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快乐体育
一、教师因素
1.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素质不高。中职学校中长期的体育教学弱化,造成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体育教师的培养、进修一直没有得到落实,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整体师资水平不高。
2.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单一。首先由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对体育教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要求也不高,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许多教师得过且过,上体育课时依旧是传统式教学,对课堂内容创新不重视,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身体育脱节。经常是自由式น、放羊式的课堂教学。这些表现出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体育教学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没有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所以,随意的体育课既没有规范的体育动作,也无丰富的教学内容,时间一长学生必定失去兴趣,长此以往,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普遍偏低。[1]
3.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不合理。有些中职学校对体育教学结果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达标,教师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不做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合理,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难以提高。
二、学生因素
1.体育锻炼意识缺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文化生活的繁荣,使人们在高节奏的工作之后,更愿意选择轻松的休闲方式,受☪此影响,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意识逐渐下降、淡化。我曾对本校的1000名学生是否在课外进行体育运动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课余时间的利用上,只有7%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有40%的学生选择了和同学逛街、游玩,45%的学生选择上网,还有8%学生选择其他°。[2]
2.体育课无法激起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是最大特点,体育教育长期被弱化,加上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到了中职学校以后,体☼育成绩不再是升学指标,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到这样的环境后,同样不会有兴趣。
3.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没有吃苦精神。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职教育快速发展,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纷纷扩招,而大部分的生源往往是各个中学的学困生、后进生、问题生,这给学校管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另外,出生于90后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小皇帝在家通常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没有经历过什么体力活,在体育课的耐力、体能训练中往往坚持不了几分钟,体质普遍较差。
三、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快乐体育思想
为了改变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求,很多中职学校都有意识的将快乐体育思想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快乐体育思想是指从终身体育与个性和谐发展需要出发,把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内容教给他们,让他们体验从事、理解、掌握、创造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快乐体育能够发挥中职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中职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有利于培养自我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快乐体育思想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职生思想观念上不重视体育,认为体育课就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耍,为此,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中职生的积极性,才能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中职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中职生的身心成长上。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中职生的感情共鸣,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中职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中职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3]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职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体育认知能力差,意志品质薄弱,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中职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中职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中职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易难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中职生乐学、好学,要特别注重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设计一些适合中职生乐于参加的游戏,如:跳绳接力赛或将现行的球类教学内容改编为教学游戏进行教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游泳、棋类、跆拳道、体育舞蹈、大众健美操等在中职体育课堂中广泛开展,很受中职生的欢迎。
3.因材施教,满足中职生的个性需求。中职生一般年龄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他们年龄差别大,发展具有极大不平衡性,而快乐体育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中职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是体现中职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最大限度掌握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中职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办法是:将中职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强弱不同分为男女a、b、c各三个小组,根据中职生技能的差异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要求,实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个中职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中职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中职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中职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并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4.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使中职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运动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激起求知欲,对符合自己运动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为此,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校体育教学设施和场地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搭配、分析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教材内容的搭配,要以大纲为主,结合本校实际,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强调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创新有趣性。
其次,从教材的选择到挖掘教材的内涵,不只考虑具体教材的动作本身,而是考虑教材背后所具有的特性和内涵,充分挖掘体育教材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美育功能、娱乐功能等,强调教材与个体需要、社会需要相结合,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