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广东经济发展(1)论文

时间:2024-12-26 02:32:2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2009年4月11日,第十二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安排在泰国帕塔亚举行,中国与东盟计划在此签署投资协议,由此结束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所有谈判。虽然由于泰国国内政局动荡,民众示威冲击导致会议取消,但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与东盟将在今年完成协议签署,这也意味着到2010年,中国一东盟 自贸区将如期建成,成为惠及19亿人全球规模居第三位的自由贸易区。

一、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历程 1.2002年1 1月4日,中国总理朱镕基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时间安排、范围、宗旨、目标等。

在此框架内,中国与东盟开始实施了以农产品为主的零关税早期收获计划。“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给中国和东盟成员都带来了益处。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止2005年6月,中国享受“早期收获”计划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产品货值已达1 1.53亿美元,税收优惠总额达到l0.16亿元人民币中国品种繁多的蔬菜、肉类和其他农产品,以优惠税率进入东盟市场,也为东盟国家居民带来了实惠。 2.2011年11月底,在老挝举行的10+1峰会上,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之货物贸易协定》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两项重要文件。

从2005年7月20Et开始,双方开始执行《货物贸易协定》,启动全面降税进程首批7445种商品关税已降至20%左右。其中,中国对东盟6个老成员国家平均关税税率已降为8.1%,比最惠国平均税率水平9.9%低1.8个百分点,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由此进入实质性阶段,双方经贸发展开创了全新局面。

3.2007年01月14日,中国和东盟正式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向前迈出关键的一步,为如期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协议》规定,我国将在WTO承诺的基础上 ,在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作出新的市场开放承诺,东盟10国也将分别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向我国作出市场开放承诺。

4.2008年中国与东盟双边 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达到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2009年,中国与东盟将签署相关投资协议。

1.传统产业继续保持出口竞争优势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东盟10国对中国全面开放市场。中国出口到东盟的产品种类极多,到2008年完成的600项零关税产品中,一半以上牵涉到传统产品,比如家用电器、塑料制品、服装、鞋帽、自行车、医疗器械等等。

珠江三角洲曾以轻纺、服装等传统产业而闻名全国,如今衣服鞋帽依然畅销国内外,部分传统产业如陶瓷、服装、塑料、机械等通过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也蕴含巨大的商机,具有开拓东南亚市场的竞争优势。 2.机电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汽车工业蕴含巨大商机 广东将电子信息、机械电器和石油化工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新兴支柱产业,而东盟国家基础工业相对薄弱,大部分属于中、低档产品,机电产品的进口需求较大。

因此,广东与东盟在制造业和技术结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互补空间,广东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对东盟的出口具有很大的潜力,并能够以此带动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 汽车工业方面,广东的轿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对东南亚产生强大的辐射力。

对于广东汽车企业而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走出国门寻找出路已迫在眉睫。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东汽车业将面对更广阔的亚洲市场,而且中国的汽车在性能价格比方面与亚洲市场需求相适应。

3.自然资源方面存在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东盟各国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如林业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热带经济作物等,富饶的资源对加速广东的工业化进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长期以来,东南亚各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提炼、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加工、水产捕捞和加工以及热带树木的采伐及加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许多技术专长。

随着经济规模的增长,广东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的一个巨大消费者,广东☿和东盟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合作将不止局限于进 口,还可能通过投资进行联合加工和联合开发。因此,广东和东盟的资源互补将是长期的,资源贸易以及在林业、渔业、矿业等方面的共同开发就成为双方合作颇具潜力的重要领域。

二、广东经济发展借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举措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实现区域内国家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成功之路 ,欧盟、北美 自由贸易区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日益成熟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机制必然为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作为中国经济强省的广东要整合自身经济资源,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利用外部有利环境加快广东经济发展的步伐。

