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时间:2024-12-26 16:07:5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 优化

论文摘要: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如何更好地把握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共同努力,既有个人的道德约束,又有社会的强制规范,同时加大对网络资源的把握,只有这样,一个洁净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可能出现。唯其如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会更富有成效。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形式,而且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精神世界。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互联网发展迅速,知识面拓宽,信息量扩大,这有助于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网络对人们的负面影响也日趋凸现。比如网上不良信息的泛滥对个体的道德发展起到反面导向作用。再比如,人们在缺乏道德约束的、虚拟的网络时空里的道德失范行为,必然导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网络道德矛盾的产生。“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关键是我们能否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构筑一个洁净的网上道德精神家园。培根在他的《论园艺》中谈到:“布置一个雅致的庭院,是人类最高尚的娱乐之一,是陶冶情操的绝妙方式。’那么我们如何构建一个雅致而健康的网络环境呢?在这里,我们将立足于网络资源,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提出建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既需要网络主体的的自身努力,也需要网络环境外部的管理和规范。同时,我们还应当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改ツ造和开发,丰富正向的、积极的网络道德资源,减少负向的、消极的网络道德资源,以此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1.网络主体的自我改造与自我把握

马克思说:“关于环境和教育起变化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可见,马克思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它说明一方面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过程。一句话,人在环境面前有主观能动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筑是由一个个网络主体共同完成的,只有切实提高每一个上网者的素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才有可能一片洁净的晴天。

1.1网络主体要自觉学习和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培养网际德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并不在网络本身,而在使用网络的主体本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期望人们能在网上成为一个好的网民,必须要让他知道一个好网民的标准是什么,他应掌握并吸收什么样的网络道德规范。部分网民忽然置身于广阔的网络空间中,认为找到了自由翱翔的天空,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约束,不必履行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其实不然,人们的网络行为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人的网络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应该是一致的。而社会的发展也应该是连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发展应该是立足于现实社会道德的基础上,运用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培养起来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合乎现实要求的道德规范,并形成统一的信息社会的道德体系。因此,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宣传力度的同时,必须明确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由于其操作性较差,更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上网者可以摆脱他人或舆论的要求和指责,在一个无人监管的空间自由翱翔。在各种具有现实约束力的外在行为规范不被重视的情况下,上网者的随心所欲将会带来普遍的网际德性的缺失。这就要求网民自觉强化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相比较,网络道德规范呈现出一种不同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之间不受时空限制进行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网络社会的开放性促成了网上信息的超地域传播,打破了国家和地域的界限,因此网民必须学会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各种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根据所处的情境做出自己的道德思考、判断和选择。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耍进行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在ศ现实社会中我们是如何进行道德教育的,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舆论向人们灌输国家规定普遍性道德规范,并要求人们去遵守。在虚拟社会中,这些东西或多或少都有些模糊,因为在网络时代£,价值更加多元化,思想观念更加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更多更便利的渠道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或者说,教育对象有着更广泛的可以供选择的教育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上网者如何痴迷于网络世界,一旦下了网,它还得生活在现实空问中,因而传统的道德教育还是有可取之处,甚至应该说是很重要,因为大量的网络道德问题其实都是现实问题的延伸。所以,假如现实空间是道德秩序良好的,人们都按照现实的积极的道德为人处世,那么我们可以设想网络世界也应该是蔚蓝洁净的。从这一角度来说,网络主体自身的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

1.3网络技术人员的道德自律很重要

通过道德教育使一个社会บ成为一个有秩序的空间是我们人类的理想与之职责。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网络道德教育相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来说更加重视人的道德自律及网络主体的道德共建。随着互联网的从事这一行业的技术人员也日益增加,而这些人员往往容易走向犯罪,或者由于防范意识不强,或者管理不善,黑客往往会从他们那里获得由价值的信息,从而非法进人公司的电脑系统。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统计,在美国发生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中,70%是内部人作案。我国公安机关的调查也显示,大部分网络犯罪案件牵涉到内部人员。这就要求网络技术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玩火自焚。

2.网络环境的外部约束与管理

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环境,面对庞杂的网络资源,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加强自律固然重要,但是,对信息源头的治理与监管也是不可或缺的。

