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

时间:2024-12-26 15:44: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以视觉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出现与消费社会的背景密切相关。本文从几种有影响的消费社会理论角度探讨了视觉文化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强调,中国当代"小康文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因此,强调视觉快感,专注与感性的愉悦,,使得视觉文化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主流。通过对消费社会理论的辨析,为缝隙中国当代视觉文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参照系。

关键词:视觉文化 消费社会 视觉快感 日常生活美学化 小康文化

每当社会出现飞速发展的时期,敏于思考的学者们总是忙不迭地寻找新的概念来描述社会的变迁。这种描述不但反映出理论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折射出思考者所感悟到的社会变化本身。像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社会","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第二媒介时代"等等新词,在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比比皆是。晚近有一个词近来使用频率很高,那就是"消费社会"。

什么是消费社会?它有何特征?它与我们时代的文化有何关系?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特征渐趋明显的消费社会,这也许可以从许多方面深切地感受到。假日经济的到来,小康生活水准和生活方式的兴起,足以说明我们的确面临着一个新的生活形态。本文立足点不再于一般地说明消费社会的特征如何如何,而是想透过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消费社会对我们文化的深刻影响。

消费社会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我想选取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关系来加以讨论。

视觉文化的到来

文化何以用感官来加以规定?我们知道,艺术中有所谓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那么,为何要用视觉来称谓一种文化形态呢?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把目光转向近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便昭然若揭。

所谓视觉文化,它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电影、电视、广告、摄影、形象设计、体育运动的视觉表演、印刷物的插图化等等,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例证,证明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业已出现。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读图时代",在这个时代,图像压倒了文字,转而成为一种文化的"主因"。 "图配文"的流行表明,文字也许尴尬地沦为图像的脚注。有人惊呼:"不读小说!"因为在影视作品的巨大诱惑力面前,文学读物面临着空前的边缘化,文学名著不断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文字在图像面前显得软弱无力。"电影化"歪打正着地"成就"了文学。小说家期待着电影导演青睐自己的原作。倘使说过去是文学作品为电影"增势"的话,如今则是作家借电☭影来"增势",图像的力量为文字壮胆!青少年的文字能力在衰ว退,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为新一代的文化范式,大学生热衷于卡通读物即是明

证。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视觉图像僭越文字的霸权几乎无处不在!从主题公园到城市规划,从美容瘦身,到形象设计,从音乐的图像化(MTV),到奥运会的视觉狂欢,从广告图像美学化,到网络、游戏或电影中的虚拟影像……图像成为这个时代最富裕的日常生活资源,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符号情境,成为我们文化的仪式。年年除夕的春节晚会,集中了如此庞大的观众群体,在同一时间,专注地观看同一节目,不啻是这种文化的鲜明脚注。当央视调查骄傲地宣布一台晚会有世界上最大的观众群体注视时,这个消息到底是文化的幸运,还是文化的悲哀?我们曾对"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有过深切忧虑,但这样的视觉文化"专制"似乎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

显然,改革开放以来,继政治与美学的对立,以及大众与精英的冲突并合流之后,对文化风向敏感的人,不难察觉到一场新的战争已悄然展开。也许可以夸大地说,我们正面临一场"图像对语言的战争"。

视觉为何凌越语言文字而成为我们的新宠?为什么我们热衷于看图像而不经意地冷落了阅读?当年扫盲识字运动,图像是为说明文字服务,如今如何变成文字注释图像?假如我们用语言(话语)和形象(图像、影像)的对立二分格ฏ局来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存在着一个从语言占中心的文化向图像占中心的文化的深刻变迁?

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运用。当代德国哲学家威尔什认为,视觉与听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这是由于两者的一系列差异造成的:首先,视觉是持续的,以及所见之物是现存的;相反,听觉则是消失的,任何听觉符号都随着声音的消失而失去。惟其如此,视觉才和认知和科学相关,而听觉则与信仰和宗教联系在一起。其次,视觉是原距性的感官,可在一定距离之外把握对象;听觉并非要缩小距离,而是要适应距离。所以,视觉是间离的感官,而听觉是融合的感官。所以视觉可以反复审视和质询对象,听觉则无法作到这一点。再次,视觉的个体性的感官,而听觉则是☿社会性的感官;看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而听总是把闻者与言者联系在一起。视觉所以僭越听觉转而成为我们文化的"主因",在威尔什看来,主要是和当代社会和文化的美学转向密切相关,亦即所谓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视觉유文化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主体和事物的一切外观都趋向于美或风格化,从人的形体和形象,到家居装饰,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到图书装帧和广告图像,"美学化"似乎成为共同的追求。隐含在这种追求后面的乃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对视觉快感的欲望。至此,我们便进入了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关系这一主题。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