1.利用临海优势,发展海上通道 ,打造广东物流中心地位 中国对东盟的开放主要有两个战线,云南、广西面向中南半岛的“陆上东盟”,广东、福建、浙江面向“海上东盟”。无论中国还是东盟,对外贸易都是以海上贸易为主,建设海上通道是双方贸易的关键着力点。

广东与东盟国家海上毗连,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应该积极加强海上通道建设。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五大港 口为枢纽港 ,佛山、东莞、中山等中小港口作为支线或补给港的运输港口格局。

广东的港 口群作为华南乃至中南和西南地区的港 口航运业“龙头”地位已经非常明显,对带动区域经济合作将起到重要作用。以湛江港为例,其东临南海,南望海南,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也是西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通道。

湛江港的大型物流平台项目已获得省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湛江港将形成石油、铁矿石、化肥、硫磺、粮食、木片等大宗散货集散地。 2.整合“泛珠三角”与东盟资源,加快广东产业转移与升级 为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广东应该利用泛珠三角地区与东盟各国资源 ,优势互补,推动泛珠三角一东盟的产业分工加快由垂直分工向垂直与水平分工并存的方向发展,并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扩展。

泛珠三角~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新加坡、文莱、香港和澳门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和广东珠三角地区,属于上中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为泛珠三角的广东欠发达地区、福建、海南、四川、湖南 、江西、广西、云南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属于下中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 ;第四层次是泛珠三角中的贵州和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决定了泛珠三角一东盟产业结构分布也呈现阶梯型。

新加坡、香港、澳门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特征明显,第三产业已居主导地位,珠三角有较现代的工业,已经形成竞争较强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和初步发达的第三产业,内陆9省区中的大部分地区和东盟4个老成员国的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当。多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组合在产业结构上所体现出的阶梯性形成了广东乃至 ☻泛珠三角与东盟产业之间的互补。

当前广东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之约,在避免产业空心化的同时,将产能过剩、劳动密ล集型的产业转移到东盟部分国家去,重点发展重化工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3.利用香港的经济优势,鼓励广东企业“走出去” 一方面,香港是亚洲地区的产品转口中心,在广东与东盟的出口加工企业之间,充当着原材料及半制成品的进出口组织者;另一方面,香港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珠三角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香港金融服务平台。

在金融服务方面,珠三角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集资,需要香港符合国际水平的会计及财务审核 ☹服务。珠三角企业向外扩展及与境外公司合作,香港律师可以提供国际认可的法律意见。

外贸发生商务纠纷,选择香港进行调解仲裁,外商和内地企业都可以接受。 有专家预计,随着中国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合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区域内贸易量的逐年增加,必然要求双方加强金融业方面的合作。

为了减轻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减少交易成本和降低汇率波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有必要加强自由贸易区内各国之间货币的直接结算。在适当时候,可以效仿欧盟,在区内推行统一的货币“亚元”。

香港的地理优势和现有的金融服务中心地位,决定了将来区域结算中心很可能落户香港。广东可以利用香港作为对外经贸活动的跳板,引导企业到香港上市引资;鼓励有优势的企业直接到东盟国家投资设厂,绕开西方国家对华设立的贸易壁垒。

4.利用东盟各国华商网络,促进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 广东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广东籍的海外侨胞有2000万人,其中约1480万人分布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东盟各国的华人经济,主要是成千上万的中小型商贸企业,东盟国家逾七成的上市公司由华商资本控制。

广东应该有针对性地利用华侨、华人优势,促进与东盟各国经贸往来。可以考虑由东南亚地区广东籍侨胞民间社团召开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国际会议,诸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潮汕人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等等。

一些招商引资项 目可能就从中产生 ,例~112002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经贸合作交流会上,由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投资19.8亿美元,年产100万吨的华南地区最大的办公用纸生产项目正式签约,这是江门市五邑地区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中国一东盟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广东外 贸带来大好机遇,广东应该在各领域多层次地开展与东盟的合作,借势扩大合作范围,借外力发展 自己,与东盟携手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