2.1从技术支持角度,加强网络监控

我们可采用互联网内容选择平台、信息过滤软件、“防火墙”等先进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控制信息源头,杜绝负向的道德教育资源进人网民的视野,并对重要的机密性信息采取保密性措施,依法保证信息的安全,防止被篡改和破坏。假如一个国家利用高技术破坏或扰乱他国主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就足以使该国的指挥系统失灵,由此可见,从技术上加强网络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2政府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在一个近乎真空的网络世界中,立法是非常重要的制约机制,它树立了人们必须依之行事的准则,使人们由于畏惧受到惩罚而遵守之,由于惩罚越轨者、威慑非法之徒而是善良之辈安心,这样,社会才可以走向稳定和有秩序。法律带给我们有规则的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才能听从内心的道德召唤,从而自由而规矩地为人处世。然而,互联网这一人类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创造之一,正在给我们带来一个弱规则和缺乏规则的环境。我们感到在获得的同时将失去一切,因为没有了必要的约束,从而使我们认识到位网络空间制定规则已是非常紧迫的议程。由于网络传播环境与传统环境大不相同,传统的传播法规已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所以世界上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都在对旧的传播法规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法规条例以保障网络信息传播者的权利和义务,克服网络信息传播的负向影响。网络社会的活动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其中最普遍的、最突出的是社会信息关系,也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获取、共享、存储、处理、传输和利用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有些是不需要法律调整的,有些未超出传统法律的调整范围;有些赋予传统法律关系新的内涵;有些是全新的社会关系,原有法律难以调整,需要制定新的法律规范。网络冲击所导致的社会关系的变革势必对网络立法提出强烈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因此制定保障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对各类计算机信息网络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对采用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产品的生产选择、玩络管理机构和网络安全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之行等做出规定,把行之有效采用安全技术和实施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化,并强制性地执行。这样,通过法律的手段,为网络空间撑起一片“有情天”。"

2.3加强网络的安全机制建设

互联网虚拟社会的诸多不可控制因素导致了网络立法的艰难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复杂性。首先是网络信息施受双方合法性地位认定的复杂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教育者的合法性地位是确定的,很难想象一个贩卖自由化思潮的人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那怕是一席之地。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越来越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性地位,而且互联网固存的互动性也使得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角色地位不断地发生互换,角色的主导性优势弱化,加上互联网的远程性与间接性,导致对信息施受双方的合法性地位问题难以认定与控制,从而使网络空间中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问题的认定,成为当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其次是网络信息内容与传播方式的不可控性。各类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大量的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然而随着网络用户的急剧增加和应用面的扩大,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害信息或不良不健康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的内容与传播方式呈现着不可控性。为了削弱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数字化网络技术,加强网络的安全机制建设,提高网络的管理水平,促使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网络时代。

3.网络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信息背景,把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网络世界中其实有着大量可供利用德育资源。其中一些正向的德育资源本身就是良好网络环境组成部分,而且一些负向的德育资源可以通过管制来消除,也可以进行转化,使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3.1充分开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宝库,运用权威网络的现有资源是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红色网站是正向德育资源的突出代表,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对红色网站的浏览不够,网络主体认为其教育内容呆板,表现形式单调、枯燥,难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热情。对于红色网站这样的正向德育资源,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出其应发挥的作用。红色网站之所以不太受欢迎,主要是其保持浓重的说教色彩的老面孔,表现形式单一,内容呆板。因此我们必须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使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比如红色网站的名称宜采用中性的,政治色彩淡化一点;又比如把德育内容进行适当的移并和拆分,有计划地、系统地融人其它生活娱乐板块。网络资源的正向开发很重要,以公益广告为例,公益广告的宣传意图主要是为了推销观念,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以符合社会公益的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支持某种社会风范,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社会道德教育意义,网络公益广告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优势和覆盖面,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3.2积极而稳妥地处理负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

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开发正向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同时也不能忽视负向的网络资源的处理。对于色情、暴力、极端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思想要坚决抵制,含糊不得。比如网络游戏中不健康的东西对网络主体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毒害比较大,我们可以尝试从各种途径将网络游戏规范化,剔除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并且我们可以尝试将道德教育与网络游戏的开发相结合。网络游戏不全是洪水猛兽,关键是我们要运用得当。德育内容进行游戏化改造,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教育的直观性原则,是教学主体性思想以及快乐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工作与与游戏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关键在于人们在活动中产生的喜爱与愉快的主观体验。只要活动能够集中注意、全神贯注、确定目标、得到良好反馈、产生掌握事物的积极感受,这种活动就能够被主体是为达到目标的活动。网络游戏具有良好的拟人性、拟物性和拟境性,它借助虚拟技术,能创造一个非常逼真的虚拟世界,是人们在游戏世界中尝试与现实世界几乎接近相同的生活体验。网络游戏便于人们进行探究式自主道德知识学习和现实道德情境的虚拟体验。

网络虚拟空间的产生,其内容日益深人人们的生活,人的思想方式和语言行为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出现了新的情况。从这点看,网络似乎对人们影响越深,那么人们就越受制于网络,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在环境面前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利用与优化,一个蔚蓝的网络天空将出现在我们面前,人们将在这个健康的天空自由的翱翔。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