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障碍与突破

时间:2024-12-27 02:58:4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针对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严重状况,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目前,东北地区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升级障碍是: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较差、产业关联效应不强、发展模式粗放、技术水平不高。因此,发挥优势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智性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是东北地区制造业摆脱转型升级困境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制造业创新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项目编号:09BJL056

中图分类号:F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6)01-0066-06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强弱和经济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面对我国制造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和美欧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共识。近些年,经过企业和各级政府的种种努力,中国的制造业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却步履蹒跚,疲惫乏力。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由于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个季度,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在中国31个省份中居最后五位,其中,黑龙江省以5.2%的增速垫底。[1] 针对目前出现的“新东北现象”,本文认为能否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解决东北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加快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系,所谓的转型升级,即指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内需主导、制造服务化转变;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实现整体性优化过程。鉴于东北地区制造业畸形的行业结构和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特征,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具体原因如下:

1. 全球节能减排的压力

“节能减排”现已成为人类十分关注的共同话题,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创建节能减排城市和社区,要求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全球气候暖化背景下,2014年12月,联合国在秘鲁召开了《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会上中国政府代表表示,2016―2020年,中国将把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00亿吨以下。面对如此巨大的减排压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尤为重要。制造业是将制造资源加工转化为可供人们消费使用的各种产品的行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从东北地区制造业现状看,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各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显示,2012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为0.70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26吨标准煤;同年,黑龙江省万元地区GDP能耗为0.73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50吨标准煤;吉林省万元地区GDP能耗为0.84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32吨标准煤;辽宁省万元地区GDP能耗为0.90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11吨标准煤。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东北三省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说明,东北地区单位产值能耗高,碳排放量过多,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已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2. 国内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变革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全球产业持续不断地向房地产、金融业以及其他服务业转移,许多国家普遍出现了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产值占 GDP比重逐年下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开始重新认识制造业对一国经济的稳定作用,将制造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从国际经济深度调整的发展趋势看,由于欧美国家力推“再工业化”战略,一方面引发高端制造业向美国回流,如苹果、通用和惠普公司已经开始将中国的部分生产线转移回国;另一方面,一些中国境内的低端制造业也因人工、土地、环保成本的上升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种种迹象表明,新一轮制造业竞争力争夺战已经打响,中国制造业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所面临的双重危机,不加快内部结构优化和发展模式转型,很难摆脱“大而不强、量多质差”的尴尬处境。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业和大量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不注重制造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尤其是以石油、化工、钢铁、采矿、冶金、机械加工制造为主干技术产业的东北地区,多数制造企业生产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下,加之体制转换成本高,容易产生市场机制的马太效应。因此,改变依靠透支未来、牺牲环境的制造业发展思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是东北地区制造业谋求新发展、应对新挑战的唯一选择。

3.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区域之间工业结构趋同会导致地区之间不能按比较优势进行合理分工,而不同地区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不同,又会使不同地区的复苏势头产生很大差别。相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而言,东北地区的发展步伐明显滞后。2013年,从广东、吉林两省的工业增加值占本省 GDP比重和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看,广东省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2.17%,吉林省高达70.00%, 两省均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另外,从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看,吉林省低于广东省12.22个百分点。可见,服务业滞后,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测算得出,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东北三省 GDP总量占全国当年 GDP总量的比重分别为9.13%、9.38%、9.68%和9.74%,只相当于广东省当年 GDP总量的78.71%、81.48%、85.28%和88.45%,虽然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广东省存在巨大差距。同时也说明,广东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比东北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招商引资等方面占据上风,致使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能在东南沿海地区获得快速成长,产业体系的要素配置也由从前的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过渡。 4.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纵观经济发展历程,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总是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力量。针对我国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现实情况,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由要素规模驱动向技术进步和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东北地区要想摆脱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境,必须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调整并优化经济结构,争取在全球产业链条中占据更加有利位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信息显示,2014年1月到12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虽然均高于临界值50%,但自7月份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十分明显,制造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东北地区,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经济发展模式始终保留着粗放型扩张惯性,实现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仍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2003―2012年,东北地区主要依靠“三拼(拼投资、拼能源、拼土地)”赢得了两位数的十年增长,但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所以,东北地区只有对制造业发展模式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真正迈入依靠自主创新提升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新阶段。

二、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

东北地区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是我国冶金矿山、数控机床、重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其零部件、航空及发动机、海洋工程等重大装备的产业基地。但是,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作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诸多难题。

