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内容 提要:本文在 分析 农业技术 经济 学科 发展 现状和存在 问题 的基础上,对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 研究 对象,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 理论 ,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 ,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应用 领域,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 键 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建设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的 现代 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技术经济学自创建以来,解决了一些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 中国 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农业经济和 社会 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产生与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存在问题
从20世纪 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 经济 学科 内容 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 农村 经济 发展 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 应用 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 ,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 时代 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 社会 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 理论 、衡量标准、评价 方法 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 问题 。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 分析 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 理学 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ห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 目前 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 科技 创新与科技进步的 研究 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 现代 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规律 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 科学 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 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 社会 的信息化 时代 ,对农业和农业 科技 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 影响 。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 经济 学科涉及 内容 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发展 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 理学 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 中国 农业、 农村 经济和农业 现代 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 分析 ,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 方法 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 科学 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 ,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 理论 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 研究 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 规律 ,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 问题 。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 企业 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ป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 应用 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 经济 学的 应用 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 工业 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 企业 、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 问题 ,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如下表所示:
项目
基本 理论
基本原理
基本 方法
应用领域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 科技 成果产业化, 现代 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实证 分析 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与计量分析方法
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 发展 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 社会 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 内容 、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 教育 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 农村 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 中国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 总结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 网络 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 影响 ,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 “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 经济 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 内容 和教学 方法 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 目前 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 科技 新成果进行提炼与 总结 ,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 分析 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 问题 :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 科学 技术 发展 的 时代 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 现代 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 研究 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 理论 、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 应用 领域和范围。
主要 参考 文献 :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 中国 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6、王雅鹏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3年6月;
7、蒋和平等著,《当代农业新技术革命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