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次中心城市选择
[摘要] 次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和培育恰当的次中心城市更是重中之重。以济南、青岛作为山东省域双核中心城市,对山东省各市14个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并对量化结果给予定量评价和排序,最终选出烟台、潍坊、济宁作为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对象。研究认为烟台、潍坊、济宁与济南、青岛相呼应贯穿整个山东省,新的次中心城市与原始双核结构形成“二次辐射”,共同形成新的互补叠加优势。
[关键词] 次中心城市;经济联系;空间互相关模型;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次中心城市的研究虽然已有部分文献,但相关的定量研究仍然不足。李锦章、初玉岗等以次中心城市GDP占主中心城市的比例对中国城市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是因为缺少次中心城市的带动,并提出了次级中心城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7]59曹佳对成渝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进行比较,并以城市间空间距离、城市、人口这3个指标为基础建立引力模型并进行量化研究。[8]郑治伟和孟卫东借助空间引力模型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对成渝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9]伍月云、胡德茂运用实证分析法从经济功能、区域空间、周边关系、建设模式等四个维度对芜湖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确定芜湖为安徽省次中心城市。[10]
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对次中心城市的选择标准进行定性分析,定量方面的分析还有所欠缺。因此,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省15个城市(不包括济南、青岛)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选出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城市,然后利用空间互相关引力模型分东中西三个区域来考察山东省各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利用威尔逊模型对各城市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这三个量化结果,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城市作为山东省次中心城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三、次中心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构建
山东省城市格局和全国大多数省市和区域的格局一样,人口、资源等不断地向区域内的中心城市聚集,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
就经济辐射来说,仅靠济南和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以“摊大饼”模式带动整个山东省经济的发展较为困难。由于中心城市数量太少,需带动城市较多,从中心城市辐射出的能力最终到达每个目标城市的经济能力大大降低,辐射成本也将大幅提高,辐射效率低下(见图1a)。增加次级中心城市使其在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间发挥关节点的作用(见图1b),一方面能降低中心城市辐射成本;另一方面能加大各市间经济联系,弥补中心城市经济辐射的空缺,提高城市间的合作效率。
图1次级中心城市带动下的经济辐射效果示意图
在传统的中心城市结构中,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方面差距很大。次级中心城市空间组织体系构建以后,人口、资金、人才等资源被吸引到次级中心城市中来生成新的中心。在众多中心作用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各方面差距减小,区域经济得以更健康协调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李治国,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次中心城市选择
四、实证分析
(一)指标与数据选取及处理
所谓次中心城市是指那些在生产总值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接近于主中心城市并明显超过区内其他城市的较大城市。它具有较强的生产、科技、物资集散能力,既有较强的辐射扩散能力又有较强的接受辐射和扩散的能力。[7]59鉴于此,本文认为次中心城市的选择标准至少应包含三点:一是内部较扎实的综合竞争力;二是外部与周边城市较强的空间联系能力;三是较优越的发展环境。
基于这三个标准,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全面、可操作的原则,建立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公共服务水平4个指标,并确定具体指标的选取原则:必须符合次中心城市的真正内涵,必须符合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必须符合经济增长特征。本文选取了14个♫二级指标,涉及山东省各市的投资、工业、财政、对外贸易、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就业等领域,见表1。 表1山东省各市的综合竞争力指标
指标类型具体指标
经济发展水平GDP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总产值
一般预算财政收入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对外开放水平出口总额
实际使用外资
人民生活水平
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公共服务水平
邮电业务量
公路里程数
卫生机构床位数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
表2KMO和Bartlett’s Test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
KMO度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卡方估计自由度显著性
0707383520910000
由表2可知,KMO值为0707,说明指标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拒绝了原假设,即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阵。卡方统计值为383520(p0),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模型的量化分析
1.综合竞争力分析
由式
(2)、
(3)计算得到山东省各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见表3。
表32012年山东省各市的主因子综合竞争力得分及排名
城市第一因子第二因子第三因子第四因子第五因子第六因子综合得分排名加权综合得分排名
由表3可知,2012年山东省中部的潍坊、淄博由于靠近济南和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处于两个中心城市之间,受两个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综合竞争力较强;东部沿海的烟台和威海,由于烟台靠近青岛,受青岛的辐射带动,综合竞争力远超威海;西部的各市中济宁综合实力最强,远远超过鲁西的其他城市,对于鲁西来说,济宁市作为这片区域的次中心城市非常合适;西北部的德州、滨州、莱芜三市虽然与省会济南很近,但综合竞争力依然很低,这也说明了济南市作为山东的省会,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在济南和青岛之外,培育新的次中心城市是当务之急。此外,选择次中心城市应考虑地理位置的合理分布,所以,在以下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的考察中,将山东省分成几块区域进行研究。
2.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分析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即城市间空间互相关程度,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对外辐射、带动的能力以及接受周边辐射的能力。次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充当着节点和枢纽的作用,与中心城市以及周围地区在人口、资金、资源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经济互动行为。本文用经济联系强度来衡量次级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公式如下:
Rij=PiGอiPjGjD2ij
(4)