1. 生产集中度低,规模效益较差

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大生产可以为制造业带来集群效应,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获得规模效益。而东北地区制造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发展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规模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发展过度依赖于资源优势。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其工业类型大部分属于资源投入型产业。某些资源ล(如有色金属、煤炭、石油、木材、铁矿石等)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过度开采,有的甚至濒临枯竭状态。原来以丰富资源为发展动力的城市,如鞍山、抚顺、本溪、吉林、延边、大庆、鹤岗、双鸭山等,昔日的资源优势已经风光不在。二是这些城市的发展都是以资源为依托,不同城市的产业结构相似雷同,无法实现集群式发展,规模效益低下。三是配套服务供给不足。东北地区的核心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重化工企业,且生产设备庞大,更新换代缓慢,加之长期得不到系统性改造,致使制造业相关配套能力凸显薄弱。另外,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小,并且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区域性特征。从行业看,生产性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外资企业、连锁经营企业,以及汽车、化工、钢铁企业等。其他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加落后,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程度不高,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严重制约。

2. 行业结构失调,关联效应不强

东北地区因为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影响,形成了过度强调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的畸型结构。近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工业过“重”、历史包袱过“沉”的遗迹,尚未彻底消除。在东北三省的工业结构中,采掘业、重型制造业比重太大,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色。比如, 2013年,吉林省工业比重为52.8%,重工业增加值是轻工业增加值的2.3倍;辽宁省2013年仅装备工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增加值之和,就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比重的65%左右;黑龙江省的能源、石化、装备工业增加值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0%。[2]其次,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东北地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国有大型重化工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规划下,产业安排上具有一定的自然随机性,产业结构不能协调分布。例如,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中国经济在整体上还算渐趋平衡,但东北三省却反其道而行之。根据东北三省历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得出,2013年,东北三省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三省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47%升至50%,第三产业的比重反而由2003年的39%下降到38%。最后,产业链条联系性欠缺。由于产业分布存在地域性差距,上下游企业相互合作较少,即使有少部分地域距离较近的企业能够进行一定的交流合作,但也仅仅局限于单纯的企业聚集或产品的供给关系,缺乏产品开发、生产的深度合作,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因此很难获得规模效益。

3. 发展模式粗放,环境代价过高

东北地区曾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助推了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同时,粗放型发展模式,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首先,东北地区制造业以资源密集型企业居多,加之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偏低,形成了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特征。近些年来,虽然也进行了速度、规模、结构等方面的周期性调整,但其发展方式仍然难以摆脱“三高一低”的粗放型色彩。其次,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因东北地区重生产轻生活、重工业轻生态的工业结构状况,加上制造业发展长期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导致经济发展同环境恶化的冲突长期存在。目前,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给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挑战。东北三省统ถ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显示,2012年黑龙江省单位 GDP能耗同比下降3.4%,吉林省单位 GDP能耗同比下降3.5%,辽宁省单位 GDP能耗同比下降3.66%,虽然相关指标有所降低,但与当年全国单位 GDP能耗同比下降3.6%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 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弱

东北地区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走在了时代前沿,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培养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但随着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东北地区制造业却因长期技术投入不足,致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生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很多产品因为技术含量低而不能更好满足市场需要。首先,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制造企业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更是处于低端,特别是在专利技术拥有量上东北地区所占比例甚小。据资料统计,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东部地区一般占到约70%,中西部地区在20%左右,东北地区只占5%。[3]其次,东北地区对引进技术的再消化吸收不够重视,绝大多数都属于固化引用,更谈不上转化为自己的创新技术。再次,东北地区制造企业,受传统体制影响,长期倾向于同政府机构保持纵向封闭式联系,很少进行企业间横向联系与互动,缺乏与他人共享社会关系网络所带来的创新聚合效应。最后,东北地区制造业创新主体作用缺失和创新基础薄弱。从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来看,虽然企业已经成为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但东北地区企业的创新效应始终不佳。据一项调查显示,辽宁省80%以上企业还没有研发机构,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而黑龙江省建有研发机构的大中型企业只占总数的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6个百分点。[4] 5. 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制造业的国际化大生产呈现出“微笑曲线”特征,品牌和技术研发占据两个高端,简单的加工组装只能处于低端环节。品牌的核心就是技术含量,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不会拥有自主品牌。目前,东北地区的制造企业,绝大多数都在从事加工、组装,少有的产成品也多以原材料、初中级产品为主,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精深加工严重滞后。例如,黑龙江省原创产品的加工程度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另外,产业技术配套体系不完善。由于受投入资金、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限制,东北地区许多制造企业不具备创新能力,即使是支柱型企业,其创新能力也严重不足,导致了产品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国外进口。比如,我国船舶产业的整体配套设备装船率只有15%左右,其结果就是,一方面,东北地区制造业不断向市场输入大量的原材料等低附加值产品;另一方面,又不断引进高附加值的工业必需品。这种“低出高进”的贸易过程,不仅压缩了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而且还进一步弱化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促进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对策

