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辽宁省的出口贸易取得长足的发展。但长期以来,出口贸易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成为制约辽宁出口贸易发展,限制其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瓶颈。因此,辽宁的出口企业应从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方面来改善出口结构。
关键词:出口贸易 出口商品 贸易结构 辽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辽宁省出口贸易状况简析
二、辽宁省出口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当前,由于国际环境与自身因素的影响,辽宁出口贸易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些许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制约着其出口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加工贸易出口发展相对滞后。加工贸易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辽宁省外贸中加工贸易多年来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辽宁省一般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加工贸易在全省贸易总额中仍然占据近一半。如表1所示。
虽然辽宁加工贸易在全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但其总体规模和在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远低于广东、江苏等其他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目前辽宁加工贸易主要处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阶段,其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的生产制造环节,加工费用是赚取的主要利润。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加工贸易项目较少,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核心技术、产品设计等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自主产权缺失,自主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匮乏,加工贸易出口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出口贸易结构的不合理是提高出口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因此,我们应该审时度势,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制定与采取合理、有针对性的长效机制与阶段性措施,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结构,促进辽宁省对外经贸的持续、有效发展。
1.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目前辽宁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贸易效益不高,因此,为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辽宁省必须加大科技改造的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辽宁不仅要保持服装及衣料附件、冶金、家电组装等传统产品的出口优势,更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减少“三高”产品出口,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继续保持其主导产品的地位。此比重是衡量出口商品结构是否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竞争力。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企业要加强研发投入的力度,实施专利战略,积极研发科技成果,提升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注意资源型产品的进口,最终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和“资源进口消费、生产――制成品出口”这种外部依赖与自主成长相结合的贸易发展模式。政府应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为生产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融资渠道,重点扶持一批经营管理完善、有一定市场前景的企业,使其部分产品达到先进水平或局部领先,形成国际竞争力,进而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地位。
2.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辽宁省主要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近年占辽宁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40%以上。因此,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不仅会关系到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还会关系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而且在促进辽宁进出口贸易增长、利用外资发展、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促进、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当前辽宁培育新的出口竞争力、谋求新的发展的必然途径。首先,应引导加工贸易从น单层次的☒加工逐渐向研发、设计、服务£等多方面拓展,把加工贸易产业链纵向加深,逐步向上游的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向下游的物流与保险等现代服务业进行扩展和延伸。其次,要有选择性地引进技术含量较高、产业关联度较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采取优惠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把富含高科技水平、增值含量更大的加工制造环节与研发机构转移到辽宁,推动产业链的整体升级。最后,应提高加工企业在国内原材料的采购率,深化和巩固加工贸易对省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省内的上游产业应密切同加工企业合作,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促使加工企业带动本行业产品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3.为分散风险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为分散对外贸易风险,拓展出口销售渠道,辽宁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应逐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辽宁可以通过采取“走出去”方法,逐步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综合性物流平台、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体系。在对传统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中,应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提供高科技含量的商品。企业在保住上述传统市场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俄罗斯、非洲、拉美、中东等地的新兴市场,从而在全球形成合理的、有层次的出口多元化格局,以增强外贸往来中的应变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开拓新市场,企业应做细致调研,深悉每个市场的特点和出口潜力,统一协调管理,力求采取灵活多样的贸易形式,逐步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部署。
4.由外资企业为主导转向贸易主体本土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外资企业在辽宁省进出口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辽宁省部分主要出口产品过分依赖于外资企业,这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不稳定性。因此,必须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引导和监督,及时化解风险,既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要保证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对辽宁出口贸易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外资企业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贸易主体多元化的发展。以后应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辽宁的对外贸易,省内的国有和私营企业应当占据重要地位,在对外贸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考虑到外贸领域高度市场化、国际竞争激烈等特点,地方政府应注重提高国有、私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通过资金扶持、出口退税等政策加大对国有、私营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本土企业,推动实现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进程,确保出口贸易快速稳定增长。首先,辽宁要加快贸易主体的本土化进程。贸易主体本土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研发机构的本土化,因此要积极引进较具规模的研发型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依靠其强大的科研基础与创新能力,使出口产品的生产与深度研发有机结合,让外贸出口企业真正扎根发展。其次,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分包商或供应商关系以加强两者的前后向关联,最终让跨国公司对内资企业进行人员培训或技术转让。最后,积极组建内资企业集团,利用省内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各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管理、人才优势,鼓励内资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进行多方面竞争,促使其在竞争中不断自我完善,逐步做大做强,最终形成强大的可以与外资企业进行抗衡的本土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