式中,Rij为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量,PiGi、PjGj分别为城市i、城市j的人口数量和GDP。但是该引力模型过于简单且存在缺陷:考虑指标不全面,仅仅考虑了人口数量和GDP对城市间空间经济联系的影响;模型中的两城市间的距离为空间距离,不能准确反映真实的城市距离。因此,陈永林等对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把各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加入到空间经济联系的量化研究中,并采用更科学合理的通达指数Dij表示两城市间的实际距离。[11]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为:
Rij=3SiPiGi3SjPjGjD2ij
(5)
Dij=12Tij∑Tin+Tij∑Tjn
(6)
表42012年各城市间的通达指数Dij
城市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淄博临沂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威海德州日照滨州东营莱芜
济宁075135165138―113075055041056071740861119137075
东营088087096054137053109108139135108109083108045―089
由于受距离衰退的影响,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范围,所以,在选择次中心城市时要重点考虑各城市与周围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量。本文按地理位置把山东省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根据各市政府网站中对各自城市的定位来划分所属区域。本文将处在两个不同区域边界的城市同时放到两个区域中进行空间经济联系能力的考察。由此将山东省城市划分区域如下:东部包括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东营;中部包括潍坊、济宁、淄博、临沂、泰安、枣庄、日照、滨州、东营、莱芜;西部包括济宁、临沂、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德州、莱芜。
将各市相关经济数据市辖区建成区面积、人口数量和GDP及表4中的各城市间交通通达性指数Dij代入式
(5)计算得到各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见表
5、
6、7。
表52012年山东省东部各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
城市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东营
由式
(8)可知,采用逆过程可以计算β,并且各城市间β是存在差异的。
β=-L ☺nPjTijrij
(9)
表82012年山东省各市政府对资源的阻尼作用因子值
城市济南青岛合计排名
烟台0010561000804800186091
2012年山东省的烟台、威海与济南、青岛两个中心城市的联系中阻尼系数较小,总体发展环境分别排在第
一、第二位,说明东部沿海城市经济较为活跃,政府工作态度好,办事效率高,在发展环境方面占据较大的优势。而地处中西部较为偏远且城市规模较小的城市如泰安、莱芜、滨州则与中心城市的阻尼系数较大。因此,在山东省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选择并确定合适的次中心城市来促进区域的发展尤为重要。
(三)综合评价及次级中心城市的确定
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和发展环境的关系是一体两翼的关系,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较好的空间经济联系能力和较优越的发展环境则是一个城市成为次中心城市的两项关键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在山东省的东中西3个区域中,烟台、潍坊、济宁综合得分最高,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的第一名,因此烟台、潍坊、济宁作为山东省的次中心城市是可行的。山东省东部可以烟台为次中心城市,和青岛这个中心城市相呼应,带动威海、日照、东营等地区的发展;中部可以潍坊为次中心城市,在济南和青岛两个中心的共同作用下,承东启西,更好地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西部以济宁为次中心城市带动泰安、菏泽、枣庄、聊城、德州的发展,更好地弥补济南和青岛在西部辐射和带动能力的空缺,从而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烟台、潍坊和济宁为次中心城市的全新发展格局。
表92012年山东省各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
区域城市综合
竞争力经济联
系强度发展
环境综合
得分排名
东部烟台303030301
潍坊282620252
日照822121345
中部
潍坊282620251
临沂2224262382
济宁262022233
东营4168889
西部
济宁2628222541
临沂2226262442
泰安203061885
五、次中心城市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除济南、青岛以外的15个城市中,烟台、潍坊、济宁三市是综合竞争力、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发展环境三方面能力综合起来较强的城市,适合作为次级中心城市。烟台、潍坊、济宁作为山东省的次级中心城市必须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山东省域内各市连成一个功能互补的有机整体。首先要明确济南、青岛在山东省内双核中心城市的地位,其次明确烟台、潍坊、济宁三市与双核中心城市是主动呼应和接受辐射的关系。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限制了烟台、潍坊、济宁三市的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次级中心城市在接受辐射的基础上,构建与中心城市互补的经济发展模式,发挥自身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二次辐射能力。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对内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北濒渤海、黄海,是中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对外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海外交流的重要跳板。所以,从国内角度来看,烟台应该加强与山东半岛各市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辽东半岛、京津唐区域的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从国际角度来看,烟台应该积极与日韩合作,引进国外资金技术,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与周边城市对接,承担起次级中心城市的功能。
潍坊市位于山东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接淄博、济南,南依日照、临沂,北濒黄河三角洲,是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是山东半岛资源进出的交通枢纽。胶济铁路横贯潍坊东西,交通便利,与区内各市间的联系较强。潍坊市同时受济南、青岛这两个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是两中心城市理想的经济腹地。因此,潍坊市应充分利用其有利区位条件,加强与济南、青岛两个主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制造业、汽车、纺织业、海洋化工等产业应积极与其他各城市互动,发挥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腹地,东邻临沂、枣庄,西接菏泽,南邻江苏徐州,北面与泰安、聊城相望,拥有较好区位优势。济宁是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济宁应将浓厚的孔孟文化、运河之都、生态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定位,充分发展旅游产业及相关文化产业,并加强城区与县域城镇的建设。同时加大航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区域次中心城市的功能。
注释:
[参考文献]
[4] Hideo konishi. Formation of Hub Cities: Transportation Cost Advantage and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
(48):128.
[5] Vernon Henderson,Hyoung Gun Wang. 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7,37
(3):283313.
[7] 李锦章,初玉岗,周志斌.次中心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J].汉江论坛,2003
(2).
[8] 曹佳.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的选择及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