东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迈进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黄金期”。为此,东北地区要努力克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破解制造业转型升级困局。

1. 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联动效应

东北地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传统工业基地,现已成为比较完整的经济地域单元。在科技进步和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内产业发展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发挥优势产业协同效应对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十分重要。东北地区优势产业主要包括:能源材料、装备制造业、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四个部门。要想发挥相互间的联动效应,一是要建立有效的省际间组织协调机制。在区域组织协调下,统一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产业协同发展。二是完善区域市场。通过细化市场规则和完善相关法规消除无形壁垒,以此促进区域内要素资源合理配置。三是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围绕产业特色强化分工协作,改变某些产业“聚而不集”、“形聚而神散”的状况。四要消除官僚主义倾向。通过准确定位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府某些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2. 大力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力量引进某种新技术的过程,它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和材料创新等。[5]技术创新对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积极搭建科技型人才引进平台。东北地区要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必须完善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政策。通过强化人才任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并吸引某些高校毕业生和高端人才在东北地区安家创业。其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一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并注重研发资金使用效益,让有限的研发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研发投入的持续性。二要注重原始自主创新。原始自主创新是指企业独立开发一种全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多年来,我国之所以缺少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其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引进技术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的。因此,只有重视原始自主创新,我国制造企业才能摆脱没有“中国芯”的窘境。最后,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一要建立产学研科技联盟模式,通过政府这一中介,资助产业技术服务机构推动科研成果向生产应用转化。二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突破产业发展的体制约束和技术瓶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三要完善产学研合作实体模式,通过产、学、研三方共同建立的科技产业园区,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

3. 智性承接发达地区制造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些产业的生产活动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它也是转移产业在转出区与承接区之间动态的博弈过程。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是:第一,结合本地区情,突出比较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避免产业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第二,改善产业转移承接环境。彻底打破地方壁垒,加快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不断增强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主动性。第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相适应原则。严把产业准入门槛,努力实现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第四,完善产业转移承接机制。东北地区应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产业转承接示范区,以此发挥示范区典型引领和辐射作用。第五,强化人才支撑,保障劳动就业。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原则,实现产业、人口向城市双向聚集。同时,还要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提升产业素质创造必要条件。

4. 加快推进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就是制造企业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6]我国制造业要进行服务化转型,第一,要求制造企业必须树立以顾客服务为先导的战略思想。把为顾客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将向顾客提供全面服务或解决方案的理念贯穿企业运作的整个流程,根据顾客需求生产高性价比产品。第二,在原有产品制造能力基础上向服务业领域拓展。东北地区地方政府要鼓励制造企业突破原有的产业边界,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行为向服务领域延伸。其延伸路线主要遵循两个方向:一是向前延伸,提供售前服务。售前服务是营销和销售之间的纽带,作用至关重要,不可忽视。二是向后延伸。通过提供产品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废旧回收等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第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生产过程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制造企业可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原有业务实现整合,以此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第四,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将信息网络技术渗透到产品设计、技术研发、集成制造、测试认证、市场营销、物流服务等相关环节,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拓展空间。

[1] 徐扬、李云路、辛林霞:《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 三省位居全国最后五位》,载中国新闻网2015年1月6日.

[2] 定军、王爽莉、高彩霞:《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慢 一季度东北经济增速全国最低》,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10月23日.

[3] 刘松柏:《发明专利:快慢辩证看》,载《经济日报》2014年2月21日,第10版.

[4] 《东北产业发展现面临自主创新瓶颈》,载中研网,2014年7月10日,http://www.chinairn.com/print/3772855.html.

[5] 李建丽、真虹:《从技术决定战略到战略引导技术的创新之路》,载《技术经济》2007年10期.

[6] 杨书群:《我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动因及模式构建》,载《科技和产业》2012年第4期.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