词句,减少授课过程中的阻力,这对于最终的授课效果至关重要。为此,笔者以大学英语四级词汇为主要参考依据,结合课程的专业特性,将英文授课材料中的重点词句勾划出来,尤其是专业术语的固有表达方式,以“每课一页纸”的形式发放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抓实务本、有的放矢地突破词句难点。这样,通过完整的双语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将“每课一页纸”的内容整理、集中在一起,从而积累丰富的专业英语词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双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置一到两个预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英文授课材料。重难点问题的语言文字相对晦涩难懂,课前预习可以很好地减少由文字难度引发的专业知识学习的阻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就预习问题自行成文,在课堂上用英文发表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看法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对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口头陈述和书面陈述的能力。
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要细致入微,这是双语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第一个重要步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世界近现代史课程的双语教学固然可以增加学生的英文单词量,但这只是双语教学带来的显性的结果,不是授课的主要目的,授课的着眼点还是要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因此,学生课前预习和对英文材料的阅读,是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的,“每课一页纸”的内容更侧重于专业词汇的预习。
2.大胆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学生讲英语,逐步树立英语思维模式。课前提问,用英语提问上一节课学过的内容,以分析评价性的问题为主。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听课的实际效果,同时还可以检验“每课一页纸”中重点专业词汇的识记和应用情况。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性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以是英文也可以是中英文并用,需要不断完善和精进。双语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语言上的革新,更应该是授课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只有语言模式和思维方式两者兼而有之的同步革新,双语教学才能收到成效。
在授课过程中,考虑到我们的语言文化特色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合理、适时地引入英文原文资料。世界近现代史课程中背景性、过程性的内容多以陈述性的文字出现,难度不大,较容易理解,可采用全英语的方式授课,营造课堂教学的语言氛围,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英语思维模式中。在理论性较强的重难点问题解读中,要先针对课前预习问题发问,然后引入英文原文的分析方法和结论,做全面的讲解,适当让学生记下重要的英文语句,并辅以适当比例的中文说明,充分发挥中英文两种文字材料的互补作用,利于学生攻破重点难点问题,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
需要指出的是,考虑到学生英语思维模式的构建困难,双语教学课堂容量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在课程的初期阶段,学生会在潜意识中不断地做英中文的互译,在思维模式、学习方法上都要有所调整,以适应双语教学课。因此,这一时期要适当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尽量促成学生做到当堂课内容当堂消化,避免造成过多的疑难问题,从而减少学生的心理排斥反应和厌学情绪。中期阶段以后,要逐步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凸显双语教学模式信息量大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板书英语化。简洁明了的英语化板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把握。在授课过程中,将关键性的词语呈现在主板书中,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提示,由点及面地铺陈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培养学生掌握并用英文口述、评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副板书中要适当呈现出“每课一页纸”中的重点专业词汇,以示强调。主副板书的综合使用,既帮助学生明确了课堂学习的重点,又强调了专业词汇,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4.布置课后习ร题。每节课课后要根据课堂实☒际授课内容,将重点、难点问题设定成课后习题布置给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学生不但可以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培养英语行文能力。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格外重要,这不仅可以折射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份额和理解程度,对于任课教师而言,这更是一种对于教学效果认可度的直接反馈。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中英文比例问题、重点难点的资料选用、关键词汇的切入等,都可ด以在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中得以体现。因此,对于课后习题的完成要引以为重,按周批阅,解决问题,并针对作业反馈出的问题调整课堂教学环节。
5.课后辅导。课后辅导是对上述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且针对性较强,可以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双语教学的初期阶段,课后辅导要包含“每课一页纸”的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词汇和表达方式的问题,同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在进入中期阶段后,要以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后习题的辅导为主,重在专业能力的提升。此外,辅导亦是沟通的过程。通过交流,让学生熟悉任课教师的英文发音,亦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但双语教学应更多地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单纯地从语言的角度让学生接触、熟悉和使用外语。不能把双语课当作语言课来上,不能因为使用外语授课就降低了学科专业能力要求,而是应在实践中探究在双语教学中怎样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大了有效教学信息量,更给任课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双赢的成效。
1.双语教学的开展,提高了世界近现代史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世界近现代史课程主体教学内容都和西方国家关系紧密,因此,双语教学可以帮助任课教师直接接触权威的原文资料,以全新的角度认知世界近现代历史,规避许多由中英互译产生的偏差问题,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双语教学的开展,增强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原版教材的引用,加上合理的中文资料的辅助,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跨越语言障碍,客观了解世界近现代历史,以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此外,原版教材多采用演绎法对一些专业名词作出解释,这相较于中文的归纳法解释更适合学生ท接受和理解,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再有,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的知识结构方面,加快了国内与国际的接轨。
3.双语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世界近现代史课程双语教学的效果是双赢的,学生不但掌握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考取世界史方向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多。此外,双语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用英语思维,培养了学生在母语和英语之间根据需要切换的能力,树立了学生跨文化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双语教学的尝试和推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这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学习,通过长时间的探索,不断完善双语教学,以实现它的定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