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效应分析及对策建议(1)论文

时间:2024-11-10 09:17:3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论文摘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增长极作用,但是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依赖于区域发展特征。本文旨在分析重庆市城市体系发展的差异及重庆市都市区在区域经济中的效应,对重庆市如何发挥城市经济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城市经济; 区域差异; 效应 [Abstract]The city play the growth pole in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but the urban economy impetus function to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relies on the reg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Chongqing city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Chongqing metropolis area in region econom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to developing the urban economy to impetus entire region development Key word: Urban economy; Region difference; Effect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高级空间组织形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及社会进步方面,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流作用。城市功能的日益发展与完善,不但使其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能够促进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并非在各个地方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在不同强度的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美国学者尼克尔斯直接把增长极定义为“经济活动的城市中心”。 重庆市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面积8.24万km2,人口3144.23万,其中农业人口2358.4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 。

重庆市不仅在四个直辖市中城市化水平最低(表1),而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2)。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在西部探索一条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发展道路,是重庆面临的一项历史重任。

表1 重庆直辖市成立时四城市城镇化率水平(1997年) 人口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总人口(万人) 1216.7 1305.5 899.8 3042.9 非农人口(万人) 722.7 943.1 515.4 594.6 城镇化率(%) 59.4 72.2 57.3 19.5 表2 重庆市城镇化率与全国水平比较 年份 全国 重庆市 总人口 (万) 城镇人口 (万) 城镇化率(%) 总人口(万) 城镇人口(万) 城镇化率 (%) 1980 98705 19140 19.39 2664 373 14.00 1985 105851 25094 23.71 2768 457 19.51 1990 114333 30195 26.41 2920 492 16.85 1992 117171 32175 27.46 2950 511 17.32 1994 119850 34169 28.35 2985 545 18.26 1996 122389 37304 30.48 3022 577 19.09 1998 124761 41608 33.☤35 3059 614 20.07 2000 126743 45906 36.22 3091 660 21.35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3;重庆统计年鉴2003

1、城市体系特征分析 城市在区域内部的规模可以通过城市指数来反映,城市指数可用首位城市与其他较大城市相应数值构造。本文选取三城市指数,它是指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第

二、第三大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总和之比,它反映了城市体系中除首位城市以外的其它高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或大城市的发育状况。(注:万州、涪陵为人口数仅次于重庆主城区的城市。

) 表3:重庆市2000—2011年三城市指数(人口单位为:万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万州 155.06 153.95 153.10 151.49 150.67 涪陵 104.36 103.15 102.63 100.88 100.67 主城区 634.36 638.30 644.20 647.00 656.66 三城市指数 2.45 2.48 2.52 2.56 2.61 资料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5 从2000年到2011年5年内,三城市指数都在2.5左右(表3),表现为特大城市孤悬(重庆市主城区),明显缺少介于特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中等规模城镇。城市经济的辐射效应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表现为单个城市的扩散(依靠重庆市主城区),重庆城区与中小城镇、县间的断层极大地抑制了各城市(县)间、各城市(县)与周边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梯度扩散,城市还只是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

2、重庆城市经济在发展中的效应分析 2.1 规模聚集效应 城市人口和各种活动的集中分布和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共享规模经济利益,厂商因彼此位于附近,而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果或费用减少,即聚集效应 ,其主要表现在工业和交通方面。作为西部最大的工商业重镇、重庆市工业基础雄厚,以汽车 、冶金、化工、机电等为主体。

交通方面,重庆是西部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全市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省道一级和二级公路为主干线的放射状快速公路网,并相应新建了菜园坝、陈家坪等一批重要的客货运输枢纽,铁路方面拥有成渝、川黔、襄渝三条电气化铁路干线, 2000年底铁路正线总延长630.14Km。航空方面,江北国际机场开通了7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航城市达53个 。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规模优势,人口和产业的集中产生了大量的需求,提供了市场,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使得重庆的城市经济量成为区域经济核心,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表4)。 表4:都市区占全市GDP比重(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全市GDP 147ฟ9.71 1589.34 1749.77 1971.3 2250.56 2665.39 都市区GDP 528.44 580.64 655.62 740.2 887.01 1041.98 所占比重(%) 35.71 36.53 37.47 37.55 39.41 39.09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0-2005整理 2.2 分工效应 发展经济学认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垂直分工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益,二是同行业企业的集中需求所产生的分工细密和深化,由此产生的相互需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

重庆工业基地的核心分布在重庆城区以及原重庆辖区内东西向的长江河谷、南北向的川黔和襄渝铁路及同向公路干道所组成的产业密集区,也是目前长江上游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人口、产业、资源组合最密集的区域,随着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的调整,重庆中心城区要实现向第三产业为重点的转移 ,主城区内高耗能、高污染、大运量的重化工企业和项目,要创造条件逐步转产或迁到市区以外,这些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有必要向库区转移,利用库区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城市经济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2.3 结构效应 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

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的上升,亦即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的不断聚集能吸引新资源,形成新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

20 多年来,重庆市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已由1978 年的36. 8∶45. 8∶17. 4 调整为2004 年的15. 9∶44. 3∶39. 8(见表6)。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得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流向效率高的部门,促进经济显著增长。

表5:1978-2011年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 1978 1984 1990 1994 1998 2000 2002 2004 第一产业 36.8 38.5 33.4 25.8 20.9 17.8 16.0 15.9 第二产业 45.8 40.8 39.7 43.5 41.0 41.4 42.0 44.3 第三产业 17.4 20.7 26.9 30.7 38.1 40.8 42.0 39.8 资料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2005 第一产业总产值在GDP 中的比例有很大下降(表5),由1978 年的36. 8 %降至2004 年15. 9 %;第二产业稳中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例上升较快,相对1978 年而言,2004 年翻了一番还多。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从第一产业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的资源配置效益。

3、对重庆市发挥城市经济带动作用的建议 3.1 根据经济基础及地理位置制定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产业 重庆市辖区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市域面积是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倍多。2001年,重庆市依据各区县(市)的自然及经济地理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遵循劳动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功能要求等因素,综合划分确定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生态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区。

重庆主城区具有工商业与市场体系较发达的优势,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医药化工和冶金为支柱,辅以机械、建材、电子信息、日用化工、食品加工等一批具有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的工业体系;市场体系也日渐成熟,形成了相对发达的区域性市场体系。城市外围都市圈,包括巴南、渝北、长寿近郊区,应大力发展技术密集产业,突出重庆的科技优势,使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

对于涪陵、江津等远郊区,要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发挥优势,搞好分工配套,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群体。 3.2 强化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中心地位的作用,建设开放性经济带 将重庆主城区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和交通物流枢纽、信息枢纽;这包括将沙坪坝区、巴南区、九龙坡区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出口制造基地,将九龙坡区、江北区、巴南区建设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和通用机械出口制造基地,将北碚区、巴南区建设成为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出口基地。

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以及各区开发园区的快速建设发展,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构建各开放型经济产业集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努力建设北部新区—长寿—涪陵开放型经济产业带,形成以北部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企业集群。

3.3 依靠产业链发挥城市经济效应 重庆市的工业企业分布非常集中,2002年全市出口15强企业中有12户企业在主城九区,30户重点企业中只有南川矿产、川维厂、四维瓷业、东升铝业等一批资源依附性强的企业在主城区外。要发挥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就必须围绕重点产业、产品和企业,延长现有产业链,加强跨地区的经济联系。

利用主城九区现有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扩大产业链,发展一批上、下游产品的企业,在城市区外其它经济区域培育相关产业。以产品为中心,中心企业主要进行产品的最终组装、提供关键技术和进行附加价值高的配件产品生产。

而城市区外的配套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含量低、批量低、专业性分工要求高的各种配件和半成品。比如,汽车的上游产品车用钢板、高档车底、中、面漆,生产汽车发动机所用优质生铁、焦碳等;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下游产品,甲醇、甲醇汽油、聚甲醛等;以玻纤为基础的高强度工程建材、装饰建材、代替钢材的车用材料和玻璃钢管道等玻纤制品,针对新的项目,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从而形成新增长点。

3.4 发展小城镇,建设地方性经济中心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地理位置偏远,远离重庆主城,受中心都市圈的影响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位于重庆市东北部的城口县,距重庆市主城区530公里,大大超过重庆市主城距成都市的距离(350多公里),库区的万州(距重庆市主城区283公里)、涪陵(距重庆市主城区110公里)受主城区经济辐射较小。

要缩小都市区内外的差距,只有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发展小城镇。把发展小城镇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并将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把黔江、永川、合川、江津、南川、长寿、开县等建设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

此外,还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基础工业变为优势产业,以带动其他产业协调发展,并为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发展起到导向和协调作用;另一方面,按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不断完善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增强其对重庆市的大农村全方位、综合性的扩散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区域性资金、商品、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集散中心,完善对大农村的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姚士谋、汤茂林.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27 [2]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庆蓝皮书-2011年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69 [3]杨云彦.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4 [4]罗文德.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228 [5]温兴琦、赵锡斌.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J].宁波党校学报 2005

(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